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61.
采用CO2激光对12例分布于宫颈、阴道及外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进行病灶切除碳化治疗,并对其随访了3 ̄7年、无1例复发、局部留下瘢痕。认为外阴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激光治疗可靠、简便、更优于传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P物质(substance P,S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腹腔镜及病理证实的EM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20例,与其配对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10例以及因非EM(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或肌瘤核除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中S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和比较术中盆腔粘连发生情况。结果:SP在EM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在位子宫内膜及非EM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80%、20%,异位子宫内膜和在位子宫内膜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1.0),但均高于非EM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4);EM组盆腔粘连的阳性率高于非EM组,EM患者异位子宫内膜中SP阳性组盆腔粘连阳性率高于SP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2),非EM患者正常子宫内膜中SP阳性组盆腔粘连阳性率与SP阴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61)。结论:SP在EM的异位子宫内膜和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上调,并与EM合并盆腔粘连有关,其具体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史、临床表现、处理及结局进行总结分析,重点探讨其治疗方案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采用的治疗方式包括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后超声监测下清宫术6例、超声监测下局部甲氨蝶呤注射3例、全身甲氨蝶呤注射后清宫术2例、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后清宫术16例、经腹病灶切除术1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1例。前三种方法尽管具有一定的成功率,但均有较高的术后大出血风险。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在CSP的初始及抢救治疗中均具有很高的成功率。结论:CSP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妊娠部位、生育要求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现有的治疗方案中,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后清宫术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究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良性病变的患者120例,其中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80例(研究组)和行阴式子全宫切除术40例(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的临床指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无邻近脏器损伤,对照组输尿管损伤2例(5.00%),研究组患者出现手术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x2=3.968,P=0.046);对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两组患者均无出现再手术情况;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残端均愈合较好,未出现阴道残端漏,患者无大小便困难及其他不适。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疗效优于阴式子宫全切术,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较低,创伤小,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并观察通过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后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同期别子宫内膜位异症患者术后联合用药后完全缓解率为84.7%,半年复发率为1.9%,半年妊娠率为59.2%.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联合用药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价宫腔镜配合阴道超声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绝经后妇女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配合阴道超声检查及相关病理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超声检查非正常41例,阳性率为51.25%,官腔镜检查非正常58例,阳性率为72.50%,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检查非正常54例,符合率为93.10%.结论:阴道超声检查可作为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规无创普查手段,宫腔镜检查可对异常患者进一步检查,两者配合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腹腔镜(laparoscopy,LAP)与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诊断女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女性不孕症患者的LAP及HSG检查结果.结果:在诊断输卵管通畅度中,两种方法符合率为89.81%;HSG对于输卵管通畅性检查的灵敏度为94.28%,特异度为87.67%,阳性预测值为78.57%,阴性预测值为96.96%,误诊率为12.33%,漏诊率为5.72%;HSG诊断宫腔粘连4例,未明确有盆腔组织疾病的有78例.结论:HSG检查在判定子宫腔、输卵管管情况及输卵管梗阻部位优于LAP检查,LAP检查发现盆腔粘连及影响生育的其他盆腔疾病优于HSG.HSG检查是不孕症病因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而LAP联合HSG术可以增加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8.
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和蛋白质芯片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探讨诊断模型在E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用SELDI-TOF-MS技术和H4蛋白质芯片检测16例EM和16例正常女性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并建立诊断模型。然后,对16名健康人和16例EM患者样本进行盲法测试验证该模型。筛选出4个有明显表达差异的蛋白质,其质荷比(m/z)分别为8141、6096、5894、3269。建立的诊断模型对EM检测的灵敏度为87.5%(14/16),特异性为93.75%(15/16),总准确率为90.625%(29/32)。SELDI-TOF-MS对小样本的EM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EM的诊断及标志物筛选等方面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菌群及pH的变化,寻求适当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分别观察术后未发生阴道炎、发生老年性阴道炎及正常近龄妇女3组共90例,进行菌群分析、pH测定,并使用乳杆菌DM9811代谢物脂肪酸组分对发生老年性阴道炎者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妇女检出各种菌的数量少,乳杆菌的数量更少,阴道内没有占绝对优势的菌种;发生阴道炎组乳杆菌数量下降更明显,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数量相对增多。术后阴道pH在5.9~7.3,发生阴道炎组较未发生阴道炎组高;以乳杆菌DM9811代谢物脂肪酸组分阴道用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治愈率为82.14%。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乳杆菌数量下降,pH升高,易发生老年性阴道炎。治疗以乳杆菌DM9811代谢物脂肪酸组分阴道用药效果佳。  相似文献   
70.
目的应用B超技术对恒河猴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进行实时监测。方法采用Aloka 3.5 mHz探头的B超仪,分别对6只性成熟的正常雌性恒河猴进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n=18)的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的实时测量,同时进行连续2个周期(n=12)的血清雌二醇E2及孕酮P的放射免疫检测分析。结果恒河猴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呈周期性。在滤泡期(月经周期的第-9~0天),B超图像表现为子宫内膜区域相对子宫肌层区域回声较低(较黑),子宫内膜厚度呈线性增长(r=0.88);黄体期(月经周期的第0~17天),B超图像表现为子宫内膜区域光点增强为强回声,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增长。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与血清E2及P相关,子宫内膜线性增长最大值出现时间与E2分泌最高峰出现时间相一致。结论B型超声监测技术(ultrasound examination,US)作为一种有用的手段,能实时监测恒河猴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