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8篇
  免费   378篇
  国内免费   915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61.
目的探讨RNA干扰血管生成素样蛋白7 (Angptl7)基因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人VSMC,分为常规F12K培养基培养(对照)和1 μg/mL AngII培养24 h。VSMC用AngⅡ(1 μg/mL)处理24 h后,采用siRNA-Angptl7和阴性对照siRNA-NC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下转染VSMC。RT-qPCR检测mRNA表达水平;Griess反应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相关蛋白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VSMC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IL-6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与对照比较,1 μg/mL AngⅡ处理可促进VSMC中Angptl7 mRNA (0.97±0.06比3.05±0.21)和蛋白表达(1.01±0.12比1.61±0.14),亦可促进VSMC中IL-1β[(45.21±8.10)比(126.17±11.77) pg/mL]、IL-6[(50.50±7.51)比(108.50±9.51)pg/mL]和TNF-α的表达[(60.77±9.58)比(185.67±17.3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与对照和转染siRNA-NC相比,转染siRNA-Angptl7下调Angptl7蛋白表达(0.99±0.12,0.98±0.12比0.44±0.14,P < 0.01)。与AngⅡ干预组相比,siRNA-Angptl7降低AngⅡ介导的VSMC炎症反应相关蛋白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核因子κB (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 (COX-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F-κB、iNOS和COX-2表达及NO含量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与siRNA-NC相比,siRNA-Angptl7组AngⅡ诱导的VSMC炎症反应相关蛋白TNF-α (0.99±0.13比0.51±0.12)、IL-6 (1.00±0.12比0.38±0.05)和IL-1β的表达(0.99±0.14比0.48±0.11),NF-κB (1.00±0.10比0.42±0.08)、iNOS (1.02±0.12比0.42±0.10)和COX-2表达(1.00±0.11比0.52±0.12)均降低,NO含量[(54.78±2.76)比(18.08±3.61)μmol/L]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 结论AngⅡ可通过Angptl7促进VSMC炎症反应,下调Angptl7蛋白表达可以抑制VSMC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62.
摘要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患者辅助性T细胞(Th)1/Th2免疫平衡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TP方案治疗,40例)和观察组(人参多糖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40例)。对比两组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Th1/Th2免疫平衡指标、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5.00%、85.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2.50%、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个疗程后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FACT-L)各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个疗程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个疗程后血清γ-干扰素(INF-γ)、白介素-2(IL-2)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个疗程后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晚期NSCLC在TP化疗基础上结合人参多糖注射液治疗,可更好的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控制疾病进展,同时还可调节Th1/Th2免疫平衡,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963.
摘要 目的:探究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P2X4的表达和糖尿病病理性神经痛大鼠炎症反应和疼痛阈值的关系。方法:通过高脂饮食结合链脲佐菌素注射诱导糖尿病病理性神经痛大鼠模型并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大鼠,腹腔注射载体柠檬酸盐缓冲液0.25 mL/kg),模型组(糖尿病病理性疼痛模型,同上注射,n=15)和抑制剂组(大鼠糖尿病病理性模型,过鞘内导管注射米诺环素),共28 d。通过MWT评估对机械刺激的手掌反应。通过双极针电极检测实验大鼠的运动神经传导速速。通过蛋白印迹分析P2X4和BDNF蛋白表达。通过RT-PCR分析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NLRP3的mRNA表达。通过蛋白印迹分析p38MAPK和p-p38MAPK的蛋白表达。结果:第2week、4week和6week,模型组MWT较对照组降低(P<0.05),抑制剂组MWT较模型组升高(P<0.05)。第2 week,个实验组大鼠MNCV比较无差异(P>0.05),第4week和第6week,模型组MNCV较对照组降低(P<0.05),抑制剂组MNCV较模型组升高(P<0.05)。模型组P2X4和BDNF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抑制剂组P2X4和BDNF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P2X4和BDNF 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抑制剂组P2X4和BDNF 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IL-1β、TNF-α和NLRP3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抑制剂组IL-1β、TNF-α和NLRP3的mRNA表达较抑制剂组降低(P<0.05)。模型组p-p38MAPK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抑制剂组p-p38MAPK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各实验组大鼠p38MAPK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P2X4-BDNF信号在DNP中起重要作用,并且P2X4在DNP期间激活的脊髓小胶质细胞中表达升高,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能显著降低P2X4表达和炎症水平,可防止热痛觉过敏并增加大鼠疼痛阈值。  相似文献   
964.
摘要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新生血管生成和血清两面神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 2020年2月期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GP化疗,n=40)和观察组(康莱特注射液联合GP化疗,n=40),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免疫功能、新生血管生成指标、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随访2年观察患者生存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24/40)、82.50%(33/40),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CD8+更低,CD3+、CD4+、CD4+/CD8+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进一步下降,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进一步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JAK2mRNA、STAT3mRNA进一步下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统计学无差异(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GP方案用于晚期NSCLC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疾病进展,减轻免疫抑制,延长生存期,考虑可能与下调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65.
白洁  周涛  马江  刘文  姜治国  陈发菊 《植物研究》2022,42(6):946-955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属于木通科(Lardizabalaceae)木通属(Akebia),为雌雄异花,雌雄同株的木质藤本植物,具有药食两用的经济价值。本文运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三叶木通的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胚胎学特征,以期了解三叶木通有性生殖过程,分析该物种自然条件下结实率低的生殖原因,为其后续进行杂交育种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三叶木通雄蕊6枚,每枚花药具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完全分化时由外到内依次为1层表皮、1层药室内壁、2~3层中层及1层绒毡层,且绒毡层为分泌型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排列,从四分体分离出来的小孢子经过进一步发育形成2-核成熟花粉细胞。小孢子囊中的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存在少量败育现象。雌蕊具1室子房,为侧膜胎座,胚珠横生,多枚,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大孢子四分体呈线型排列,靠珠孔端的3个大孢子退化,合点端的1个大孢子发育成为功能大孢子,经3次连续有丝分裂并进一步发育为七细胞八核的蓼型胚囊。雌花中的雄蕊早期发育正常,但小孢子发育至单核靠边期不在进一步发育,花药壁不开裂。雄花中的心皮早期发生退化,心皮愈合不完全,无胚珠产生。三叶木通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基本正常,不是导致其结实率低的原因,结实率低可能与影响传粉的外部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66.
摘要 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采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联合槐耳颗粒治疗的疗效及对Th1/Th2免疫平衡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2年02月期间来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80例。采用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GP方案治疗)和研究组(40例,槐耳颗粒联合GP方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Th1/Th2免疫平衡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卡式评分(KPS)、Th1、Th1/Th2高于对照组(P<0.05),Th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A125、CYFRA21-1、CEA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槐耳颗粒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可有效降低血清CA125、CEA、CYFRA21-1水平,改善Th1/Th2免疫平衡,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67.
叶倩  汪铭书  程安春 《病毒学报》2019,35(1):134-141
小RNA病毒2B蛋白是一种非结构蛋白,其中部分已被证实隶属于viroporin家族,而viroporin是由病毒编码的一类小分子量疏水跨膜蛋白,可通过增大宿主细胞膜结构通透性扰乱其生理学功能而保证病毒完成生命周期。本文主要对小RNA病毒2B蛋白的viroporin特性及生物学功能进行阐释,以便加深对小RNA病毒复制及增殖的理解,并为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ic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和ROS1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ARMS法检测37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突变、ALK和ROS1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37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EGFR突变率为36.15%(137/379),19del和L858R突变为其主要突变类型,同时检出L858R和T790双突变4例,L858R和19del双突变2例;EGFR突变人群主要是女性、腺癌、非吸烟患者(P<0.05)。ALK融合基因阳性率为3.43%(13/379),其中ALK-M1融合基因型4例,ALK-M2融合基因型3例,ALK-M3融合基因型3例,ALK-M4融合基因型1例,ALK-M6融合基因型2例。ROS1融合基因阳性率为3.17%(12/379),主要为ROS1-M8融合基因型(8例),存在1例ROS1-M3和ROS1-M8融合基因型双融合。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学和吸烟状况的NSCLC患者ALK和ROS1基因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GFR基因在NSCLC患者中存在较高的突变率,而ALK、ROS1融合基因在NSCLC患者中突变率较低,但代表了非小细胞肺癌的特点分子亚型,为指导临床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9.
黄华苑  卜荣平  谢海  侯绍兵  武正军 《生态学报》2019,39(17):6443-6451
在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山顶湖、三江源、野人湖等地区,基于植被类型、水体类型、岸边条件、卵袋悬挂物、水中覆盖物、人为干扰程度等20种生境因子,通过61个样方(26个选择样方和35个对照样方),对猫儿山小鲵繁殖期的生境选择做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以下4个主要结论:(1)在基于描述型生态因子的研究中,结果显示选择样方与对照样方在水体类型、岸边条件、水中覆盖物3种因子上差异显著,而植被类型、卵袋悬挂物、人为干扰程度3种生态因子对其生境选择无显著影响。(2)基于14种数值型生态因子的研究结果显示,选择样方和对照样方间的植被盖度、水体面积、水体流速和水底泥沙比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植被盖度较低、水体面积较大的水域、水体流速低和水底泥沙比较低的水域是猫儿山小鲵的优选繁殖地。(3)基于14种数值型生态因子的逐步判别表明,通过植被盖度和水底泥沙比2个生态因子可分辨选择样方和对照样方,正确判别率达80.3%,且对于检验也具有最大的贡献值,分别为0.840和0.622。(4)对猫儿山小鲵卵袋对数和14种数值型生态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猫儿山小鲵在繁殖期生境选择与地表湿度显著正相关,与植被盖度呈显著负相关,高地表湿度和低植被盖度对猫儿山小鲵的产卵量起促进作用。猫儿山小鲵繁殖期间偏好的微生境为较低植被盖度、较大面积水体和较低流速、低水底泥沙、多水中覆盖物、复杂岸边条件的静水型水塘,与选择偏好的微生境相关的生态因子是猫儿山小鲵繁殖期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70.
摘要:目的 分离小菌虫肠道可培养细菌,并研究其产消化酶活性,探讨肠道细菌对小菌虫消化食物的影响。方法 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分离小菌虫肠道细菌,利用16S rDNA序列进行细菌分子鉴定;利用筛选培养基鉴别各细菌的产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结果 在小菌虫肠道中分离到4种可培养细菌,分别是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Pseudocitrobacter faecalis和芽胞杆菌(Bacillus sp.)。其中,2种芽胞杆菌属细菌有产消化酶活性。枯草芽胞杆菌有产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芽胞杆菌仅有产蛋白酶活性,但产酶能力低于枯草芽胞杆菌。结论 小菌虫肠道细菌中可培养细菌结构简单,但其中的芽胞杆菌属细菌有产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能力,说明小菌虫肠道中的2种芽胞杆菌属细菌可能有协助小菌虫进行食物消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