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L.)为材料,通过采用不同浓度的外源赤霉素(GA3)浸种处理,研究了GA3对混合盐碱胁迫下小白菜种子的发芽率(Gr)、发芽势(Gv)、发芽指数(Gi)以及根毛区宽度和胚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盐碱胁迫下,小白菜各发芽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GA,处理后,各指标均显著提高,且随外源GA3浓度的增加,各指标均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当GA3浓度达80mg/L时,各发芽指标达到峰值,说明80mg/LGA3可使混合盐胁迫下小白菜种子萌发的缓解作用达到最佳。同时外源GA3处理还可不同程度地缓解盐胁迫对小白菜种子a-淀粉酶活性的抑制。  相似文献   
32.
银木凋落叶腐解过程对小白菜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0(CK)、20(A1)、40(A2)和80(A3)g/盆不同量银木凋落叶在土壤中腐解不同时间(30、40、50、60、70 d)后对受体植物小白菜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及几种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同时设置补充试验,采用充分浸泡48 h并蒸煮4h,再风干后的银木凋落叶,各处理用叶量同上,观测分析蒸煮后的银木凋落叶在施入土壤后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受体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未蒸煮的试验中,凋落叶在施入土壤70 d内,显著抑制了小白菜的高生长、叶片伸展和生物量;在低凋落叶量、短时间处理下,小白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所升高,但处理量增大或处理时间延长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70 d时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处理量增大受到显著促进(RI>0);在低凋落叶量、短时间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量的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银木凋落叶在土壤中的作用强度随分解时间延长呈先强后弱的变化趋势,高凋落叶量处理产生的效应比低凋落叶量处理快且强,对小白菜的综合抑制效应变化趋势为:A3>A2>A1;60 d后,各处理的某些指标(生物量、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的效应明显减弱以及各处理之间效应差异缩小,可能是由于银木凋落叶在土壤中分解释放的有害次生代谢物质已明显减少;(2)在补充试验中,小白菜试验期内各处理间无明显形态差别,70 d时各处理生物量、形态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在凋落叶施入量一定的范围内,土壤物理性质并不是影响小白菜生长的主要因素。综合各项指标可以看出,银木凋落叶在土壤腐解过程中可能对小白菜的生长和抗性生理产生了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33.
用不同浓度的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混合液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种子进行种子萌发试验,观察小白菜种子在不同浓度盐碱胁迫下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在混合盐碱胁迫下,小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pH值增大和盐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且各萌发指标与盐浓度的相关系数明显大于pH值,可见小白菜种子发芽受盐浓度的影响更大。低浓度(50mmol·L-1)盐碱胁迫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影响不大,高浓度(200mmol·L-1)盐碱胁迫下小白菜的种子萌发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34.
氮素形态对小白菜生长和碳氮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氮素形态(硝态氮、铵态氮、甘氨酸、谷氨酰胺、丙氨酸、牛血清蛋白,以及甘氨酸与硝态氮、牛血清蛋白与硝态氮的混合氮源)对小白菜生长和碳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对小白菜质量、碳氮积累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不同;硝态氮处理下小白菜地上部分和根的干质量与鲜质量均最大;甘氨酸对小白菜根系的生长及碳氮积累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3种氨基酸中,谷氨酰胺更有利于小白菜地上部分的生长和氮积累.聚类分析表明,9种氮素形态处理按营养效应大小分为:硝态氮、谷氨酰胺>甘氨酸与硝态氮混合氮源、牛血清蛋白与硝态氮混合氮源、甘氨酸、铵态氮>丙氨酸、牛血清蛋白、对照.有机氮源可以作为小白菜生长的氮源,不同的氮素形态对植物产生的生理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35.
毒死蜱胁迫对小白菜抗氧化酶活性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L.) Makino var. cammunis Tsen et Lee)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毒死蜱对大棚栽培条件下小白菜抗氧化酶活性、MDA、脯氨酸、可溶性糖以及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喷施低浓度还是高浓度的毒死蜱对小白菜的抗氧化酶活性都产生较显著的影响,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喷药后第5天开始,毒死蜱胁迫使小白菜SOD、POD、CAT的活性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其中以SOD活性提高最大,直到第21天时,上述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才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毒死蜱胁迫导致MDA含量增加,特别是喷施高浓度的毒死蜱加剧了MDA含量的增加,说明毒死蜱胁迫促进了小白菜的膜脂过氧化作用.毒死蜱胁迫可使脯氨酸含量在第3天和第5天比对照有所上升,到第7天时脯氨酸含量恢复到对照水平.毒死蜱胁迫对小白菜中可溶性糖和Vc含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胁迫初期降低了可溶性糖和Vc的含量,在胁迫后期其含量上升并恢复到对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体在受到农药胁迫后需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修复因农药对植物体本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36.
贺维  陈刚  陈洪  胡庭兴  王彬  胡义  杜朝云 《生态学报》2015,35(7):2067-2075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凋落叶分解初期对受体植物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生长和生理的影响。试验设置0、30、60和90 g/盆4个凋落叶施用水平(分别记作CK、L30、L60和L90)。同时,为检验凋落叶施入是否对土壤通气透水性产生明显影响进而影响受体植物的生长,用蒸煮后的凋落叶设置平行空白试验,即30、60、90 g/盆3个蒸著后的凋落叶处理(分别记作Z30、Z60和Z90)。将各处理的凋落叶分别与7 kg土壤混合,播种小白菜。在播种后50、80 d测定小白菜株高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高量(L90)凋落叶下小白菜的高生长和鲜重于50 d时被显著抑制,80 d时长势恢复正常;2)80 d时各处理净光合速率(Pn)与CK水平相当,色素含量略低于CK;3)50、80 d时,低(L30)、中(L60)量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明显变化,高量处理下SOD活性升高;4)各处理丙二醛(MDA)含量在50、80 d时与CK均无显著差异。总的来看,杨树各凋落叶量处理对小白菜的影响表现为:低、中量促进,高量抑制,而经蒸煮后的凋落叶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明,低、中量杨树凋落叶在土壤中分解对小白菜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作用,而施入高量凋落叶的初期,化感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7.
38.
通过盆栽和水培试验,探讨了硝态氮对小白菜铬污染毒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外源Cr6 对小白菜铬吸收和积累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抑制了小白菜对铁养分的吸收并降低了小白菜的硝酸还原酶活性;硝态氮可有效缓减Cr6 对小白菜吸收铁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促进小白菜碳氮代谢和Vc的生物合成,并刺激小白菜生长。在相同铬污染条件下,土壤硝态氮的增加促进了外源Cr6 向有机态转化,且硝态氮有协同强化小白菜吸收Cr6 的效应。表明硝态氮在促进小白菜生长的同时,也促进了小白菜对Cr6 的吸收,提高了小白菜的铬累积水平。  相似文献   
39.
镉铅单一和复合污染对小白菜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49  
镉铅单一和复合污染对小白菜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秦天才吴玉树(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云南大学,昆明650091)黄巧云胡红青(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EffectsofCadmium,LeadSingleandCombinationP...  相似文献   
40.
以‘紫薇’不结球紫色小白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正常水分供应、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4个干旱处理,测定了紫色小白菜植株营养品质和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对紫色小白菜光合特性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紫色小白菜叶片花青苷、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均随干旱处理程度的加重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并均在轻度干旱下达到最大值。(2)随着干旱处理程度的加重,紫色小白菜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先缓慢上升后急剧下降的变化规律,且均于轻度干旱下达到最大值。(3)随着干旱处理程度的加重,紫色小白菜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4)随着干旱处理程度的加重,紫色小白菜叶片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_(ABS))逐渐降低,而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光能(TR_O/RC)、单位反应中心传递的能量(ET_O/RC)、单位反应中心热耗散的能量(DI_O/RC)以及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TR_O/CS)、单位面积的热耗散(DI_O/CS)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叶片中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ψ_(PO))、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QA-下游的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ψ_O)、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ψ_(EO))值均随着干旱处理的加重呈先缓慢下降后急剧下降的趋势,受体侧J相的相对可变荧光(V_J)增幅比供体K相可变荧光占J相可变荧光的比例(W_K)大,PSⅡ受体侧受到的胁迫伤害大于供体侧。研究表明,干旱处理迫使紫色小白菜光合特性及品质都出现一定的变化,轻度干旱胁迫处理能增加紫色小白菜花青苷及其光合色素的含量,并提高净光合速率,进而改善植株的营养品质,值得在紫色小白菜耐旱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