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摘要 目的:探究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P2X4的表达和糖尿病病理性神经痛大鼠炎症反应和疼痛阈值的关系。方法:通过高脂饮食结合链脲佐菌素注射诱导糖尿病病理性神经痛大鼠模型并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大鼠,腹腔注射载体柠檬酸盐缓冲液0.25 mL/kg),模型组(糖尿病病理性疼痛模型,同上注射,n=15)和抑制剂组(大鼠糖尿病病理性模型,过鞘内导管注射米诺环素),共28 d。通过MWT评估对机械刺激的手掌反应。通过双极针电极检测实验大鼠的运动神经传导速速。通过蛋白印迹分析P2X4和BDNF蛋白表达。通过RT-PCR分析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NLRP3的mRNA表达。通过蛋白印迹分析p38MAPK和p-p38MAPK的蛋白表达。结果:第2week、4week和6week,模型组MWT较对照组降低(P<0.05),抑制剂组MWT较模型组升高(P<0.05)。第2 week,个实验组大鼠MNCV比较无差异(P>0.05),第4week和第6week,模型组MNCV较对照组降低(P<0.05),抑制剂组MNCV较模型组升高(P<0.05)。模型组P2X4和BDNF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抑制剂组P2X4和BDNF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P2X4和BDNF 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抑制剂组P2X4和BDNF 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IL-1β、TNF-α和NLRP3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抑制剂组IL-1β、TNF-α和NLRP3的mRNA表达较抑制剂组降低(P<0.05)。模型组p-p38MAPK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抑制剂组p-p38MAPK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各实验组大鼠p38MAPK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P2X4-BDNF信号在DNP中起重要作用,并且P2X4在DNP期间激活的脊髓小胶质细胞中表达升高,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能显著降低P2X4表达和炎症水平,可防止热痛觉过敏并增加大鼠疼痛阈值。  相似文献   
82.
基于景观连接度的森林景观恢复研究——以巩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梁国付  丁圣彦 《生态学报》2012,32(12):3773-3781
景观连接度是研究景观促进或阻碍生物体或某种生态过程在斑块间运动的程度。基于景观连接度原理,借用景观连接度指数,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探讨了巩义市丘陵和低山地区森林景观在不同景观距离阈值下连接度的变化,确定了分析森林景观连接度的合适距离阈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要恢复为森林景观的农业斑块的重要值的大小,确定了对要恢复为森林景观的每一农业景观斑块对新形成的森林景观的连接度贡献大小,并结合区域地形特征,明确了森林恢复之初的重要斑块的选取及恢复的先后次序。结果显示,在不同的距离阈值下,低山地区森林景观的整体连通性指数值(IIC)都大于丘陵地区森林景观的IIC值;森林景观的适宜距离阈值,在丘陵地区可选择750 m,在低山地区可选择500 m,或者更小尺度;通过农业景观斑块重要值(dIIC)确定的对森林景观连接度作用起"非常高"和"高"的斑块的数量非常少,但对森林景观连接度的贡献作用却比较大。提出的基于景观连接来分析在森林恢复时重要斑块的选取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对区域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李学玲  林慧龙 《生态学报》2012,32(9):2670-2680
高寒草甸草毡层"秃斑"是高寒草甸退化进程中最活跃的表征,明确其在退化序列上的演变时空规律是揭示草地退化动力学机制的关键之一。采用实地调研结合元胞自动机模拟的方法,对高寒草甸退化序列上秃斑格局动态进行了模拟,是对退化序列上秃斑的连续动态图谱表达,建立了高寒草甸由初步退化到系统崩溃的符合实际的草地秃斑连通的图谱序列,模拟吻合度达93.9%。通过对图谱序列关系的分析表明,秃斑连通进程分为3个阶段:低速连通期——第0—2年、跃变期——第2—7年、连通不可逆转期——第7—9年;最大秃斑面积、最大秃斑面积-秃斑总面积比的跃变过程,是草地退化等级的质变过程;通过对跃变期和连通不可逆转期相应的草地生态与恢复性能的对比分析,确定了连通阈值为54.5%;秃斑连通的过程伴随着临界阈现象的发生。由于连通不可逆转期"黑土滩"形成过程的不可逆性及形成后的巨大危害性,连通阈值的确定将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安全预警及其退化恢复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4.
徐岩岩  张佳华  YANG Limin 《生态学报》2012,32(7):2091-2098
作物物候信号能够反映温度和降水等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是进行农作物动态分析和田间管理的重要依据。基于2008年EOS-MODIS多时相卫星遥感数据,研究了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的主要物候期的识别方法。首先提取研究区2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所在位置的MODIS-EVI(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增强型植被指数)指数的时间序列;同时利用小波滤波消除时间序列上的噪音,小波滤波选用函数包含Daubechies(7-20),Coiflet(3-5)和Symlet(7-15)共26种类型。然后根据水稻移栽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在EVI时间序列上的表现特征来识别水稻主要物候期。最后与东北地区24个站点水稻物候观测资料对比并分析误差。结果表明,Symlet11小波滤波的效果最好,其移栽期识别结果的误差绝大部分在±16 d,抽穗期和成熟期识别结果的误差在±8 d。表明通过此方法可以较好地识别东北水稻主要物候期,并可进一步应用到整个东北地区水稻的物候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研究上。  相似文献   
85.
建立了基于小波降噪和支持向量机的结肠癌基因表达数据肿瘤识别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小波分解,并利用交叉验证的方法计算试验样本的平均分类准确率,确定小波函数与小波分解层数;引入能量阈值方法对小波分解系数进行阈值处理,达到降噪的目的;提出了基因分类贡献率与主成分分析结合的方法,提取结肠癌样本数据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实现对结肠癌样本数据的非线性分类.为了减弱样本集的划分对分类准确率的影响,本文采取Jackknife检验方法对支持向量分类器的分类器检验,其分类准确率为96.77%.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对结肠癌的识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6.
目的:实验研究脉冲1.338μm激光的角膜损伤效应,确定其损伤阈值,并与10.6μm激光角膜损伤特点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输出波长1.338μm、脉冲宽度5 ms的Nd:YAG激光为照射光源,角膜光斑直径1.7 mm,以不同剂量的激光照射新西兰白兔角膜,于照后1 h观察角膜损伤情况,统计损伤发生率,采用加权概率单位法计算损伤发生率为50%时所对应的激光剂量,即损伤阈值ED50。在1.5倍阈值剂量下比较该激光与10.6μm激光角膜损伤的特点。实验中注意观察晶状体和眼底是否有损伤。结果:脉冲1.338μm激光角膜损伤阈值为27.0 J/cm2(95%置信区间25.8~28.1 J/cm2)。阈值水平下,角膜损伤斑肉眼观察呈淡淡的灰白色,裂隙灯下可见一与角膜同厚的灰白色反光带,晶状体或视网膜正常;1.5倍阈值剂量下,角膜损伤斑为清晰的瓷白色,裂隙灯下可见一与角膜同厚的白色反光带,同时观察到晶状体前表面白色反光点,但视网膜无变化。与之相比,10.6μm激光角膜损伤在裂隙灯下仅观察到一很窄的亮白反光条,位于角膜表层。结论:脉冲1.338μm激光在光斑直径1.7 mm,脉冲宽度5 ms条件下的角膜损伤阈值为27.0 J/cm2。角膜损伤特点是,损伤斑呈灰白色或瓷白色,累及角膜全层,而10.6μm激光损伤仅累及角膜浅层。  相似文献   
87.
小波分析的信号消噪方法是现代信号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波基的不同选取将直接影响消噪的效果.本文在全局阈值的标准下,基于不同噪声水平,讨论了小波基的正交性和线性相位性对消噪结果的影响,提出了选取小波基的一般方法,最后利用双正交小波基在软阈值标准下实现了对宫缩信号的消噪处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8.
提出了小波分解与BP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来识别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先用小波分解对VEP进行特征提取和降维。然后用BP网络进行分类识别。  相似文献   
89.
用耗散结构理论对莫高窟园林用水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寿 《生态学报》2006,26(10):3454-3462
通过莫高窟园林用水的调查,发现平均灌溉量为8366mm,远高于敦煌农田的灌水量2250mm,并且全部通过土壤表面蒸发和植物蒸腾耗散掉了.这就出现了一个实际用水量很高的地方,它仍然表现为缺水的悖逆现象.而且也远大于以水面为基础当地的耗散量2486mm.应用 Penman的蒸散指数、Thornthwaite的蒸散指数、Holdridge生命地带指标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仍然不能解释莫高窟存在的现象.通过对于莫高窟的温度、光照、湿度、风速、热量、土壤结构、浇灌方式等与水分耗散有关的因子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后,发现这个现象与耗散结构理论相吻合.应用耗散结构理论解释了在莫高窟园林用水中存在的一个似非而是的问题.水的耗散结构理论对西北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有重要意义.应用耗散结构理论与前人对水分耗散方面的研究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统一起来,有望建立起统一的水分耗散应用模型.同时对与耗散结构理论相关的熵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个问题与时间问题一样,是认识的主体——人的心理错觉,并没有物质上的实质.  相似文献   
90.
本文研究了一类非自治SIRS传染病模型.在比较弱的条件下,我们不仅得到了疾病强一致持续的充分必要条件,还证明了疾病强一致持续与强持续的等价性.本文给出了新的闽值.另外也给出了疾病灭绝的条件.文献[7]中的结论被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