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研究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行内科介入手术前后左、右室心肌收缩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RT-3DE技术对34例ASD患者术前、术后1周以及35例正常受检者(对照组)的左、右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RVEDV),左、右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RVESV),左、右室每搏量(LVSV/RVSV)及左、右室射血分数(LVEF/RVEF)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前,ASD患者LVEDV、LVSV、LVEF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RVEDV、RVESV、RVSV、RVEF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周内,ASD患者LVEDV、LVSV、LVEF均较术前增大(均P<0.05),RVEDV、RVSV、RVEF均较术前减小(均P<0.05);ASD患者术后的LVEDV、LVESV、LVSV、LVEF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RVEDV、RVESV、RVSV均大于对照组(P<0.05);ASD患者术后左、右室的射血分数变化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行内科介入的ASD患者术后初期左、右室收缩功能即恢复到正常水平,术后左、右室射血分数的变化之间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2.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清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接诊的9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其中脑梗死55例设为脑梗死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43例,并选择我院同期体检中心健康者50作为对照组,分析三组血清VCAM-1、MMP-2、TIMP-1水平之间的差异及不同神经缺损程度血清VCAM-1、MMP-2、TIMP-1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情况,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血清VCAM-1、MMP-2、TIMP-1水平及NIHSS评分显著高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血清VCAM-1、MMP-2、TIMP-1水平及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重度神经缺损组血清VCAM-1、MMP-2、TIMP-1水平及NIHSS评分显著高于中度神经缺损组和轻度神经缺损组,差异显著(P<0.05);中度神经缺损组血清VCAM-1、MMP-2、TIMP-1水平及NIHSS评分显著高于轻度神经缺损组,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中显示,血清VCAM-1、MMP-2、TIMP-1均和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603, 0.915, 0.778,P<0.05)。结论:血清VCAM-1、MMP-2、TIMP-1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表达异常,神经缺损越严重血清VCAM-1、MMP-2、TIMP-1表达越高。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VSD负压引流技术结合游离植皮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6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先采用VSD治疗,游离植皮术后继续给予VSD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打压植皮或传统打包加压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片成活时间、皮片成活率、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换药次数、疼痛评分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片成活时间短于对照组、皮片成活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打压植皮或传统打包加压的技术而言,VSD负压引流技术结合游离植皮在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EXPASYL排龈膏法在不同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龈下牙体缺损充填修复中的排龈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将152例(180颗牙)累及龈下的Ⅱ类洞按照不同GI分级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G1、G2 3组,对每组排龈临床效果及两年内充填体的脱落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牙龈指数的排龈效果及远期修复效果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I指数≤2时,排龈效果及远期修复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5.
日前,上海市胸科医院成功地用种上人体细胞的猪骨修复胸壁破损,世界上首例人工制造存活的胸骨由此诞生,现已成功地在5条狗身上做完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66.
上海长海医院研制成功室间隔封堵器,不用开胸,只需在患者的大腿根部做一仅2毫米的切口,把一根直径为2.5毫米的导管送人心脏,并在X线透视和心脏超声的引导下将一个“封堵器”准确地送入病变部位,即可彻底根治室间隔缺损。二军大附属长海医院心内科主任秦永文日前成功地为一22岁的患者实施了经导管室间隔封堵手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67.
覃水梅  黄式环 《蛇志》2005,17(3):212-213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采用皮瓣移植修复组织缺损和重建功能,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为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作好护理配合也是其中较为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68.
黄敏玲 《蛇志》2005,17(3):232-232,F0003
近年来,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重建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移植术后约有6%~20%的患者会出现组织瓣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我科应用胸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颊部粘膜癌切除术后组织缺损1例,术后第1天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经处理后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赵建元  丁寄葳  米泽云  魏涛  岑山 《遗传》2015,37(5):419-42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HIV-1)简称艾滋病病毒,在粘膜传播过程中,病毒的遗传多样性是显著减少的。绝大多数的HIV-1粘膜感染由一个或者少数几个病毒建立并最终发展为系统感染,上述病毒称为初始传播病毒(Transmitted/founder virus, T/F virus)。通过对初始传播病毒表型特征的研究,可进一步了解病毒在新宿主体内成功复制的关键特性,为艾滋病疫苗的发展、暴露前预防及其他治疗性干预措施提供更好的策略。文章综述了初始传播病毒的发现、进化特征以及感染后初期宿主的免疫反应等,以期为深入研究初始传播病毒的特征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在牙周骨再生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1(BMP-1)的表达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收治的牙周骨缺损患者1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的基础牙周治疗(龈上洁治彻底,龈下刮治,整平根面)处理后,通过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技术对骨缺损进行修复的同时,植入Bio-oss人工骨材料和Bio-gide胶原膜。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清BMP-1水平,分析BMP-1表达水平与牙周骨缺损修复的关系。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牙周骨缺损均有所修复,所有患者在术后所有时间点的PPD和骨密度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6个月后,牙周骨密度出现小幅度下降,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所有患者治疗后1 d、2 d、5 d、10 d、1个月、3个月、6个月血清BMP-1的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BMP-1水平的变化与PPD呈显著负相关(P0.05),但与骨密度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血清BMP-1在牙周骨修复过程存在动态变化与患者牙周骨术后恢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