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不等剂周期性外给药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脉冲微分方程的理论,根据病情的轻重及发展趋势建立了周期性外给药的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992.
自身给药实验监控系统软硬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自身给药实验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及Windows环境下控制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993.
真菌多糖免疫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李师鹏  安利国 《菌物系统》2001,20(4):581-587
  相似文献   
994.
荞麦蛋白质因其富含赖氨酸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能由于含有单宁、植酸和蛋白酶抑制剂,而使得荞麦蛋白质具有很低的消化率,而蛋白酶抑制剂还可能导致人的过敏反应.发芽可以提高荞麦蛋白质的可消化率、营养价值、生理功能而提高荞麦蛋白质的营养水平和功能特性.本文主要讨论了荞麦蛋白质的含量、结构、组成、营养价值、功能特性、生理功能和加工特性,并指出荞麦蛋白质作为一种药食兼用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多药外排泵造成了细菌的多种药物的耐药现象,这对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提出了挑战.对于多药外排泵的研究不仅使人们认识细菌耐药性机制,而且为细菌耐药性的防治提供思路.大肠杆菌AcrAB-To1C外排泵系统的结构和调控机制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这为病原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对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6.
在一些药效及毒理学试验中,需要对大批量实验兔进行灌胃给药。根据《医学动物实验方法》和《药理实验方法学》中的记载,兔经胃给药的方法是:使用张口器使兔子的嘴张开并固定,然后将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插入张口器中间的孔中,沿咽后壁缓慢插入食管。插入一定深度后,取一根兔毛放在导管外口处,观察有无随呼吸摆动的现象。或者,将导管外口插入清水杯中,观察有无气泡逸出。以此判断导管是在胃内还是在气管内。如导管外口的兔毛没有随呼吸摆动,或导管口无气泡逸出,则可确定导管已插入胃内。  相似文献   
997.
蛋白质和多肽药物长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分子生物学和重组技术的发展,蛋白质和多肽已经成为一类重要的药物,但是其稳定性差,生物利用率低,半衰期短等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一些新的给药途径和给药系统,例如鼻腔、颊等给药途径以及黏膜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缓控释技术等给药系统的进展。综述了对于蛋白质和多肽药物进行定点突变和化学修饰,以达到增加其长效性的一些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滇西北野生长柱鹿药的资源分布与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滇西北野生长柱鹿药的资源分布状况、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与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9.
孤儿核受体hB1F(NR5A2 ,也称之为LRH 1、CPF或FTF)在胆汁酸合成代谢、乙肝病毒基因和部分肝特异性基因表达的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理解hB1F激活转录的分子机制 ,对其铰链区潜在的功能结构域进行了分析。利用GAL4 DBD融合的hB1F缺失片段所进行的报告基因分析 ,发现了一个位于铰链区的强烈抑制hB1F反式激活能力的结构域。该结构域核心残基的定点突变导致了hB1F反式激活能力的显著上升 ,而且明显地增强hB1F对乙肝病毒增强子II 核心启动子的转录激活能力。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结构域不存在明显的二级结构 ,但有意思的是 ,其氨基酸序列在核受体FTZ F1亚家族的成员中高度保守 ,且不见于其他蛋白质中。转染分析发现 ,该结构域的抑制活性存在于测试的五个不同细胞株中 ,但抑制的强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半定量RT PCR分析表明 ,与SF 1不同 ,该结构域抑制转录活性的强度与潜在的结合因子DP10 3的表达水平之间没有相关性。共转染实验还表明 ,参与hB1F转录活性调控的辅激活子SRC 1和辅抑制子SMRT与该抑制作用不直接相关。实验结果提示 ,孤儿核受体hB1F转录活性可能存在一种新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随机引物PCR扩增鸡胚致死孤儿病毒DNA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电镜下观察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鸡胚尿囊液种毒时,另看到一大小为70~80nm,无囊膜,20面体对称的病毒颗粒.为了解该污染病毒,作者挑选了4条随机引物对此未知病毒分别进行反转录PCR和直接PCR扩增,结果共扩增出3条基因片段,经测序(一个反应)后分析与禽腺病毒1型--鸡胚致死孤儿病毒基因组部分序列同源性分别高达99.5%、99.6%和99.5%.从而得知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鸡胚尿囊液种毒受到了鸡胚致死孤儿病毒的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