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根据野外调查及相关文献资料, 探讨了赤水河中游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生长特性、分布区类型、分布生境以及来源。结合前人在生物入侵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及赤水河中游地区外来植物的入侵状况, 建立该区外来物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进行风险评价与风险等级划分。结果表明: 赤水河中游地区现有外来入侵植物22 种, 隶属于12 科20 属。生活型分析发现, 22 种外来入侵植物全部为草本, 陆生草本最多(19 种), 水生草本2 种, 水陆两栖草本1 种。它们主要侵入林缘、荒地、河边、溪流、农田等生境。从分布区类型来看, 无论是科的分布还是属的分布均以世界分布和热带分布为主。从原产地分析来看, 原产美洲的种类有14 种, 占总种数的63.64%。有11 种入侵植物风险是不可接受的, 10 种需进一步研究, 1 种可接受, 评价结果与其危害现状基本相符。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和有效管理,以防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52.
以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为测试生物,采用28 d沉积物生物积累试验研究铜锈环棱螺对污染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积累,并探讨其与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关系.结果表明:铜锈环棱螺肝胰脏对Cd、Pb、Cu、Cr、Zn和Mn均具有较强的积累作用.不同重金属的积累量存在较大差别,Zn的积累量最多,占重金属总积累量的84.32%±4.36%,其次为Cu,占7.67%±2.84%;Pb、Cr和Mn的比例相对较少,分别为3.62%±1.84%、2.22%±1.03%和1.33%±0.15%;Cd所占比例最少,为0.83%±0.53%.肝胰脏中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肝胰脏金属污染指数与沉积物污染综合指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铜锈环棱螺可以作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监测生物.不同沉积物Cd、Cr、Zn和Mn的生物-沉积物积累因子(BSAF)具有较大的差异,Cu和Pb的BSAF比较稳定.Cd的生物积累与沉积物中Cd的可交换的与酸可溶态及可氧化态显著相关;Pb的生物积累与Pb的可还原态显著相关;Cu的生物积累与Cu的可氧化态显著相关;Mn的生物积累与Mn的可交换的与酸可溶态和可还原态显著相关;Cr和Mn的生物积累与其不同形态和总量均不相关.BSAF不宜作为衡量铜锈环棱螺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积累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53.
于2005年4月至2006年5月期间对苏州河浮游植物群落及理化因子进行研究,分析了苏州河浮游植物现状及水质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出水温、总磷、总氮、CODcr等理化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有显著影响,且其影响均存在临界值,分别为水温15℃、总磷0.6mg·L-1、总氮10mg·L-1、CODcr20mg·L-1.即在苏州河的浮游植物群落恢复中,当理化因子小于其相对浮游植物群落的临界值时,小球藻的出现频率低、密度百分比低,梅尼小环藻出现频率高、密度百分比高;而当理化因子大于其相对浮游植物群落的临界值时,小球藻的出现频率高,密度百分比高,梅尼小环藻出现频率低,密度百分比低.因此在对苏州河进行生态恢复时,应考虑到各理化因子对浮游植物影响的临界值,综合权衡各方面因素,确定水质恢复应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54.
阐明塔河,Kiyik河,Ugan河这3条河胡杨内生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时空演变格局。2011年5月上旬与9月下旬从Kiyik,Ugan古河道和塔河主河道的6个采样位点采集24棵树的胡杨茎秆内存液样,用4种培养基分离纯化了588株胡杨内生细菌。16S r DNA序列分析表明,588株细菌分别属于6大类群:γ-变形菌纲(50.17%),厚壁菌门(34.58%),放线菌门(10.17%),α-变形菌纲(4.24%),拟杆菌门(0.50%),β-变形菌纲(0.34%),47个属,114种。其中有211株菌的16S r DNA相似率98.0%,它们分别属于19个属的41个物种,是胡杨林本源的潜在新菌种。假单胞菌属(29.76%)和芽孢杆菌属(19.05%)为优势属。与Pseudomonas xinjiangensis相聚类的潜在新种(74株,12.585%)是本源优势菌种。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显示,Kiyik河多样性指数为0.931,塔河为0.935;Ugan河最高,为0.969。香农-威纳均匀度指数表明,Ugan河的分布最均匀,均匀度指数为0.8570;塔河次之,为0.8314;Kiyik河最低,为0.7937。时空变化对比分析表明:整体上塔里木胡杨林内生菌群落结构的原生态状态保持较好,较少地遭受到外来优势菌群的侵染。其中,Kiyik古河道的内生菌群落结构保持原生态最好,很少受外来菌群的清洗与取代;Ugan河次之,内生菌群落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迁;塔河主河道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被人类活动带来的外来常见优势菌群生态冲刷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55.
对赤水河上游典型植被中苔藓植物物种进行了调查,选取羽枝青藓(Brachythecium plumosum)、长帽绢藓(Entodon dolichocucullatus)、长喙灰藓(Hypnum fujiyamae)、皱叶麻羽藓(Claopodium rugulosifolium)和拟脆枝曲柄藓(Campylopus subfragilis)5种结皮苔藓进行成土功能与总氮浓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1)苔藓植物有14科18属26种(含变种、亚种),藓类植物占优势;(2)生物量为0.40~36.80 g·m-2,成土量为9.60~249.20 g·m-2,长喙灰藓的生物量和成土量高于其他结皮苔藓,对治理砂页岩区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3)植物总氮(TN)浓度为1.20%~1.87%,土壤TN浓度为0.07%~0.50%,两者中长喙灰藓—土壤最高,拟脆枝曲柄藓—土壤最低,TN浓度随海拔的升高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4)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和土壤TN浓度差异大,最大相差倍数约17.14倍,但两者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通过植物和土壤TN浓度特征的探究,为该地区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通化县实施蝲蛄河流域治理工程,目标是构建良好、自然和稳定的河流生态系统;保证流域近10万人饮水安全,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林业多措并举,承担起建设森林生态、保护湿地、维护生物多样性、河流生态恢复等多样化任务,在综合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7.
2008年6-8月,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相继暴发蓝藻和绿藻水华.依据香溪河库湾夏季的每周监测,对研究区2次水华分别进行聚类和判别分析,研究了2次水华的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2次水华过程均可划分为无水华组、过渡组和水华组;2次水华的暴发对可溶性硅(DSi)、硝态氮与亚硝态氮(NO3--N+NO2--N)和磷酸盐(PO43--P)3种营养盐的吸收程度不同;蓝藻水华暴发期间的DSi、总氮/总磷(TN/TP)、DSi/TN和DSi/TP值均低于绿藻水华;判别蓝藻水华暴发的参数为叶绿素a(Chl a)、TN和PO43--P,而Chl a和DSi则是绿藻水华暴发的判别因子,将2次水华过程划分为水华组和无水华组的判别效果更好;判断蓝藻和绿藻水华暴发的叶绿素a临界浓度分别为40和20 μg·L-1.  相似文献   
58.
香溪河库湾枝角类的种类组成及垂直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枝角类在水库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关水库枝角类的研究在水库水生生物研究中历来备受重视。枝角类在深水水体中具有垂直分布的特性, 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着包括枝角类在内的浮游动物垂直分布及垂直分布的时空变化。香溪河河口至兴山峡口段在2003 年6 月三峡水库蓄水后被没,形成香溪河库湾。因受干流库区的水体顶托, 库湾水体流速缓, 更新时间长, 容易产生富营养化现象, 香溪河库湾2004 年春季就有藻类异常繁殖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59.
香溪河库湾春季水华期间水体光学特征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研究了香溪河库湾春季水华期间(2006年3月3日—4月16日)透明度水层可见光衰减系数KSd的时空特征,分析其与表层水叶绿素a浓度、DOC浓度和透明度Sd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春季水华可见光衰减系数KSd时空变异很大;除峡口河段(样点X7—X8)外,可见光衰减系数KSd的变化特征取决于叶绿素a浓度和DOC浓度的时空变化,类似于深水湖泊;除峡口河段(样点X7—X8)外,香溪河库湾可见光衰减系数KSd和透明度之间呈反比的关系具有显著的相关,但它们之间的反比关系因水体叶绿素a和无机悬浮颗粒的空间差异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0.
甘肃兰州盆地咸水河组下段红色泥岩中的跳鼠化石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兰州盆地咸水河组下段上部红色泥岩共产有4属8种跳鼠:Parasminthus  asiae-centralis, P. tangingoli. P. parvulus Parasmintus. sp. I, Parasmintus sp. II,黄河简齿鼠(新属、种)Litodonomys huangheensis gen.et sp.nov、,兰州异蹶鼠(新种)Heterosminthus lanzhouensis sp.nov.和Sinosminthus sp。Lilodonomys,huangheensis的主要特征是颊齿比例上较宽短,冠面结构较简单,脊较发育,下中脊短或无,下外脊直接由下原尖伸出。Hetersminthus lanzhouensis为Heterosminthus属的一较原始的种。它的臼齿的颊、舌侧主齿尖虽错位,但幅度还较小,M1/2具原小尖,但无原附尖,ml具发达的下中脊,下外脊折线形,下外中脊向前倾等。 兰州盆地下红泥岩所产跳鼠组合基本上与甘肃省党河流域Taben-buluk的一致。它们的时代可能大致相当,为晚渐新世。 本文用 PAUP3.1.1对早第三纪的各跳鼠属间的关系作了分析和讨论。 跳鼠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