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究板蓝根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和IL-10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80例,均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粉针剂与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板蓝根提取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NF-α,IL-6,IL-8及IL-10水平的变化情况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促炎因子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NF-α、IL-6、IL-8水平较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抗炎因子IL-10水平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IL-10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板蓝根联合阿奇霉素能够明显降低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和IL-10的浓度,提高治疗效果,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目的系统评价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万方数据知识平台、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中检索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相关文献,并追索已纳入的参考文献。对文献进行评价与资料提取,使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文献,共1 233例患儿(626例为试验组,607例为对照组),7篇文献采用止泻时间进行评价,显示布拉氏酵母菌能够缩短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腹泻时间[SMD=-0.73,95%CI(-1.05,-0.41),I~2=75.7%];5篇文献以住院时间进行评价,显示布拉氏酵母菌能够缩短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住院时间[SMD=-0.99,95%CI(-1.24,-0.74),I~2=56.5%];10篇文献以总有效率进行评价,显示布拉氏酵母菌能够提高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总有效率[RR=1.26,95%CI(1.19, 1.34),I~2=26.2%];仅有1篇文献报道了轻微的不良反应。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对小儿急性腹泻患者症状、肠道菌群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十堰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80例急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处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强化护理,两组患者护理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退热时间、纠正脱水时间、止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以及干预前后患儿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每月上门随访1次,记录患者急性腹泻复发率,连续随访3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纠正脱水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肠道乳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酵母样真菌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干预前,肠球菌、酵母样真菌数量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酵母样真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个月内的复发率为3.33%,对照组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强化护理能进一步促进急性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平衡,并缩短退热时间、纠正脱水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究血清B 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小儿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诊断鉴别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于 2013 年2月~2015年2 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困难患儿72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将其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 (39例)和非心源呼吸困难组(33 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测量两组患儿血清NT-proBNP 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 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血清NT-proBNP 水平在小儿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诊断鉴别中的价值。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 组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为(253.23± 39.38)ng/L,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76.39± 17.39) ng/L(t=23.882,P<0.05)。小儿血清NT-proBNP 水平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曲线下面积为0.914,曲线下面积 的95%的置信区间为(0.861,0.967),当血清NT-proBNP水平为118.34ng/L 时,约登指数取最大值为0.923,敏感度为97.43% (37/39)、特异度为94.87%(32/33)。结论:NT-proBNP 作为一个特异性指标可用于小儿心源性呼吸困难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鉴 别诊断。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 年12 月到2015 年1 月我院收治的112 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治疗措施,研究组给予常规推 拿措施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肢放射痛、麻木、腰痛的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 间及下肢放射痛、麻木、腰痛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或降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推拿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优于单一推拿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 短疗程,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6.
陈顺珍 《蛇志》2012,24(1):83-84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主要药物之一。临床用于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完全缓解率达95%以上,长期无事件生存率达75%以上[1]。然而L-ASP不良反应较多,包括急性胰腺炎、药物性糖尿病、变态反应、凝血功能障碍、肝功能损害等[2]。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对不良反应的观察及精心细致的护理极为重要。现将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30例患儿应用L广ASP治疗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李丽萍 《蛇志》2012,24(3):297-299
小儿静脉炎多与输液有关,而输液治疗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据文献[1]报道,在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病人中,需要输液治疗者达90%左右,而儿科收治的危重新生儿、早产儿、足月低体重儿在输液治疗中多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液(如多巴胺、碳酸氢钠、甘露醇、  相似文献   
68.
孙蕊容  吴晓华  黄宾 《蛇志》2009,21(2):154-154
青霉素是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其过敏反应发生率约占用药总数的0.7%~1%。我院于2009年1月收住1例输注青霉素出现迟发反应的患儿,经积极抢救,患儿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69.
修晓光  杨雪梅  邓海峰 《生物磁学》2009,(16):3092-3094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控性。方法:选择择期眼科手术的小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组(RP组)和异氟醚吸入全麻组(Ⅰ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5mg·kg^-1,丙泊酚2mg·kg^-1,维库溴胺0.1mg·kg^-1,观察组用瑞芬太尼2μg·kg^-1,对照组用芬太尼3μg·kg^-1,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RP组麻醉维持采用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1min^-1和丙泊酚,Ⅰ组麻醉维持用异氟醚吸入,术中根据麻醉深度调整异氟醚吸入浓度和丙泊酚输注速度。观察围术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气管拔管和清醒的时间,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平均动脉压(MAP)变化:两组T1、T2、T3、T4与T0比较,MAP明显降低(P〈0.05),T5与T0比较,MAP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T0、T1、T2、T3、T4、T5点,MAP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人心率(HR)变化:Ⅰ组:T3、T4、T5与T0比较,心率显著增快(P〈0.05),RP组:T1、T2、T3、T4与T0比较,心率明显降低(P〈0.05),T5与T0比较,心率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T0心率无明显差异,T1、T2、L、T4、T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率明显降低(P〈0.01)。麻醉苏醒时间比较:RP组与Ⅰ组比较,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RP组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Ⅰ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可为小儿眼科手术提供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快速苏醒,适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70.
徐鸿育  黄成建  谭家昌 《蛇志》2006,18(3):230-231
小儿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原因不明、局限性、自愈性疾病,其治疗的关键是防止股骨头塌陷变形,避免后期骨性关节炎的形成,尤其是Catterall Ⅲ、Ⅳ型的股骨头坏死,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采用骨盆内移截骨治疗小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能使塌陷的股骨头恢复高度。有效防止股骨头塌陷变形,是确切有效的包容手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