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98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针对动物科学学院多专业、多方向的特点,进行了"动物微生物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探索。从组建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入手,通过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2.
我校采用模块化教学形式开展水质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该模块由菌落总数测定、总大肠菌群测定及生理生化反应测试以及大肠菌群的血清学测试3个单元实验组成。实验内容以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GB/T 5750.12-2006)》规定的程序进行编排。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模块实验的标准化操作,让学生树立标准化意识;通过连贯的模块化实验将卫生学检验实验转换为带有基础性的细菌分类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微生物学检验操作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大肠杆菌的各种分类学鉴定方法。该模块的考核形式是学生参照专业机构的检验报告出具校园湖水的水质检验报告以及提交研究论文。水质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模块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微生物数量研究能力和细菌分类研究能力,有利于学生开展创新型研究。  相似文献   
73.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微生物学教学内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学作为生物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高校,其教学基本遵循相同或相似的注重课程理论体系的经典教学模式,该模式不利于普通地方院校本科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笔者根据微生物学科研项目思路的构建程序和微生物学实际应用的关键操作技术,以实验项目选择和实验项目顺序调整为突破口,优化微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使两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以充分发挥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大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思维并掌握应用技能。我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探索了以创新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模式改革,其中"理论—技能—创新实践"同步训练的创新模式,是以将参与创新实践计入期末成绩的形式"强迫"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实施中我们以"教师—研究生—创新小组"交互学习的方式,任课教师制定规则与目标,研究生帮助创新项目的选题、研究方案设计及实施指导,创新小组依照目标参与研究生的科研课题,最后完成创新实践并获得一定比例的成绩。实践证实创新实践教学对促进学生的理论课程学习、科学思维培养以及创新意识训练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实用且高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5.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综合性实验"产纤维素酶的嗜盐放线菌筛选"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提高南疆少数民族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喀什大学现有生物实验教学条件下,通过开展"产纤维素酶的嗜盐放线菌筛选"的综合性实验,进行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模式改革。在"土壤微生物分离"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嗜盐放线菌筛选和产纤维素特性"的实验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增加实验理论课和全程采用"启发式"教学的实验教学方法。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实验技能、小组合作、探究精神和实验设计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学生对实验教学改革的评价良好。实践证明,改革效果良好,对培养具备适应南疆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有积极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的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有力补充和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探讨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建设的意义,重点阐述建设思路、建设方案及教学特点。该仿真实验教学体系主要从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两大模块进行构建,同时将本校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食用菌资源调查与利用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以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77.
袁生 《微生物学通报》2016,43(4):845-848
从若干具体教学案例出发,介绍如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倡导科学研究方法思想: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说,科学实验,形成理论;注意介绍重要生物学里程碑事件或重大理论突破的发现和证明的科学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意识。另外,结合自身科研实例开展教学工作,并在考试中注重考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8.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在微生物学教学中,采取由任务驱动的团队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任务为主线,把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隐含在任务之中;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体利用学习资源,通过个人自主学习及团队合作学习来建构知识和提升能力。三轮教学实践表明,由任务驱动的团队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9.
工业生态学研究足迹迁移——基于Citespace II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国鹏  宁鹏  黄玮  石磊 《生态学报》2016,36(22):7168-7178
由于工业发展与环境关系愈发恶化,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有必要通过回顾工业生态学研究来寻找理论指导。利用引文空间分析工具Citespace Ⅱ,通过绘制工业生态学知识图谱,以定量与定性结合方法,系统梳理国内外工业生态学研究成果,挖掘工业生态学的知识基础、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研究发现:工业生态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生态工业园仍为工业发展重要方向,需要结合生态系统理论与工业流程重构对其加以改善;城市、农业、共生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生命周期评估、投入产出分析和工业代谢仍为重要分析工具;我国工业生态问题将成为未来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80.
《微生物与感染》2019,(3):171-171
为更快、更好地传播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领域的研究发展和成果,提高本刊刊登的论文质量,提升作者论文的撰写水平,《微生物与感染》编委会决定每年举行优秀论文年度评选活动。从本刊当年刊登的文章中选取优秀论文予以表彰,设一等奖(奖金3000元)、二等奖(奖金1000元),所有奖金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一健康基金”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