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实验研究了皮下注射6-羟多巴胺(6-OHDA)施行交感神经损毁术对成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红细胞Na^+外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幼年期旅行交感神经损毁术的SHR血压显著低于未损毁组,同时红细胞Na泵驱动的Na^+外流最大速率显著下降、Na^+_K^+外向协同转运系统的单位活性升高。三者均接近WKY大鼠的测定值。相反,损毁成年SHR交感神经不影响上述两个动力学参数,血压也未见明显  相似文献   
12.
李凤阁  李海兵 《蛇志》1994,6(4):20-21
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蝮蛇抗栓酶0.1u/10g,实验组同时再注射0.5%EDTA2Na溶液0.25ml/10g,结果表明,死亡率各组间无差别(P>0.05),但对照组动物脏器有出血现象,而实验组则无出血。  相似文献   
13.
除草剂普杀特(Imazethapyr)对玉米根尖蛋白质和DNA合成的影响刘支前(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应用化学系,北京100094)关键词:普杀特,玉米,蛋白质,DNA80年代美国氰胺公司开发的咪唑淋酮类除草剂,由于其高效低毒、杀草谱广,又因对某些农作物具...  相似文献   
14.
1963年10月12日从四川巴塘采获一批蚤类标本,共3(?)(?),6(?)(?)。其宿主由于有安氏白腹鼠Niviventer andersoni、社鼠N.confucianus和大耳姬鼠Apodemus latronum三只动物相混,故难于判定是其中哪一种动物。经鉴定这批标本的形态特征与特新蚤川藏亚种Neopsyllaspecialis sichuanxizangensis Wu & Chen,1982大致符合。但在(?)第8腹板后段、第9腹板后臂的刺形鬃鬃序以及(?)第7腹板后缘的形状等处存在着差异。按这些差异本应考虑为另一亚种,但由于川藏亚种模式产地为四川的木里、黑水、若尔盖、巴塘和西藏的波密、察隅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致瘤抑制素2(sST2)对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RF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RFA术治疗的82例阵发性AF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25例)和未复发组(57例)。检测患者血清BNP、hs-CRP、sST2水平,收集临床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阵发性AF患者RFA术后复发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BNP、hs-CRP、sST2预测阵发性AF患者RFA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复发组血清BNP、hs-CRP、sST2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血清BNP、hs-CRP、sST2水平升高、AF病程增长是影响阵发性AF患者RFA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BNP、hs-CRP、sST2预测阵发性AF患者消融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0.694、0.718,联合三者预测阵发性AF患者RFA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66,高于BNP、hs-CRP、sST2单独预测。结论:阵发性AF患者血清BNP、hs-CRP、sST2水平升高是RFA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血清BNP、hs-CRP、sST2水平有助于预测阵发性AF患者RFA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6.
脏器微血管对荧光素钠通透性的实验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鼠颈动脉注射1%FlNa,荧光显微镜下活体观察肠系膜微血管血流状态及FlNa的渗出情况,并在不同时间点经股动脉采血,测定血浆内FlNa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利用组织匀浆测定不同脏器中FlNa的分布,再辅以冰冻切片进行观察。活体观察发现,FlNa注入体内后,经微血管迅速向周围组织渗出,最后汇集于淋巴管,血浆及组织匀浆FlNa浓度的测定表明,FlNa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呈指数衰减,各脏器FlNa的分布极不相同。冰冻切片也显示了同样的分布差别。这些结果表明,我们所建立的方法可直观、定量地反映FlNa在微血管的通透情况。  相似文献   
17.
海南岛绞股蓝生物学特性与物候期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产地调查和观测,对海南岛绞股蓝适生环境、生物学、生长发育特性及物候期动态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检测分析了光照、气温、湿润与土壤质地等生态因素综合对绞股蓝生育全过程的影响,为开拓新药源、进一步综合利用绞股蓝提供一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大鼠腓肠肌在10HZ电刺激持续收缩运动中,肌细胞膜电位表现为静息电位(RP)和复合动作电位(CAP)幅值呈下降的趋势,且CAP的时程展宽。经过9周的游泳训练后,训练组动物整体的运动耐力明显提高;在相同的持续收缩运动时间内,训练组的RP和CAP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并发现训练组Na^+,K^+-ATP酶活性明显提高(P<0.01)。结果提示,体力训练使肌细胞膜的3功能产生了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中脑和脑桥内心房利钠肽(ANP)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阳性神经元除存在于其他作者报导过的导水管周围灰质、Edinger-Westphal核、中缝核、脚间核和蓝斑核外,还存在于属于锥体外系的红核、黑质和脑桥核内,因此,推测脑内的ANP可能在锥外系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中起着一种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作用。这为脑内ANP可能具有与液体和电解质平衡以及心血管功能的调节无关的其它作用提供了部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