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在整理吉林省采集的食蚜蝇标本时,发现并记述垂边蚜蝇属2新种,即吉林垂边蚜蝇Epistrophe jilinensis sp.nov.和暗跗垂边蚜蝇E.melatarsis sp.nov.,同时提供其形态特征图。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陕西理工学院动植物标本馆及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标本馆。  相似文献   
102.
记述了中国伐蚤蝇属1新种,尖尾伐蚤蝇Phalacrotophora caudarguta sp.nov.,模式标本存于沈阳大学城市有害生物治理与生态安全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尖尾伐蚤蝇,新种Phalacrotophora caudarguta sp.nov.(图1~10) 雄性中胸侧板光裸,腹部第2~6背板两侧各具1黑色斑点.新种与P.pictofasciata Schmitz相似,但新种腹部第2、第3背板下陷呈“V”型,雄性尾器的生殖背板两侧具有尖形向下内倾的突起,在生殖腹板基部具1“U”小骨片.雌性 不详.正模1♂,广西岜盆自然保护区,2004-08-18,陈宏伟采.词源:新种种名出自拉丁词“caud-”和“argutus”,表示雄性尾器的生殖背板两侧具有尖形向下内倾的突起.  相似文献   
103.
记述裂蚤蝇1新种,圆背裂蚤蝇M.rotundata sp.nov..新种与M.ventralis Schmitz相似,但前者第5背板几呈圆形,第6背板长于且窄于后者.模式标本存于沈阳大学城市有害生物治理与生态安全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4.
在整理吉林省采集的食蚜蝇标本时,发现并记述垂边蚜蝇属2新种,即吉林垂边蚜蝇Epistrophe jilinensis sp.nov.和暗跗垂边蚜蝇E.melatarsis sp.nov.,同时提供其形态特征图.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陕西理工学院动植物标本馆及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标本馆.  相似文献   
105.
报道小粪蝇科1新纪录属和1新纪录种:理小粪蝇属Richardsia Papp,1973及该属蒙古理小粪蝇Richardsia mongolica( Papp,1973),之前仅在蒙古分布记录.文中补充了蒙古理小粪蝇雌性后腹部特征图.研究标本均保存在沈阳大学.  相似文献   
106.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介导的同源mRNA特异降解的过程,具有高效性、非绝对特异性和表型可遗传性。其在遗传育种、基因功能研究、药物研发等各方面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近年已应用到植物线虫基因功能的研究中。随着对植物线虫基因组及基因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RNAi技术在植物线虫防治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7.
用网捕法对四川名山蒙顶山山区有瓣蝇类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成蝇标本18873只,隶属7科19亚科62属132种,其中古北区+东洋区种占34.8%,东洋区种占29.5%,特有种占9.8%,跨多区种占25.9%.紫翠蝇Neomyia gavisa,肥躯金蝇Chysomya pinguis及反吐丽蝇Calliphora vomitoria为该山区优势种,其构成比分别为24.4%、19.8%和11.2%;毛胫厕蝇Fannia hirtitibia等13种为当地特产种.紫翠蝇Neomyia gavisa、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 grahami、反吐丽蝇Calliphora vomitoria及紫绿蝇Lucilia porphyrina常年均可见成蝇出没.  相似文献   
108.
以外生菌根菌鹅膏菌属三个种Amanita muscaria,A.pseudoporphyria和A.fritillaria为研究材料,以生长速率为评价指标,对其最适生长温度、pH值、光照、培养基、C及N源的利用等基本培养条件及所产肽类毒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菌株最适生长温度有差异,A.pseudoporphyria和A.fritillaria的最适温度为28℃,A.muscaria的最适温度为22℃;A.muscaria菌丝体生长的pH值范围为5-7,另外两个菌株的pH值范围为3-6;24h光照、12h光暗交替和24h黑暗对鹅膏菌的生长速率影响不大;SPDM培养基和MMN培养基都适合三种菌株的生长,但对于A.muscaria来说PDM培养基更适合其生长。鹅膏菌能够利用比较广泛的C、N源,但三个种在利用的C、N源种类上有一定的差别。通过抑芽法实验和HPLC分析分别表明三种鹅膏菌所含肽类毒素在种类和含量上有所不同,但都对绿豆发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A.pseudoporphyria和A.fritillaria菌丝体中α-amanitin的含量分别为35.56μg/gDCW(drycellweight细胞干重)和26.02μg/gDCW,不含有phalloidin和β-amanitin;A.muscaria菌丝体中没有检测到α-amanitin、β-amanitin和phalloidin。结果表明供试的三种鹅膏菌在基本培养条件及所产肽类毒素方面存在种水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9.
分离自山东省牟平市塑料大棚种植的甜瓜根结线虫卵上的菌株CFCC84965,根据培养条件和形态特征鉴定为萨克拉普奇尼亚菌串孢变种Pochonia suchlasporia var.catenata,为中国新记录种。该菌生长较快,在CMA培养基培养15 d后菌落直径为27 ~43 mm,气生菌丝中等发达,白色至浅黄色,背面为黄色至淡褐色。分生孢子梗长,大多从菌丝上直立生长,多分支。分生孢子多串生,表面略粗糙。老熟菌丝上形成会聚的菌丝膨大细胞或形成少量的间生厚垣孢子。在琼脂培养基上可形成晶体。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