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1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64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PokemonmRNA及其编码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okemon mRNA在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及细胞定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Pokemon蛋白的表达。结果半定量RT-PCR显示,pokemon mRNA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0.916±0.424),在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低表达(0.408±0.307),两组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原位杂交结果显示,pokemon转录本在NSCLC细胞胞质中呈阳性表达,而癌旁正常组织不表达或低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显示,NSCLC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Pokemo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35/40)和15%(6/40),两组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X2=42.076,P<0.005)。Pokemon蛋白主要定位在癌细胞胞质内,少量定位在胞核中,呈颗粒状分布。结论原癌基因poke-mon mRNA及其编码蛋白在N...  相似文献   
992.
王守涛  陈庆光  林斌  曹向群 《激光生物学报》2009,18(6):846-852,F0003
介绍了光学技术在口腔医学早期龋齿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包括基于牙齿自体荧光效应的定量光导荧光技术和激光龋齿检测技术;基于光散射效应的数字化显影光纤透照术,以及基于牙釉质双折射效应的偏振敏感光学相干断层术和偏振拉曼光谱技术.详细介绍了各种光学方法应用于龋齿检测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案和研究现状,并对不同的光学方法进行比较.最后,提出基于频域荧光寿命成像的早期龋齿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案的技术路线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93.
红海榄根部盐胁迫反应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是一种典型的红树林盐生植物.本研究利用蛋白组学技术对淡栽(R0)和3% NaCl盐栽(R3)处理后的红海榄根部总蛋白进行了比较研究.双向电泳图谱的结果表明,R0和R3分别有981和972个蛋白点,蛋白点主要集中在分子量28~70 kD,等电点4.0~8.5之间. R0和R3之间差异明显的有15个蛋白点.其中,8个蛋白的表达量在R0中表达增高(10倍),而在R3中相对下降.另外,7个蛋白的表达量在R0中较低,而在R3中表达量显著增高.对这15个蛋白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10个蛋白点找到匹配蛋白.功能预测分析发现,在盐水栽培上调的蛋白质一般与逆境胁迫有关,淡水栽培上调的蛋白质一般与基本代谢有关.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红海榄的耐盐机理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  相似文献   
994.
应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土拉弗朗西斯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Roche LightCycler实时定量PCR系统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土拉弗朗西斯菌的方法。方法:基于TaqMan荧光探针实时定量PCR技术,选择土拉弗朗西斯菌染色体上的特异序列[醇醛酮还原酶(AKR)和外膜蛋白FopA基因]作为检测靶序列,建立土拉弗朗西斯菌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评价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采用克隆菌株污染环境土壤来模拟实际样品,评价该检测方法在快速检测与现场检测等实际应用中的表现。结果:优化筛选基因组中的FT-AKR和FT-fopA片段作为检测靶序列,所建立的土拉弗朗西斯菌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克隆菌株质粒的灵敏度均为10个拷贝/每个反应体系;以其他非土拉弗朗西斯菌为模板未出现非特异扩增;模拟环境土壤样品检测灵敏度2个引物对分别为440和960CFU/g土壤;盲测实验结果显示对于灵敏度范围内的阳性样本均能正确识别,并能正确检测出不同浓度的阳性样本。以FT-fopA片段为靶序列的扩增效率不及基于FT-AKR引物对的扩增。结论:基于FT-AKR片段的引物对扩增效率高,检测土拉弗朗西斯菌具有特异、灵敏的特点,对临床诊断、环境污染监测、防治生物突发事件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在样本处理后立即加样扩增和4℃冰箱静置24h后再加样扩增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68例不同模式乙肝患者样本分别用2种方法处理后进行HBV-DNAFQ-PCR检测。结果:68例样本采用第1种方法共检出HBV-DNA阳性35例,第2种方法共检出39例;第2种方法HBV-DNA阳性定量结果普遍高于第1种方法,指数平均高1个次方左右(u=5.14,P〈0.05);以第2种方法检测结果为依据,则第1种方法有4例阳性结果漏检,检测结果假阴性率达10.3%(4/39)。结论:样本处理后,应置4℃冰箱静置一定时间,以保证病毒颗粒充分裂解后再进行HBV-DNAFQ-PCR,以提高HBV-DN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96.
甘蓝型油菜幼苗对NaCl胁迫的抗氧化应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酶活性相应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植物对NaCl胁迫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997.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蛋白质组概念的提出和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快速进行,尤其是双向电泳技术的改进和生物质谱的大范围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十年。十年间.伴随着对蛋白质组分离技术分辨率和重复性的争论,以双向电泳为主的基于凝胶的分离技术和以反相色谱为主的液相色谱质谱技术都取得了迅猛而深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8.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喻娟娟  戴绍军 《植物学报》2009,44(4):410-425
植物蛋白质组学近年来正从定性向精确定量蛋白质组学的方向发展。国际上近两年发表的约160篇研究论文报道了利用不断改进的双向电泳结合生物质谱技术、多维蛋白质鉴定技术, 以及包括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15N体内代谢标记、同位素标记的亲和标签、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等在内的第2代蛋白质组学技术, 对植物组织(器官)与细胞器、植物发育过程和植物响应环境胁迫的蛋白质组特征, 以及植物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该文对上述报道进行总结, 综述了2007年以来植物蛋白质组学若干重要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99.
王秋玲  李丹  怀宝玉  郑佩晶  康振生  刘杰 《菌物学报》2016,35(10):1199-1207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是磷酸戊糖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基于已测序的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基因组序列,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该病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PsG6PDH1的全长cDNA序列(1 497bp),编码498个氨基酸的蛋白。编码蛋白含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保守功能域。系统进化分析发现,PsG6PDH1与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的G6PDH聚为一簇。qRT-PCR分析表明,PsG6PDH1在病菌侵染早期的表达明显上调,其中侵染24h时表达量最高,为对照夏孢子的30倍。将PsG6PDH1导入酿酒酵母G6PDH缺失突变体中成功表达,并表现出较强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明显酵母增强了菌株对过氧化氢的耐受性。由此推测,PsG6PDH1可能参与了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在侵染寄主时抵御寄主的氧化胁迫反应。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病菌基础代谢及侵染机理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蚊虫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嗅觉系统, 例如寻找宿主和产卵场所等。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疟媒介之一, 但有关中华按蚊嗅觉信号传递过程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克隆和表达分析中华按蚊的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 OBPs)基因, 为进一步研究中华按蚊嗅觉传递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分析中华按蚊的转录组数据克隆气味结合蛋白基因, 采用RT-PCR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成虫不同组织和在吸血前后的表达模式。【结果】克隆到一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 命名为AsinOBP1 (GenBank登录号为KJ958382)。AsinOBP1基因开放阅读框长435 bp, 编码144个氨基酸, 具有典型的6个半胱氨酸位点。RT-PCR组织表达谱分析发现, AsinOBP1在检测的所有成虫触角、下颚须、喙和头部组织中都有表达, 而在足和去掉头部以外的躯体组织中不表达。定量分析发现AsinOBP1在雌蚊触角中的表达水平最高, 吸食血液后, AsinOBP1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仅用小鼠气味处理后, AsinOBP1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结论】研究结果说明AsinOBP1可能是嗅觉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基因, 与雌蚊寻找宿主等行为有关, 其功能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