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1篇
  免费   679篇
  国内免费   3555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331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328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521篇
  2013年   384篇
  2012年   438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462篇
  2008年   613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371篇
  2003年   444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50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31.
人红细胞膜血型糖蛋白α和δ组成MNSs血型系统抗原。该系统GPA,GPB和GPE的基因结构已经阐明。在人群中,该系统显示了结构多态性,并具有许多α和δ基因杂化产生的变种,而不等交换与基因转换则可能是该系统进行演变和这种变种产生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132.
绿脓杆菌外毒素A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绿脓杆菌菌体外分泌许多有毒的代谢产物,构成致病因子十分复杂,以及本菌的广泛耐药性,因此绿脓杆菌感染症在临床上属难治之症。进而研究和阐明这些代谢产物和病原性之间的关系,对临床上防治本菌感染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3.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某些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某些生化特性的研究李彦章,石正丽,陈棣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1)关键词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结构多肽,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grisescensnuclearpolyh...  相似文献   
134.
女贞和白蜡树的树皮结构及次生韧皮部发育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贞(LigustrumbucidumAit)和白蜡树(FraxinuschinensisRoxb)是白蜡虫的两种主要寄主树。树皮由外向内为周皮,皮层,初生韧皮部的纤维束和次生韧皮部.它们的筛管分子具复筛板或单筛板,具P-蛋白质和筛管淀粉。伴胞为与筛管分等长的一列或单个细胞。筛管寿命在女贞中最长为一年,在白蜡树中则不超过8个月.形成层活动时间在女贞中是3月中下旬到11月中旬,在白蜡树中是3月中下旬到11月下旬.两种树木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在3月中旬已开始分化,木质部和韧皮部分化停止的时间在女贞中分别是11月中旬和12月下旬;在白蜡树中分别是9月下旬和11月下旬.两种树木在冬季都有部分分化的筛管分子,白蜡树中的部分分化的筛管分子于秋季形成,翌年3月中旬成熟,同年9—10月瓦解。女贞枝条冬季平均保留170.2μm的具功能韧皮部区;而白蜡树在径向仅保留数列细胞宽的具功能韧皮都区越冬.  相似文献   
135.
细胞色素P450(P450,Ec1.14.14.1)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催化氧化反应的酶。本文测定了12个对氨基苯甲酸酯同系物与P450相互作用而形成P450代谢中间体络合物的活性,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法MNDO-PM3计算得到了这些同系物的分子轨道指数,并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导出了活性与分子轨道指数及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LogP)之间的定量结构与活性关系(QSAR)。结果表明:对氨基苯甲酸脂同系物形成P450代谢中间体络合物的活性与原子净电荷的绝对值之和(∑Q)和LogP均具有很好的抛物线型相务性,同时,LogP与∑Q之间也存在相当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6.
以陆均松+黄叶树一线枝蒲桃群落和钝叶水丝梨+线枝蒲桃一托盘青冈群落为例,对海南岛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域内的热带山地雨林和热带山地常绿林植被的最小取样面积、种群的立木级组成以及物种重要值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7.
农田狼蛛亚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永强 《动物学报》1993,39(2):139-145
本文对南宁市郊农田九种生境狼蛛亚群落结构进行了讨论。群落有7属37种狼蛛。文中揭示了农田各生境区间狼蛛亚群落的主要成分及其主要属性差异的原因。以狼蛛类群为指示动物,用群落相似性比例和聚类分析法,能较好地区分幼豹蛛(Pardosa pusiola)与奇异獾蛛(Trochosa ruricola)和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与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是构成农田区旱地和水田生境型具有代表性的两个狼蛛亚群落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38.
139.
植物的叶表蜡层与昆虫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文儒 《生物学通报》1993,28(10):12-13
在高等植物的叶表角质膜外覆盖着一层蜡质薄层。这一薄层由表皮细胞的分泌物沉积而成,被称为上表皮蜡层(epicuticular wax)或蜡被(waxcoating)。叶表蜡层是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其组分复杂多样,有种的差异。但是脂肪族的蜡质成分却广泛地存在于植物界。蜡层的含量也因种属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许多草本植物(如莴苣,菠菜、甜菜)的叶表蜡层仅为5~10μg/cm~2,而有些果类作物(如桃、梨、苹果)的叶表蜡层可达60~300μg/cm~2。叶表蜡层在维持植物体内水平衡、减少机械损伤、抵御霉菌病  相似文献   
140.
频繁的人类生产活动使植被遭到破坏,造成基岩裸露的石漠化现象,严重制约了喀斯特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生态修复工程的大力开展,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在生态修复中逐渐受到重视,因为微生物作为喀斯特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物质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在喀斯特生态系统修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可以作为衡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就中国喀斯特地区的典型植被恢复的不同阶段、成土过程、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矿山修复过程以及不同水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系统梳理,结合实例综合论述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过程中微生物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