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4篇
  免费   519篇
  国内免费   371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血立停胶囊对早孕大鼠RU486药流后子宫收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立停胶囊对早孕大鼠Ru486药物流产后对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收缩幅度及活动力变化的影响,旨在探讨血立停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妊娠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米非司酮组,大剂量血立停组,小剂量血立停组,催产素组,止血敏组。于妊娠第7天,开始相应处理,妊娠第14天分别监测以下指标后处死: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力,收缩幅度、收缩频率。结果:大剂量血立停可明显增强大鼠在体子宫平滑肌活动力、提高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收缩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立停胶囊可增强大鼠子宫平滑肌兴奋性,从而起到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2.
胆囊切除术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断、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18例胆道损伤进行分析总结:分别施行了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10例,保守治疗2例,Roux-en-Y胆肠吻合术6例。结果:3例术后过早拔管发生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1例因梗阻性胆管炎并发肝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胆肠吻合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肝昏迷死亡。余术后良好。结论:尽早发现及正确处理对提高疗效和预防术后胆管狭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术中发现胆管损伤立即行端端吻合加T管引流;术后数天发现或多次胆道修补术失败者,则宜行规范的Roux-en-Y胆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173.
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机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9):1424-1425,1428
脑缺血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其发病的分子机制十分复杂,各种因子作用相互影响,且多数因子的作用同时存在损伤和保护两种机制,使得脑缺血的研究充满了困难。目前众多研究都证实高血糖对缺血脑组织有损害作用,并可能导致局部或广泛缺血后预后更差。本文依据近几年的实验,重点阐述了五种最新的高血糖加重脑缺血过程和预后损伤的机制假说,包括高血糖通过引起过量谷氨酸释放导致的Ca2^+大量内流造成损伤、高血糖状态下造成氧化应激从而产生各种自由基对神经元造成损伤、炎症因子相关的损伤、高血糖相关的血液灌流的减少以及高血糖造成脑内酸中毒从而引起损伤。期望这些对机制的探讨能够上加深广大医药研究人员对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的认识,帮助找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和治疗手段,启发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4.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0A(KIF20A)、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B-35(LAPTM4B-35)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以及距离肿瘤边缘2 cm以上癌旁组织中KIF20A、LAPTM4B-35 mRNA表达水平。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KIF20A、LAPTM4B-35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不同KIF20A、LAPTM4B-35 mRNA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差异。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子宫内膜癌组织中KIF20A、LAPTM4B-35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以及FIGO分期Ⅲ期患者的癌组织KIF20A、LAPTM4B-35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以及FIGO分期I~II期患者的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F20A低表达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KIF20A高表达组;LAPTM4B-35低表达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LAPTM4B-35高表达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KIF20A mRNA高表达和LAPTM4B-35 mRNA高表达是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KIF20A、LAPTM4B-35 mRNA表达水平升高,有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较高患者癌组织KIF20A、LAPTM4B-35 mRNA表达水平上调。KIF20A 、LAPTM4B-35高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下降。  相似文献   
175.
摘要 目的:对比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石家庄市急救中心 2019年 4月~2021年 2月期间院前急救时现场治疗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n=108)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对照组接受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接受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血压、心率(HR)、炎症因子指标、心肌损伤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血量(CO)、二尖瓣舒张早期 /晚期峰值流速(E/A)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和白介素 -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院前急救中,相比于普罗帕酮,胺碘酮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肌损伤,恢复血压并改善 HR,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D-二聚体(D-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CAL)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是否合并CAL分为CAL组(n=34)和NCAL组(n=46)。收集患儿基础资料,并检测SAA、D-D、CK-MB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川崎病患儿CAL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AA、D-D、CK-MB水平对川崎病患儿CAL的诊断价值。结果:与NCAL组比较,CAL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SAA、D-D、CK-MB水平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ESR、SAA、D-D、CK-MB为川崎病患儿CAL独立影响因素(P<0.05)。SAA、D-D、CK-MB、三项联合诊断川崎病患儿CAL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1、0.687、0.746、0.799,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最高。结论:血清SAA、D-D、CK-MB是川崎病患儿CAL独立影响因素,且联合检测以上指标可辅助诊断川崎病患儿CAL。  相似文献   
177.
摘要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缓解腹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30只SD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作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淫羊藿苷组,每组各10只。其中模型组和淫羊藿苷组大鼠均制作大鼠腹部皮瓣IRI模型,假手术组以及模型组大鼠予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淫羊藿苷组大鼠则予以淫羊藿苷腹腔注射。对比各组大鼠皮瓣存活面积及存活率、血清炎症因子以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皮瓣组织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淫羊藿苷组大鼠的皮瓣存活面积及存活率均低于假手术组,但淫羊藿苷组大鼠的皮瓣存活面积及存活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淫羊藿苷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均低于假手术组,但淫羊藿苷组高于模型组;模型组、淫羊藿苷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琢(TNF-?琢)均高于假手术组,但淫羊藿苷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淫羊藿苷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均低于假手术组,但淫羊藿苷组大鼠血清SOD、GSH水平均高于模型组;模型组、淫羊藿苷组大鼠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但淫羊藿苷组大鼠血清MDA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淫羊藿苷组大鼠皮瓣组织p38 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2(MKP-2)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假手术组,但淫羊藿苷组皮瓣组织p38 MAPK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组,而MKP-2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通过调控p38 MAPK信号通路缓解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发挥减轻腹部皮瓣IRI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8.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市人民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科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3μg/kg?h)、B组(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5 μg/kg?h)和C组(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7 μg/kg?h),各32例。观察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免疫功能、镇静镇痛情况、血清神经细胞因子,记录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术后24 h、术后72 h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低于A组(P<0.05)。B组、C组术后24 h、术后72 h的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C组术后24 h、术后72 h的CD3+、CD4+/CD8+高于A组(P<0.05)。B组、C组术后24 h、术后72 h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低于A组(P<0.05)。C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A组、B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5 μg/kg?h、0.7 μg/kg?h维持,可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促进患者免疫功能和血清神经细胞因子水平改善,但0.7 μg/kg?h剂量的右美托咪定使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179.
摘要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对患者内皮损伤、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8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94例AIS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7)。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内皮损伤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损伤因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内皮素-1(ET-1)水平更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水平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WBV)、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更低,BI评分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应用于AIS患者,可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减轻内皮功能损伤和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80.
摘要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的疗效,并分析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318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患者,其中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的159例归为电切术组,接受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的159例归为刮宫术组,术后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和围术期并发症、息肉复发率、临床妊娠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结果:电切术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刮宫术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较术前降低,且电切术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刮宫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月经量较术前逐渐减少,且电切术组较刮宫术组变化更明显(P<0.05)。电切术组息肉复发率低于刮宫术组,而临床妊娠率高于刮宫术组(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多发息肉、息肉直径≥1 cm、宫角息肉、术后子宫内膜厚度≥13 mm、术后息肉复发是影响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患者疗效较宫腔镜下刮宫术更为显著,其术后妊娠率受年龄、息肉类型、息肉直径、息肉部位、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术后息肉复发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