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百合品种间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西丽  周厚高  周焱  宁云芬   《广西植物》2000,20(4):325-328
根据 4 8个形态学性状 ,应用聚类分析将 9个不同来源的百合品种分为 3个类群 :亚洲系、东方系和麝香系。并显示了东方系和麝香系亲缘关系较近 ,符合北美百合协会对百合品种的分类与百合的育种历史、演化关系。文中将 4 8个形态学性状数据集划分为营养器官性状与生殖器官性状两个数据子集。单独采用营养器官性状子集进行聚类分析时 ,出现较大的差异 ,而对生殖器官性状子集的分析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2.
本文总结了厦门园林植物园25个百合新品种的引种栽培表现,探讨栽培管理中光照、温度、土壤pH、施肥、病虫害等若干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不同激素配比对麝香百合鳞茎芽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麝香百合的鳞茎片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百合鳞茎芽的诱导效果不同,供试的几个组合中,以MS+6-BA 1.0mg/L+NAA 0.5mg/L效果最好;在继代培养中,以MS+6-BA 2.0mg/L+NAA 0.1mg/L对百合鳞茎的增殖效果最好;在生根培养中,附加活性炭可促进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94.
《生命世界》2012,(1):26-33
十周年经典作品迎接瓷器新纪元法蓝瓷为纪念在过去十年间独特创新的艺术表现,并迎接下一个瓷器新纪元,于2011年特推出十周年纪念作品。这些作品包括以中国文化天圆地方为概念的"誉满天下"瓷瓶,取材自中国思想家庄子的逍遥游的"昂首跃升逍遥游"瓷瓶,以百合象征"重新开始"的"百合千祥"百合  相似文献   
95.
全球气候变暖对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植物形态产生强烈影响。川西林线交错带是青藏高原东部高寒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变化极度敏感。以川西林线交错带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幼苗异龄叶为对象,采用原位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s)模拟增温,研究了长期模拟增温下岷江冷杉幼苗异龄叶片叶长、叶厚等叶形态的响应,采用表型可塑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对叶形态的可塑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温限制岷江冷杉幼苗叶片的增长、增宽和叶面积、体积的扩大,使叶长、叶宽、叶面积、叶体积分别较对照减小12.77%、11.86%、17.76%、11.49%;增温促进叶片厚度的增加,较对照增加7.27%;除叶长宽比外,增温对其余叶形态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叶形态对模拟增温的响应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P0.05)。温度、叶龄的交互效应对叶长和叶面积影响显著(P0.05),对叶宽和叶厚影响不显著(P0.05)。两种表型可塑性分析结果表明,除1 a叶叶长外,增温不同程度增大各叶形态可塑性。长期增温使冷杉幼苗叶片有旱生倾向且形态值更发散。研究提供了岷江冷杉幼苗叶片对长期增温的差异性响应证据,为评估青藏高原东缘优势植物对响应气候变暖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6.
通过模拟增温和功能群去除试验,研究不同功能群的草本植物在岷江冷杉幼苗更新定植过程的作用,分析其在温度升高条件下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增温提高了岷江冷杉幼苗的存活率和植物体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但抑制了幼苗的生长和根冠比.岷江冷杉幼苗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尤其是可溶性糖含量与存活率呈显著正相关.不增温处理中,草本植物降低了幼苗的存活率,促进幼苗的株高生长和地上生物量积累,禾本科植物和杂类草抑制了幼苗根系生长和地下生物量的积累;增温处理中,杂类草的存在提高了幼苗的存活率,莎草科则显著抑制了幼苗根系生长和地下生物量的积累,禾本科植物和杂类草抑制了幼苗的高生长和地上生物量积累.模拟增温提高了林线树种岷江冷杉幼苗的存活率,但使其面临来自草本植物更剧烈的竞争,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97.
王百合单条染色体和染色体片段的分离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胡赞民  崔丽华 《遗传学报》1997,24(3):278-281
本研究利用显微操作器建立了简单、有效地分离王百合单条染色体和染色体片段并将其放人Eppendorf管中的方法。与前人方法相比,主要改进之处在于:(1)制片简单。不需要对盖片硅化处理,压片在截片和盖片之间进行。(2)所需设备简单。不需要倒置显微嵕担恍枰胍牵⑾覆Aд肟稍诰凭莆⒒鹕侠啤#ǎ常┎僮骷虻ィ矢摺T诒瓯旧霞訊一滴无菌水即可将染色体挑出。在2h之内,用微细玻璃针可挑出6~10条王百合染色体  相似文献   
98.
切花用百合的引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花用百合是我国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类珍贵切花,本文主要根据研究实践及有关资料报道了切花百合的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繁殖方法、鲜花切剪技术,并讨论了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
百合花粉母细胞核骨架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动物细胞核骨架的研究方法,用整装电镜技术和DGD包埋-去包埋技术研究了选择性抽提的和完整的百合(Lilium davidii var. willmottiae (Wilson) Roffill)花粉母细胞。结果表明,住减数分裂前期Ⅰ,百合花粉母细胞核内存在一个精细的非染色质纤维——核骨架。该网络由5~15nm的纤维交织而成,广泛地分布于细胞核内。这些核骨架有的分布于染色体间,有的分布于染色体周围,并与染色体和核仁相连。随着减数分裂时间的推移,染色体(质)间核骨架纤维逐渐减少,染色体(质)周围的核骨架纤维逐渐增多,并与染色体内部的纤维结构相连,表明核骨架一方面为染色体拓扑变化提供一个空间支架,另一方面也可能参与了染色体骨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0.
林窗对岷江冷杉幼苗生存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江冷杉林是我国西南亚高山暗针叶林的主体之一,其健康的种群动态和更新策略在维持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岷江冷杉更新过程中林窗对幼苗种群动态的影响,通过调查林窗内和林下岷江冷杉更新幼苗的存活情况,采用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幼苗的年龄结构和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林窗内和林下岷江冷杉幼苗的年龄结构金字塔均为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型,存活曲线均为DeeveyⅡ,生命期望以1龄级的最高、林下种群的高于林窗种群。幼苗的死亡率、消失率、累计死亡率和危险率均随龄级的增加而增大,生存率和死亡密度随龄级的增加而减小;岷江冷杉幼苗种群的数量化动态指数Vpi=0.1059,为增长型种群,在外界随机事件干扰时也可持续增长,尤以林窗种群抵御随机干扰、持续增长的特点更为突出;岷江冷杉幼苗种群的周期波动主要受基波控制,林窗种群在9龄级和11龄级处的波动还受谐波的影响。林窗扩大了岷江冷杉更新幼苗的数量规模、提高了种群抵御外界随机干扰的能力。因此,在岷江冷杉林更新管理中,应高度重视林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