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园路是园林中连接各个景点引导游人按照园林设计意图在园景最佳角度进行欣赏。设计园路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因地制宜,理论联系实际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22.
由于我校学生存在综合素质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我约束能力差等问题,要帮助学生成人成才,必须有良好的学风作保障。以严格规范的学生管理作为学风建设的保障。本文论述了以学生管理作为学风建设保障的实践心得和思考。  相似文献   
23.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悠久的历史和令人自豪的传统.1925年,北京大学建立生物学系.1952年,经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三校的生物和农学相关系科整合,成立了新的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汇聚了十多位全国一流的顶尖生物学家,设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学和动物生理学四个教研室,并于1956年在全国率先正式建立生物化学教研室.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建设情况,总结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教学的主要成绩,查找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为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改进意见。方法:对我校2013届(应届生)306名、2011届和2012届(往届生)333名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课程评价。结果: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认为本专业核心课程知识和技能模块设计合理,且应届毕业生认可度高于往届毕业生;对专业类纸质图书、纸质期刊等课程资源满意度高,认为专业类精品课程、教学视频等课程资源需要进一步改善;毕业生对专业知识考评认可度较高,应届生认可度优于往届生。结论: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建设效果较好,特别是课程内容安排和课程评价合理,但在专业技能训练和课程资源建设方面需重点加强。  相似文献   
25.
积极进行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对于提高高等院校微生物学教学水平和微生物学相关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反映我国当代微生物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态势,《微生物学通报》以"第十五届全国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及成果产业化研讨会"大会为契机,邀约有微生物学及相关学科教学经验的高校教师撰写稿件,通过严格评审后择优选取文章,组织出版了这期"高等院校教学专刊",期望该专刊的出版有助于我国高校微生物学教师间的教改经验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6.
针对动物科学学院多专业、多方向的特点,进行了"动物微生物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探索。从组建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入手,通过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7.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性措施,关系卫生改革的成败。通过对近几年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不成功的诸多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收支两条线是关键,并结合实际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8.
封面说明     
《应用生态学报》2019,(3):968-968
封面照片白龙江流域的迭部高山裸岩景观,由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巩杰博士拍摄于2018年6月.甘肃白龙江流域(32o°36,—34°24,N,103°30'-106°0,E)地处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向青藏高原的生态过渡带,是长江上游的主要水源区和生态屏障,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29.
北方风沙区生态修复的科学原理、工程实践和恢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风沙区位于欧亚草原的东部,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其在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国家一系列生态保育工程的支持下,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受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地区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压力。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开展了北方风沙区土地沙化成因及退化土地空间分布研究,集成了北方风沙区重点脆弱区生态恢复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以内蒙古中部的阴山北麓地区、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和蒙辽交界的科尔沁沙地为重点研究区域,进行了高效人工草地建植、天然草地恢复和管理、沙化草地治理等相关工程技术的示范,开展生态恢复模式的效果跟踪监测和生态效益评估,确定生态恢复技术和模式的技术参数和指标,明确不同集成技术与模式在北方风沙区的适用区域和范围,为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上述研究,可以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生态系统管理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政策、建立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决策依据,为生态修复产业提供技术指南,为相关研究提供全面系统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0.
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城镇建设用地扩展作为一个时空变化系统进行分析,提取1980—2015年7个年份用地演变信息,结合10 km×10 km方格网构建,从总量趋势、分地州市级区域、分用地类型及特殊性全面认知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在县域尺度定量诊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的影响程度及各要素间的交互影响作用,进而识别其主控要素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对比分析天山北坡城市群和喀什都市圈两个重点发展区域的分异性。研究结果表明:近35年以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约2.9倍,扩展强度波动增长且以分散小斑块为主,各地州市扩展规模和强度的时空差异性显著,次一级城镇建设用地类型扩展呈现动态变化特征,用地扩展受自然本底胁迫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多重影响有其特殊性;全域城镇建设用地在县域尺度以低水平扩展与各级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水平的耦合匹配关系为主;综合地理探测器因子分析模块和交互作用模块的探测结果,判定地形位指数、城镇化率、地形起伏度、二三产业比重为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县域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主控要素,并探寻各主控要素的作用机理;在重点发展区域天山北坡城市群和喀什都市圈的驱动要素有共性也有明显分异性。该研究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城镇建设用地因地因城因类的差别化调控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