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正>本专辑起因于2009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洲新近纪陆生哺乳动物生物地层和年代学"研讨会。作为第一个也是目前最大的一个研究亚洲的古哺乳动物学家和地层学家的聚会(图1),这次会议还同时庆贺了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前身)成立80周年。作为对目前亚洲新近纪哺乳动物年代学的一  相似文献   
22.
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测定了6个中国家鹅品种和2个欧洲鹅品种25个个体线粒体tRNApro(69 bp)和tRNAthr(68 bp)基因的完整序列,通过对家鹅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首次报道了家鹅线粒体tRNApro和tRNAthr基因的结构,对鸿雁、灰雁、白额雁(Anser albifrons,序列号为AF363031)雁属种间tRNApro和tRNAthr基因的二级结构及序列的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序列号为NC001323)与鸿雁家鹅间tRNApro和tRNAthr基因二级结构的比较,初步进行了鸡形目与雁形目两个目间tRNApro和tRNAthr基因二级结构及序列变异的分析.结果表明:家鹅tRNApro和tRNAthr基因均可折叠成标准的三叶草形二级结构; 2个tRNA基因三叶草结构的氨基酸臂、反密码子环在鸿雁、灰雁和白额雁种间以及鸡形目与雁形目两个目间没有变异,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本研究的结果将为进一步探讨家鹅线粒体DNA tRNApro和tRNAthr基因序列与结构、功能的关系奠定基础.所测的序列已登录GenBank数据库,序列号为AY427800~AY427805和AY427812~AY427814.  相似文献   
23.
以家榆种子为试材,在37℃、100%相对湿度下进行老化处理后,结合DAPI染色和细胞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激光共聚焦技术以及生化分析,检测家榆种子人工诱导老化过程中细胞核、活性氧(ROS)和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老化程度加深,种子细胞染色质皱缩、凝聚,继而解体并被排出体外;表皮中最先发现TUNEL凋亡核,而后逐渐延伸到子叶和胚轴;老化处理5d时种子活性氧信号最强,且其与程序性死亡相关事件的发生具有时空一致性,同时在胞浆中检测到较强的caspase-3活性.研究表明,家榆种子人工老化可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且存在与ROS迸发及类caspase-3相关联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24.
魏江春 《菌物学报》2012,31(6):800-801
<正>2012年10月22日,我的恩师,著名真菌学家王云章教授在刚过完他第106个华诞之后便与世长辞了。教授的逝世是我国真菌学的损失,是他家人的损失,也是我作为学生的损失,我失去了善良宽厚的老师,深感悲痛。王云章教授,字蔚青,1906年10月12日生于河南省内黄县一个农民家庭。教授于1931年毕  相似文献   
25.
冉家路口旧石器遗址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冉家路口遗址位于重庆市丰都县境内,是三峡地区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埋藏于长江干流的第Ⅲ级基座阶地底部,石制品经过了短距离的搬运和扰动。2001年进行的第2次发掘揭露面积500m^2,出土石制品680件,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等,原料全部就地选取河滩砾石,以锤击法生产石片。石器以大型和中型为主,砍砸器和刮削器是主要类型,其它有凹缺器、薄刃斧、手镐、两面器和石球等;石器毛坯以石片为主,占80.5%;石器采用锤击法加工,以单向加工为主,另外有少数错向和双面加工,器型比较稳定;石器类型具有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的特点,同时呈现较强的石片工业特点。地貌对比和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冉家路口遗址的时代处于中更新世晚期,属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相似文献   
26.
北朱雀、燕雀和白腰朱顶雀的能量代谢特征和体温调节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实验采用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计 ,测定了环境温度在 5 - 34℃范围内北朱雀 (Carpodacusroseus)、燕雀 (Fringillamontifringilla)和白腰朱顶雀 (Acanthisflammea)的耗氧量、热传导、体温等指标 ,探讨了其代谢产热特征。结果表明 :在环境温度 (Ta)为 5 - 30℃的范围内 ,北朱雀的体温基本维持恒定 ,平均体温为4 0 4 6± 0 1 0℃ ,热中性区为 2 2 5 - 2 7 5℃ ,基础代谢率为 4 30± 0 0 8mlO2 /(g·h) ;环境温度在 5 - 2 0℃范围内 ,代谢率 (MR)与Ta 呈负相关 ,回归方程为MR [mlO2 /(g·h) ]=9 34- 0 2 1Ta (℃ ) ;在此范围内 ,北朱雀的热传导率最低且基本保持恒定 ,平均为 0 2 4± 0 0 0mlO2 /(g·h·℃ )。在环境温度为 5 - 34℃的范围内 ,燕雀的体温基本保持稳定 ,为 4 0 4 0± 0 1 1℃ ,热中性区为 2 5 - 30℃ ,基础代谢率为 4 1 9± 0 0 5mlO2 /(g·h) ;环境温度在 5 - 2 5℃范围内 ,MR与Ta 的回归方程为 :MR [mlO2 / (g·h) ]=1 1 6 4 - 0 2 9Ta (℃ ) ;在 5- 30℃内 ,燕雀的热传导最低 ,平均为 0 2 9± 0 0 1mlO2 / (g·h·℃ )。白腰朱顶雀的热中性区为 2 5 - 2 8℃ ,平均体温为 4 0 4 8± 0 1 1℃ (5 - 34℃ ) ,最低代谢率为 4 4 5± 0 1 4mlO2 / (g·h) ,最低热传导为 0 3  相似文献   
27.
为了解我国家猪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生物学的基本特征,为评价应用猪器官、组织、细胞进行猪一人间跨种移植的生物安全性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采用PCR方法调查12个家猪品系外周血白细胞DNA基因组PERV的生物学特征,并应用SS-SSCP、RFLP-PCR方法分析PERV基因片段的差异性及采用RT-PCR方法和半定量方法分析2个品系小型猪13种组织PERV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12个品系猪外周血白细胞DNA基因组普遍存在PERV-A、-B基因序列,未发现单链构象多态性;部分品系猪PER Venv基因序列片段存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2个品系13种组织均表达PERV-A、-B、-C,肾、淋巴结、肝为高表达器官,胰腺和脑组织为低表达器官,PERV-C mRNA丰度明显低于PERV-A、-B mRNA。PERV env存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ERV-A存在碱基缺失和错配的现象,有可能在猪异种移植中构成PERV感染的潜在危险性,这是在猪异种移植过程中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
普通朱雀标准代谢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普通朱雀的耗氧量为指标 ,探讨了普通朱雀的能量代谢特征。普通朱雀的热中性区为 2 6.7~3 7.5℃ ,最低标准代谢率为 4 .2 1mlO2 g·h ,最低热传导为 0 .2 4mlO2 g·h·℃。环境温度 (Ta)在 5~ 2 5℃范围内 ,其代谢率与Ta呈负相关 ,回归方程为SMR =8.74 -0 .1 7Ta ,体温稍有降低。Ta超过 3 7.5℃ ,SMR升高。  相似文献   
29.
今年是羊年 ,趁此机会 ,对我国的家羊品种资源进行简要介绍。  羊包括家羊和野羊。家羊有两种 ,即绵羊和山羊 ,它们是不同的畜种。在动物分类学上属牛科的绵羊山羊亚科 (Caprovinae)的绵羊 (Ovis)和山羊 (Capra)两个属。两者染色体数目不同 ,外貌特征也有很大区别。如绵羊颌下无髯 ,山羊有髯 ;绵羊尾下垂 ,山羊尾上翘。我国是世界上养羊数量和羊产品产量最多的国家 ,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资料 (中国畜牧杂志 ,2 0 0 2 ,No.6) ,2 0 0 0年我国绵羊存栏约 1.3亿只 ,山羊 1.5亿只 ,羊肉产量 2 74万 t,约占世界 2 4 % ;绵羊净毛产量 14.8万 t,…  相似文献   
30.
光温对皱叶醉鱼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皱叶醉鱼草种子细小,千粒重仅0.023g。在湿度20-25℃下第15d,其发芽率达88%以上,在皱叶醉鱼草发芽适温20℃下,1200-3000lx的人工光照和每日光照12-16h促进种子发芽提前2-3d,在抑制皱叶醉鱼草种子发芽的30℃高温下,人工光照长短和不同光照度对皱叶醉鱼草种子发芽有明显的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