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0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记述了中国叶腿青蜂属Loboscelidia 2新种:何氏叶腿青蜂L.hei sp.nov和曾氏叶腿青蜂L.zengae sp.nov.;编制了中国叶腿青蜂属分种检索表,各新种均有详细描述、分布情况以及鉴别特征图.模式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膜翅目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2.
建立了窗野螟属Torulisquama gen.nov.,记述了2新种,即角窗野螟T. ceratophora sp.nov.和椭圆窗野螟T.ovata sP.nov..文中提供了成虫和外生殖器特征图,编制了窗野螟属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3.
通过测定蚱科26种蚱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的部分序列,分析了蚱亚科、短翼蚱亚科、刺翼蚱亚科及股沟蚱亚科部分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以蜢总科的Vandiemenella viatica和Proriferasp.作为外群,构建了MP树和Bayes树。在获得的598bp的序列中,有289个变异位点,253个简约信息位点; A、T、G和C的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31.6% ,32.7% ,19.5% ,16.2% , A+T含量高于G+C含量。分子系统树显示:蚱亚科尖顶蚱属和该亚科其他属的亲缘关系较远,而与短翼蚱亚科的狭顶蚱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尖顶蚱属的广西尖顶蚱聚在短翼蚱科内,与该亚科的尖翅狭顶蚱形成姐妹群且支持两者关系的置信度很高,广西尖顶蚱不应属于蚱亚科尖顶蚱属。龙滩柯蚱与蚱属的桂南蚱形成姐妹关系,而庭蚱属的细庭蚱聚在柯蚱属中,且蚱亚科柯蚱属的防城柯蚱与刺翼蚱亚科的二刺羊角蚱形成姐妹关系,因此柯蚱属不是单系群,作为一个单独的属是可疑的;蚱属不是单系群,日本蚱也不是蚱属中的原始物种,锯齿股蚱和粗体蚱碱基序列完全相同,再次证明二者为同一物种。  相似文献   
104.
记述采自中国云南省新小叶蝉属1新种,版纳新小叶蝉Singapora bannaensis sp. nov.及1中国新纪录种,阿氏新小叶蝉Singapora arifi Ghauri,1985。新种区别于属内其它种的特征在于:阳茎端部的刺突很长,其末端已超过阳茎干基部水平;阳茎前腔突基部膨胀,近中部骤细;腹内突长,伸达第7腹节。词源:新种种名取自采集地地名版纳。同时给出该属世界种类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5.
络新妇亚科曾归入园蛛科,后改为属于肖蛸科,目前又升格为科级阶元。为对络新妇亚科的分类地位作进一步研究,测定了9种蜘蛛线粒体12S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另外还从GenBank检索到17种蜘蛛的12SrRNA基因的的相应序列。基于12SrRNA基因序列进行的分子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络新妇亚科即不属于园蛛科、也不属于肖蛸科,而是与肖蛸科或园蛛科均无直接关联的独立支系,这个结果证实了将络新妇亚科升格为科级阶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6.
真社会性生活方式在隧蜂亚科中的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隧蜂的各种生活方式的涵义作了解释。基于文献资料,总结了营真社会性生活方式的种类在隧蜂亚科中的分布格局,旨在为研究昆虫真社会性的起源和进化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7.
本文记述中国尺蛾亚科3新记录属及3新记录种: 羚尺蛾Absala dorcada Swinhoe,双弓尺蛾Calleremites subornata Warren,巨尺蛾Pachista superans (Butler)。总结了每个属、种的形态特征;为羚尺蛾 Absala dorcada Swinhoe和巨尺蛾 Pachista superans (Butler) 指定了选模。  相似文献   
108.
后胸叉骨是昆虫胸部的内骨骼,是重要的肌肉联结点,在昆虫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结构在鞘翅目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重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由于其在低级阶元间的差异较小以及在形态分析中使用困难等因素限制,致使后胸叉骨的研究并未受到广泛重视.国内学者对于甲虫后胸叉骨的研究非常少,甚至长期以来没有中文名称,相关内容只零星散布于教科书和学位论文中,针对蜣螂后胸叉骨形态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对金龟科蜣螂亚科9族65种的后胸叉骨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归纳了族级形态特征,进而探究蜣螂后胸叉骨形态演化趋势及其在系统发育分析中的意义.此外,还对利用现代形态学和几何形态学等方法研究后胸叉骨功能形态的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9.
后胸叉骨是昆虫胸部的内骨骼,是重要的肌肉联结点,在昆虫运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结构在鞘翅目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重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由于其在低级阶元间的差异较小以及在形态分析中使用困难等因素限制,致使后胸叉骨的研究并未受到广泛重视。国内学者对于甲虫后胸叉骨的研究非常少,甚至长期以来没有中文名称,相关内容只零星散布于教科书和学位论文中,针对蜣螂后胸叉骨形态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对金龟科蜣螂亚科9族65种的后胸叉骨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归纳了族级形态特征,进而探究蜣螂后胸叉骨形态演化趋势及其在系统发育分析中的意义。此外,还对利用现代形态学和几何形态学等方法研究后胸叉骨功能形态的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0.
Tian LL  Sun XY  Chen M  Gai YH  Hao JS  Yang Q 《动物学研究》2012,33(2):133-143
对残锷线蛱蝶(Parathymasulpitia)(鳞翅目:蛱蝶科)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残锷线蛱蝶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全长为15268bp,除了在trnS1(AGN)和trnE基因之间有一段121bp长的基因间隔外,其基因的排列顺序及排列方向与大多数已测鳞翅目物种基本一致。在蛋白质编码基因中,除cox1以CGA作为其起始密码子之外,其余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都以标准的ATN作为起始密码子。此外,除nad4基因以单独的T为终止密码子,其余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都以TAA结尾。除trnS1(AGN)缺少DHU臂之外,22个tRNA基因都显示典型的三叶草形二级结构。除A+T富集区外的非编码序列中,线粒体基因组共含有11个基因间隔区。其中,最长的一个121bp的基因间隔区位于trnS1(AGN)和trnE之间,其A+T含量高达100%。另外,和其他鳞翅目物种一样,在其A+T富集区的3’端有一段长达18bp的poly-T结构。A+T富集区内部没有明显的小卫星样多拷贝重复序列,而含有一些微卫星样的重复结构。本研究基于13种蛋白编码基因序列的组合数据,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对蛱蝶科几个主要亚科间共9个代表物种间的系统发生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的结果与前人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论基本吻合(其中,线蛱蝶亚科和釉蛱蝶亚科互为姐妹群),而与形态学的研究结论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