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8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目的:探讨大样本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RT区耐药位点变异的流行情况,及各耐药位点变异与HBV基因型的关系。方法:采用P区测序法对11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病毒进行P区测序、进化树分型。结果:RT区耐药位点变异发生率与基因型关系密切,在基因型C患者中的变异发生率远远高于基因型B患者(P=O.000)。Rt180、rtM204V、rtM204I、rt181、rt213位点变异均与基因型c有关(P〈O.05)。主要的三种变异类型rt180+rtM204V、rtM204I、rt180+rtM204I间基因型分布存在显薯差异(P=0.003)。不同HBeAg状态下,耐药变并的发生有显著差并(P=O.020),特别是rt181和rt236位点变畀。结论:HBV基因型影响RT区耐药变异发生率及变异类型。且耐药变异发生率也与HBeAg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912.
目的:研究一例具有超经典型临床特征的FOP患者,并对其ACVR1/ALK2基因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患者的大踇趾畸形和进行性异位骨化等表现进行临床诊断,确诊为FOP。经患者及家属同意,采集患者、父母外周血,提取DNA,通过PCR扩增并直接测序测定ACVR1基因全部外显子序列,以此来确定突变位点。结果:患者具有超经典型FOP的临床表现:先天性大踇趾畸形,先天性双手拇指、食指远端关节僵直和进行性异位骨化,父母无FOP的相关临床表现。基因测序分析示该患者在ACVR1第七外显子发现存在c.1067G〉A(p.G356D)杂合错义突变,而其父母无此杂合突变。结论:该患者在ACVR1的c.1067G〉A(p.G356D)发生杂合错义突变,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认识中国FOP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13.
Non-syndromic low-frequency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LFSNHL) is an unusual type of hearing loss in which frequencies ≤2000 Hz predominantly are affected. To date, different mutations in two genes, DIAPH1 and WFSI, have been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LFSNHL.Here, we report a five-generation Chinese family with postlingual and progressive LFSNHL. We mapped the disease locus to a 2.5 Mb region on chromosome 4p16 between markers SNP_A-2167174 and D4S431, overlapping with the DFNA6/14/38 locus. Sequencing of candidate gene revealed a heterozygous c.2086C>T substitution in exon 8 of WFS1, leading to p. H696Y substitution at the C-terminus of Wolframin (WFS1).In addition, we performed mutational screening of WFS1 in 37 sporadic patients, 7-50 years of age, with LFSNHL. We detected a heterozygous c.2108G>A substitution in exon 8 of WFS1, leading to p. R703H substitution in a patient. The H696 and R703 in WFS1 are highly conserved across species, including human, orangutan, rat, mouse, and frog (Xenopus). Sequenc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e absence of c.2086C>T or c.2108G>A substitutions in the WFS1 genes among 200 unrelated control subjects of Chinese background, supporting the hypothesis that they represent causative mutations, and not rare polymorphisms. Our data provide additional molecular and clinical information for establishing a better genotype-phenotype correlation for LFSNHL.  相似文献   
914.
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是应用靶向药物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及预测指标。对其突变的检测可以指导TKI类药物(TKIs)的最佳应用。该种突变常出现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尤其是在亚洲女性、肺腺癌、非吸烟者中,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TKIs治疗的敏感性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利用EGFR基因的已知突变热点的相关知识选择适合不同分子遗传学背景的群体或/和个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最终达到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915.
作为脑心肌炎病毒(EMCV)的天然宿主,感染小鼠能引发多种疾病,其中包括脑炎、心肌炎及糖尿病.本研究利用之前构建完成的EMCV分离毒株BJC3的野生型感染性克隆,采用定点突变方法构建了4个VPl第100位氨基酸突变的突变株感染性克隆(VPt第100位氨基酸分别突变为丝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和脯氨酸)并获得了拯救病毒.虽然各突变病毒及野生型亲本拯救病毒在BHK-21细胞上形成的噬斑大小有所不同,但各病毒在BHK-21细胞上的复制水平未见差异.通过对突变病毒致病性进行系统分析,探究了VPl第100位氨基酸在病毒致病性及感染后疾病表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异亮氨酸和脯氨酸突变病毒对小鼠的致死率降低,脑中病毒载量减少且脑组织损伤轻微,而丝氨酸和丙氨酸突变病毒表现了与野生型亲本病毒相似的高致病性.结果证实,EMCVVPl第100位苏氨酸在病毒的体内复制中起重要作用,其突变会导致病毒对小鼠致病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916.
RNA干扰(RNAi)是一种转录后基因沉默技术,可有效诱导序列特异性基因沉默.由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调控表达的小发卡RNA可有效介导RNAi效应,为组织特异性基因沉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但是,由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调控表达的小发卡RNA(shRNA)在序列上与靶基因非完全互补对RNAi效应的影响鲜有报道.本文初步探索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调控表达的shRNA碱基发生突变或缺失对RNAi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靶向hTERT mRNA的碱基突变shRNA显著降低RNAi效应,而靶向GFP mRNA的碱基缺失shRNA对RNAi效应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为非完全互补shRNA对RNAi效应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17.
核苷二磷酸激酶A( nucleoside diphosphate kinase A, NDPK-A)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在肿瘤转移和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单独抑制NDPK-A中任何1个Cys所形成的二硫键,不会降低NDPK-A的磷酸转移酶活性和DNase活性.本实验通过构建C4/109/145S突变体并研究其生物学效应,为NDPK A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用定点突变法将NDPK-A 的4位、109位和145位Cys突变为Ser,构建pBV220-NDPK-A C4/109/145S和pEGFP-NDPK-A C4/109/145S两种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NDPK-A C4/109/145S突变体,纯化后可获得均一的重组NDPK-A C4/109/145S突变体蛋白.HPLC法和DNA消化法测定发现,C4/109/145S突变体磷酸转移酶活性低于野生型NDPK-A,而DNase活性高于野生型NDPK-A.以A549细胞作为模式细胞的流式细胞仪周期检测表明,C4/109/145S突变体与野生型NDPK-A一致,均可将细胞周期延滞在S期和G2/M期.这些结果证实,NDPK A结构异构与其磷酸转移酶活性密切相关,其酶活性至少需要1个Cys残基存在,NDPK-A结构中的二硫键也可能是其DNase活性的负调控机制之一,胞内NDPK-A的氧化还原异构可能对细胞周期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18.
拉马克曾提出,环境条件对物种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因环境条件影响所获取的新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然而当达尔文的进化论发表以后,这一理论也就趋于没落.近十年的研究表明,环境的确可以影响动物或  相似文献   
919.
目的:研究JAK2V617F点突变与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MPD)的临床相关性,为MPD的基因学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检测JAK2V617F点突变。结果:102例的MPD患者中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9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2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37例、特发性骨髓纤维化(IMF)患者16例和分类不明的骨髓增殖性疾病(uMPD)患者19例,JAK2V617F突变阳性率依次为11%、71.4%、51.4%、75.0%、78.9%。结论:JAK2V617F点突变有助于不同类型MPD的诊断,在MPD疾病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0.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和提高生长温度结合法消除T1828菌株质粒后,筛选到无质粒突变株ZWL-15.以原始亲株T1828和无质粒突变株ZWL-15为出发菌株,考察了两者部分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株ZWL-15生长速率快于T1828,进入对数期和稳定期的时间分别提前1h和4h.在菌株ZWL-15发酵过程中添加0.01%的SDS有利于冠菌素的合成,最适发酵温度比T1828升高5℃,达到35℃,发酵周期提前4h,COR相对值是T1828的两倍左右.ZWL-15传代实验表明该突变株很稳定,且对氨苄青霉素敏感,氨苄青霉素基因初步定位于该菌属质粒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