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8篇
  免费   541篇
  国内免费   80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人心肌匀浆经热变性,酸化,硫酸铵盐析,超离心、Sepharose CL-4B柱层析和制备等电聚焦分离,得到酸性铁蛋白,经鉴定,所得酸性铁蛋白pI为5.0,H亚基分子量为21kD,L亚基为19KD,PAGE分析呈单一区带,制备了兔抗人酸性铁蛋白抗血清,用该抗血清建立的人酸性铁蛋白放射免疫分析可检测出80%甲胎蛋白阴性肝癌病人。  相似文献   
53.
尽管大多数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通过饮水或饲料补充精氨酸对一些肿瘤的形成、生长及转移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也有少数几篇相反结果的报道。我们采用小鼠腹腔注射的方法,观察了不同剂量(0.1、0.05、0.025克/每天)精氨酸对S180瘤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精氨酸对S180瘤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0.05克/每天剂量组,文中就其可能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4.
本文利用PCR技术,对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基因进行了改造,并将其与人白细胞介素-6(hIL-6)成熟肽编码区cDNA进行融合,构建了5′IL-6-TNF△融合蛋白的表达质粒pBVIL6-TNFA△。DNA序列分析证明,PCR扩增片段核苷酸序列与引物设计序列及相应的cDNA序列完全一致;重组子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含有正确的IL6-TNF△融合cDNA片段;表达产物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子量约为37kD,与预计的相符合;生物学活性分析初步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55.
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第67代移植于裸小鼠而建立的NHG-1模型,在第1—50代中随机抽取不同代次的6个移植瘤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SHG-44细胞以超三倍体为主,NHG-1第1和第22代以超三倍体或亚三倍体为主,而第35代以后的移植瘤染色体则均以亚二倍体为主,分布稳定。核型分析始终存在人染色体及和SHG-44细胞相同的二条标记染色体,保存了人脑胶质瘤的大部遗传学本质。  相似文献   
56.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色的方法,对58例肺癌患者和32例肺结核患者的血清蛋白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有五种特异蛋白,分别存在于A区、C区、F区和G区。肺癌组和肺结核组比较,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有早期诊断肺癌的价值,有可能成为临床诊断肺癌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外周插入中心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继发皮肤损害处的菌群组成。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并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62例。其中31例患者PICC置管处继发皮肤损害,纳入PICC组;31例患者PICC置管处未发生并发症,纳入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PICC置管处的皮肤微生物并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和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对象皮肤微生物的丰度差异。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对最佳PICC组分类单元集进行变量重要性分析,并且分析皮肤微生物群对PICC置管处继发皮肤损害的鉴别价值。结果 共鉴定出15 243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鉴定水平为99.3%。移除罕见OTU后,保留1 958个OTU。分析表明PICC组和对照组之间皮肤微生物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有7个菌群变化最显著。Staphylococcus aureus在PICC组中的丰度显著增加,而代表严格厌氧菌的Burkholderia sp....  相似文献   
58.
应用胶银技术,对软组织肿瘤特别是纤维源性肿瘤核仁组成区蛋白进行了定量研究。在软组织一些恶性肿瘤中,以血管肉瘤、横纹肌肉瘤核仁组成区蛋白均值最高,并以此排列了它们的恶性度顺序。在纤维源性肿瘤中,纤维瘤、瘤样纤维组织增生、纤维肉瘤及其亚类核仁组成区蛋白均值有显著与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P<0.001),其中随访的34例纤维肉瘤患者,具有高核仁组成区蛋白均值(≥5)与低核仁组成区蛋白均值(<5)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20%和53%(P<0.05)。因此,作者认为核仁组成区蛋白定量在判定软组织肿瘤的恶性度、鉴别其良恶性及预测患者预后中均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双歧杆菌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双歧杆菌是革兰氏阳性无芽胞厌氧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之一。我们研究了注射双歧杆菌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注射婴儿双歧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含量增加、吞噬试验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明显提高,表明双歧杆菌能增加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功能,以婴儿双歧杆菌为启动剂可从DBA/2小鼠体内诱生肿瘤坏死因子,提示双歧杆菌可调节单核吞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因此双歧杆菌能激活单核吞噬细胞,促进机体的免疫学反应。推测定居于肠道的双歧杆菌可能是通过移位到体内器官、释放免疫活性成分被肠道中Peryer氏淋巴结群内的巨噬细胞吞噬,从而作用于机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这一推测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60.
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与炎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所有细胞因子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炎症反应,其中以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等与炎症关系最为密切。它们对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具有广泛的调节和效应,在诱导炎症反应中,具有多效、高效、协同、相互诱生和激发其它炎性介质级联反应的特征。对疾病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