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阿替普酶100 mg治疗,于90 min内滴注完毕,先静脉推注15 mg,再于30 min内静脉滴注50 mg阿替普酶,最后于60 min内静脉滴注35 mg,每天1次;观察组联合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治疗,每次100 mL,每天1次。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等心功能指标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 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SOD)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随访半年,观察两组的预后情况(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血管再通以及冠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83%(45/49),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35/49)](P0.05);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清TnI、CK-MB、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以及冠脉血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再通的发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阿替普酶对比,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e,TMS)联合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7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79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其临床总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行为能力评分、被动肌动力评分及主动肌动力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4.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嗜睡、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12.8%,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与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DL-C含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行为能力评分、被动肌动力评分、主动肌动力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行为功能,且不会影响患者的血脂水平与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在体外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与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原代提取孕14 d雌性大鼠的胎鼠大脑皮层分离培养,并作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取传代培养第3代的NSCs进行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β-巯基乙醇阳性对照组、TMP诱导组和TMP+EGTA组(n=4)。采用BrdU法和MTT法观察川芎嗪对NSCs增殖数量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SCs的分化表达情况。结果:实验成功分离纯化原代NSCs,培养3~5 d可见部分神经球形成,具备典型的NSCs形态并表达NSCs特异抗原巢蛋白;BrdU法和MTT法结果均显示,与对照组和β-巯基乙醇阳性对照组相比,TMP组NSCs增殖数量明显增多(P<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TMP组和TMP+EGTA组NSCs的神经元分化率明显增高,TMP+EGTA组分化率增高更明显(P<0.05)。结论:TMP能显著增强NSCs的增殖和神经元分化率。减少细胞外Ca2+可促进TMP诱导NSCs向神经元分化,Ca2+信号在TMP诱导NSCs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阿霉素(ADR)所致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与缝隙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对照组、ADR组及黄芪注射液组。对照组腹腔注射0.9% Nacl (10 ml/kg体重);ADR组腹腔注射ADR 2 mg/kg体重;黄芪注射液组在每次腹腔注射ADR 2 mg/kg体重的同时,注射黄芪注射液10 g/kg体重,每周注射1次,共注射3次。实验第7周末,3组大鼠行心脏彩超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处死大鼠后取左心室组织行HE、Masson、醋酸铀及柠檬酸铅染色,于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及p-Cx43表达,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伴侣蛋白Grp78,ATF-4及CHOP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R组大鼠LVEDD、LVESD增大,LVEF减少;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纤维间质水肿,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线粒体肿胀、破坏,呈空泡样;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多(P<0.01);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ATF-4及CHOP表达明显增高(P<0.01);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减少,而p-Cx43表达增多。与ADR组比较,黄芪注射液组大鼠LVEDD、LVESD减少,LVEF增加;心肌病理及超微结构明显改善,同时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P<0.01);内质网应激伴侣蛋白Grp78、ATF-4及CHOP表达明显减少(P<0.01);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增多,而p-Cx43减少。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有效改善阿霉素导致的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黄芪注射液抑制ADR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及缝隙连接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5.
川芎嗪,丹参对豚鼠输尿管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研究了川芎嗪、丹参对豚鼠输尿管电位的影响。用0.5mg/ml、1.0mg/ml、2.0mg/ml、4.0mg/ml的川芎嗪分别注射豚鼠静脉,结果显示对豚鼠输尿管电位有不同的抑制作用。用1:80、1:40、1:20、1:10的丹参分别注射豚鼠静脉,也对豚鼠输尿管电位有不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丹参具扩张小动脉的作用,川芎嗪、丹参对输尿管平滑肌起了Ca^2+的拮抗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阳琼英  刘洪 《蛇志》1996,8(3):56-56
用肾安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40例,观察到肾安注射液可明显提高患者体内蛋白水平,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改善营养状态,对延长慢性肾衰者寿命起到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小鼠单次给药急性毒性试验和Beagle犬重复给药毒性试验,评价益母草注射液(YMC)的安全性。用半数致死剂量法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小鼠的死亡情况和急性毒性症状,用Bills法计算半致死剂量(LD50)。将32只Beagle犬根据体质量、性别随机分为YMC 240.99 mg·kg~(-1)、120.50 mg·kg~(-1)、60.25 mg·kg~(-1)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每组8只。静脉滴注给药,每周给药6 d,连续180 d,停药恢复30 d。对Beagle犬进行临床症状、体质量、心电图、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血清电解质、尿液及组织病理学等检查。YMC小鼠静脉给药LD50为845.64 mg·kg~(-1),急性毒性症状主要表现为跳跃、烦躁、嗜睡、活动减少、阵挛性抽搐、眼球突出、尿失禁。重复给药毒性试验,Beagle犬出现呈剂量反应趋势的流涎、呕吐症状,未见肝、肾毒性,其余各项检测指标也均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明显异常。YMC小鼠静脉给药LD50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394.6倍,YMC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对Beagle犬的安全剂量为120.50 mg·kg~(-1),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56.2倍。提示YMC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6例,根据就诊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以术后常规治疗,实验组43例予以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膝关节功能的活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及HSS评分更高(P0.05),血清IL-6、IL-8、TNF-α的水平,感染和粘连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够提高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这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地喹氯铵联合紫杉醇注射液对神经胶质瘤患者血清IL-6、Th17细胞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神经胶质瘤患者60例,根据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喹氯铵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紫杉醇注射液。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h17细胞水平,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总有效率进行统计。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6、Th17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IL-6、Th17细胞水平均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地喹氯铵联合紫杉醇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神经胶质瘤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6及Th17细胞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川穹嗪注射液对血浆TGF-beta1 水平的影响及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20 例胸部肿瘤放疗患 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放疗期间川芎嗪注射液每日静脉滴注1 次;检测两组放 疗前后血浆TGF-beta1含量变化、放射性肺损伤及肺功能情况。结果:放疗后两组血浆TGF-beta1 均上升,观察组在放疗结束时、放疗 结束后3 月、6 月的血浆TGF-beta1 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19.12± 5.23) vs(26.69± 5.38)ng/mL、(5.62± 3.48)vs(9.64± 7.82) ng/mL、(3.28± 1.81)vs (7.98± 5.16) ng/mL;观察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放疗后三月肺功能指标用力肺 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肺总量(TLC)、CO弥散量(DLCO)出现明显下降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 芎嗪注射液可以降低放疗肺损伤患者的血浆TGF-beta1 含量,降低放射性肺炎与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率,改善肺功能,无明显不 良反应、安全性好,可起到较好的预防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