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赵培蓓  任虎  朱贞  曹蕾  扈瑞平 《病毒学报》2019,35(2):343-350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出疹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孕早期感染RV可引起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CRS)。风疹是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2008年我国将风疹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通过连续10年免疫规划的实施,风疹发病率迅速下降,2014~2017年已接近风疹消除的目标(风疹发病率为0.8/10万~0.12/10万)。加强对风疹可疑病例的报告和实验室鉴别诊断,对隔离传染源、指导疫苗使用以及阻断RV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麻疹和风疹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手册》要求在风疹暴发流行阶段,只针对每起暴发采集5~10份血标本,检测风疹IgM是风疹病例确诊的金标准;而在消除风疹和CRS阶段要求对每一例散发疑似病例采集血清标本和鼻咽拭子,分别进行IgM抗体和RV核酸的检测。本文对我国在消除风疹和CRS阶段将RV核酸检测应用于风疹病例早期诊断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2.
33.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新生儿第一大出生缺陷,其中主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但更多的是两者的相互作用。诱发先心病发生的环境因素复杂多样,但是具体的致病机制还有待阐明。研究表明孕母体早期感染流感病毒后,胎儿出现心血管畸形的概率显著增加,但其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揭示流感病毒宫内感染和先天性心脏缺陷之间的关系,本实验利用F344大鼠建立了流感病毒宫内感染的动物模型,观察了感染流感病毒后孕鼠胚胎的发育,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调控大鼠胚胎心脏发育的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流感病毒感染孕鼠后延迟鼠的胚胎发育,导致胚胎心脏发育异常。同时,胚胎心脏发育的关键基因骨形成蛋白4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 BMP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2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2, FGF12)、包含氧化还原酶的WW域(WW domain-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 WWOX)、盘状结构域受体2 (discoidin domain-containing receptor 2, DDR2)和乙型肾上腺素受体3 (Ephrin type-B receptor 3, EPHB3)的表达下调,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初步证明流感病毒可能通过抑制胚胎心脏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胚胎心脏发育过程,致使先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研究小儿表浅静脉采集血标本成功率影响因素,探讨提高表浅静脉采集血标本成功率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对每种影响因素进行分组研究,每组按随机分组原则设试验组和对照组,采取所需血量为成功,未采取所需血量为不成功。结果:常见几种影响因素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表浅静脉采集血标本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采血前必须对患儿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恰当的采血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蛋白5(SFRP5)、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水平与血脂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09例CHD患者(CHD组),根据冠心病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4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5例),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轻度病变组(≤20分,42例)、中度病变组(21~40分,44例)和重度病变组(>40分,23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正常的53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SFRP5、FGF21、IGF-I、血脂水平,分析血清SFRP5、FGF21、IGF-I与血脂和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类型、不同冠脉病变程度CHD患者的血清SFRP5、FGF21、IGF-I、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TC、TG、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FRP5、FGF21、IGF-I水平的差异比较中,UA组低于SAP组,AMI组又低于UA组,中度病变组低于轻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又低于中度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C、LDL-C水平的差异比较中,UA组高于SAP组,AMI组又高于UA组,中度病变组高于轻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又高于中度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P组、UA组、AMI组之间两两比较以及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之间两两比较的血清TG、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FRP5、FGF21、IGF-I水平与TC、LDL-C、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SFRP5、FGF21、IGF-I水平均降低,且与血脂水平增高以及CHD病变程度加重均有关。  相似文献   
37.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RSVP)患儿T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05例RSVP患儿,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连续给予治疗7 d。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的一般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及咳嗽减轻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外周血CD3+、CD4+水平升高,外周血CD8+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外周血CD8+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CRP水平均比治疗前低(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CRP、IL-6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x2=0.501,P=0.479)。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RSVP患儿的临床疗效较好,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控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8.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C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功能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及呼吸与危重症科收治的170例CCP患者(CCP组),其中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49例、Ⅲ级66例、Ⅳ级55例,根据1年后存活状况分为死亡组26例和存活组144例,另选取同期54名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收集CCP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PCT、D-D、NT-proBNP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CP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PCT、D-D、NT-proBNP水平对CCP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P组血清IL-6、PCT、D-D、NT-proBNP水平升高(P<0.05)。Ⅱ级、Ⅲ级、Ⅳ级CCP患者血清IL-6、PCT、D-D、NT-proBNP水平依次升高(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肺动脉收缩压、Tie指数和血清IL-6、PCT、D-D、NT-proBNP水平高于存活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FEV1/用力肺活量(FV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和肺动脉收缩压、IL-6、PCT、D-D、NT-proBNP升高为CCP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FEV1占预计值%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6、PCT、D-D、NT-proBNP水平单独与联合预测CCP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0.789、0.792、0.801、0.954,灵敏度分别为93.33%、66.67%、66.67%、86.67%、86.67%,特异度分别为46.67%、82.67%、85.33%、66.67%、94.67%。血清IL-6、PCT、D-D、NT-proBNP水平联合预测CCP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大于单项预测(P<0.05)。结论:CCP患者血清IL-6、PCT、D-D、NT-proBNP水平升高可增加心功能严重程度并导致预后不良,可作为CCP患者预后不良的辅助预测指标,且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39.
李巍 《遗传》2007,29(8):928-928
问:我姐姐出生后大概7天,出现呼吸困难且气喘,进医院做了各种检查,包括气管镜检查,大约半年后,诊断结果为先天性纤毛不动综合征.姐姐因为这个病有几次差点抢救不过来,但姐姐还是活下来了,现在已经20岁了.她好象还有鼻窦炎,平时总觉得有鼻涕,说话有点鼻音.她不敢恋爱,害怕不能生育.请您告诉我她要面对怎样的情况?这种病是否是遗传而来的?作为妹妹的我能否结婚和生育?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冬眠心肌在高原心脏病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经胸壁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试验观察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及心功能指标。结果:轻中度心衰患者左室心肌对逐渐增加剂量的多巴酚丁胺负荷呈明显的收缩双相反应。结论:冬眠心肌是高原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直接导致左室功能受损及泵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