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4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2519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本研究以爪蟾胚胎内胚层细胞间连接通讯发育的时程为指标,观察了cAMP和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基对这一发育的影响。将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基注射入爪蟾胚胎四细胞期的每一个细胞可使该胚胎内胚层细胞间连接通讯的发育明显加快,提示在正常状态下这一发育的进程是受细胞内依赖cAMP的磷酸化水平的制约。但用双丁酰cAMP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胚胎进行培育,或将cAMP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注射入胚胎细胞,对这一发育并无影响,可能是由于这些胚胎细胞内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的实际有效含量较低而cAMP含量较高所致。注射这种蛋白激酶催化亚基所诱导的胚胎细胞间连接通讯在注射后约8.5小时出现。这一时间比前人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中用cAMP或必需的信使RNA诱导出细胞间连接通讯所需要的时间(2—4小时)长得多,提示在胚胎中依赖cAMP的磷酸化对细胞间连接通讯发育的作用是从RNA转录的水平上开始的。  相似文献   
72.
用庆大霉素产生菌——棘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echinospora 814(Gm~r,Km~r)和链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griseus No. 45(Sm~r,Lm~r)进行了原生质体融合。以抗性为选择标记,选出了融合体。其融合频率在10~(-3)—10~(-4)之间。在电镜条件下,观察了原生质体融合的详细过程,测定了融合体的产抗生素能力,其中一株融合体F106的抗生素产量比亲本菌株814高58%。用羧甲基纤维素薄层对发酵液层析表明,有一个融合体的发酵液比亲本菌株814多一个组份,但没有测出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73.
外源维生素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4.
中国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的七个新组合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作者按照Steyaert(1949)和Sutton(1980)的分类观点,对1987—1988年从我国广西、江西、浙江等地采集的Pestalotiopsis属真菌进行了研究,确认了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的7个新组合种,即Pestalotiopsis carveri(Guba)comb nov.,Pestalotiopsis elasticae(Koord.)comb.nov.,Pestalotiopsis langloisii(Guba)comb.nov.,Pestalotiopsis oleandri(Guba)comb.nov.,Pestalotiopsis sinensis(shen)comb.nov.,Pestalotiopsis sydowiana(Bres.)comb.nov.和Pestalotiopsis zahlbruckneriana(Bres.)comb.nov.  相似文献   
75.
中国块菌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块菌属(Tuber)的一个新种,巨孢块菌(Tuber gigantosporum)。这一新种1989年采于四川省会东县。它的子囊孢子特殊大,一般105—115×75μm,最大可达120×80μm,小者亦可达80×55μm。而块菌属已知种的子囊孢子的大小一般在21—52×15—38μm范围内,最大也不超过90×60μm。仅此一点已使其明显区别于该属任何已知种。此外,该种孢子壁异常厚,可达14μm,有三层,也是别于其它块菌已知种的重要特征。该块菌生于地下,与云南松有共生关系。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植物标本室(IFS)。  相似文献   
76.
不规则分枝发簇孢Sporothrix inusitatiramosa Kong分离于湖北省神农架的木头上,它的某些形态特征不同于该属已发表的各个种。  相似文献   
77.
采用8种不周分离方法从我国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省的土壤、食用菌菇床上分离到10种捕食线虫真菌。8种方法中,以改良Drechsler法和直接分离法较好。10种捕食线虫真菌中,除 Arthrobotrys oligospora曾记载腐生于河北棉桃外,其余均为我国新纪录种,它们是:Arthrobotrys superba,A.Conoidess A. ovitormis,A.Haptotyla A.Haptospara,A.Cladodes,Monacrosporium lysipaga,M.Ellipsopora,M.Megalospola  相似文献   
78.
本文报道了葡萄孢盘菌属的一个新种: 蚕豆葡萄孢盘菌 (Botryotinia fabae Luet T.H.Wu sp.nov.)即蚕豆葡萄孢的有性阶段;并报道了新种子囊盘形成过程;新种有汉文和拉丁文描述。  相似文献   
79.
寄生于樟、阴香和肉桂等植物上的泽田外担菌和油盘孢属真菌,几十年来分类上存在许多不同看法,或全部归泽田外担菌,或全部归油盘孢属,把此二类不同真菌混淆起来,造成名称混乱。本文通过形态学的研究,表明泽田外担菌与油盘孢属的区别是:泽田外担菌具担子层,担孢子4—8个生担子上,寄主是樟树;而油盘孢属的孢子生菌丝上,形成孢子堆,寄主是阴香和肉桂等植物。  相似文献   
80.
不同发育年龄大鼠肝细胞及其溶酶体对急性低氧的应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人工低压舱内模拟高原低氧24h,并与2300m对照组比较,观察不同发育年龄大鼠SGOT活力,肝溶酶体总酸性磷酸酶、非沉淀酸性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活力及肝重、肝细胞糖原、蛋白和总脂含量的变化。在海拔5000m高度,10天鼠各酶活力、570天鼠总酸性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活力明显升高;35和75天鼠各酶活力未见显著变化;在海拔8000m高度,各年龄组鼠上述各酶活力均显著升高。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各组大鼠肝重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肝细胞糖原含量非常明显地减少,35和75天鼠8000m组全肝蛋白含量下降明显,10、35、75天鼠肝细胞总脂累积。上述结果综合分析表明:低氧致使大鼠肝细胞损伤属一普遍性效应,新生期和老年期大鼠肝细胞耐低氧能力不及幼年期和成年期大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