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经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差异及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PCI治疗的女性STEMI患者408例,根据患者不同的发病年龄将其分为A组(年龄≤65岁,n=161)与B组(年龄>65岁,n=247)。对比不同的发病年龄PPCI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差异及院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B组的病变血管数量、钙化病变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的病变血管部位、术前TIMI血流分级、分叉病变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主动脉内囊反搏术比例组间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B组症状发生到血管开通时间(S-to-D)、门-球囊扩张时间(D-to-B)时间长于A组(P<0.05)。两组术中死亡、支架内血栓、BARC3~5级出血比例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死亡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根据患者不同的预后结局分为存活组(n=369)和死亡组(n=3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STEMI患者院内死亡与年龄、糖尿病、体质量指数(BMI)、Killip心功能分级、术前TIMI血流分级、术后TIMI血流分级、住院天数、S-to-D时间、D-to-B时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LVEF偏低、CK-MB偏高、术后TIMI血流分级0~I级、S-to-D时间偏长是女性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不同年龄女性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且PPCI 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年龄偏大、LVEF偏低、CK-MB偏高、术后TIMI血流分级0~I级、S-to-D时间偏长是女性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调查268例吸毒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并分析其相关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入的268例吸毒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分为感染组70例及未感染组198例,比较两组吸毒女性基本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相关高危因素。结果 268例吸毒女性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70例,感染率为26.12%且以高危型为主;两组吸毒女性基本资料中除年龄、受教育程度、肿瘤家族病史、盆腔炎病史无明显差异外,其他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免疫功能低下、初次性行为年龄过早(18周岁)、多个性伴侣(≥3个)、危险性行为、性伴侣吸毒、长期吸毒(≥3年)为女性吸毒人群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OR=4.420、4.551、4.778、4.569、5.110、5.475,Ps0.05)。结论女性吸毒人群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较高且以高危型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吸毒女性中存在多种高危因素,应该及早针对高危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3.
性发育对女性最大吸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是否发生月经,将11-13岁女童分为未来潮组及已来潮组,比较两组身高,体重,瘦体重及最大吸氧量的差。结果表明同龄月经来潮组女童身高,体重,瘦体重,VO2max绝对值,VO2max/身高及VO2max/HRmax均低于已来潮女童,而VO2max/体重及VO2max/瘦体重略高于已来潮组女童,产生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04.
Methoprene (an analogue of juvenile hormone) application and feeding on a protein diet is known to enhance male melon fly, Bactrocera cucurbitae Coquillett (Diptera: Tephritidae), mating succes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these treatments on male B. cucurbitae's ability to inhibit female remating. While 14-d-old females were fed on protein diet, 6-d-old males were exposed to one of the following treatments: (i) topical application of methoprene and fed on a protein diet; (ii) no methoprene but fed on a protein diet; (iii) methoprene and sugar-fed only; and (iv) sugar-fed, 14-d-old males acted as controls. Treatments had no effect on a male's ability to depress the female remating receptivity in comparison to the control. Females mated with protein-deprived males showed higher remating receptivity than females first mated with protein-fed males. Methoprene and protein diet interaction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male mating success dur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mating of females. Significantly more females first mated with sugar-fed males remated with protein-fed males and females first mated with methoprene treated and protein-fed males were more likely to remate with similarly treated males. Females mating latency (time to start mating)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with protein-fed males, and mating du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with protein-fed males compared with protein-deprived males.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methoprene and/or dietary protein as prerelease treatment of sterile males in area-wide control of melon fly integrating the 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SIT).  相似文献   
105.
目的:ABCG2基因第5外显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231142与中国汉族男性痛风密切相关,基于痛风易感基因存在性别差异的考虑,本研究旨在探讨该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中国汉族女性人群痛风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5例女性痛风患者和311例女性正常对照者,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特异性扩增ABCG2基因所需要的目的片段并测序,比较痛风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结果:rs2231142位点的CC、CA、AA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x2=16.519,P〈0.001),且痛风组中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2.2%和29.3%,P〈0.001,OR 1.76[95%CI:1.35-2.31])。结论:ABCG2基因第五外显子区rs2231142(C/A)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人群痛风易感性密切相关,携带A等位基因的汉族女性人群有更高的痛风患病率。ABCG2基因首次被证实为中国汉族女性人群的痛风致病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网膜素是最近发现的脂肪因子,肥胖或2型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者血清网膜素-1较正常者明显降低。本次研究主要为观察绝经后女性血清网膜素-1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住院有心绞痛症状,并行冠脉造影的105例绝经后女性患者。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7例)和对照组例(3),常规收集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odvmassindex,BMI)、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血液生化和血脂指标;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网膜素-1浓度。结果:冠心痛组血清网膜素-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05.62±73.31vs401.64±146.79.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吸烟、高血压痛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网膜素-1水平降低是冠心病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清网膜素-1水平降低是冠心病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绝经后女性血清网膜素-1水平下降是冠心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可成为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ABCG2基因第5外显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231142与中国汉族男性痛风密切相关,基于痛风易感基因存在性别差异的考虑,本研究旨在探讨该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中国汉族女性人群痛风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5例女性痛风患者和311例女性正常对照者,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特异性扩增ABCG2基因所需要的目的片段并测序,比较痛风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结果:rs2231142位点的CC、CA、AA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x2=16.519,P0.001),且痛风组中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2.2%和29.3%,P0.001,OR 1.76[95%CI:1.35-2.31])。结论:ABCG2基因第五外显子区rs2231142(C/A)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人群痛风易感性密切相关,携带A等位基因的汉族女性人群有更高的痛风患病率。ABCG2基因首次被证实为中国汉族女性人群的痛风致病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08.
《生物磁学》2009,(6):I0002-I0002
美国研究人员1月6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肥胖能通过影响绝经女性体内的激素分泌增加她们患卵巢癌的风险。这项研究成果将刊登在2月15日出版的美国《癌症》杂志上。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不同电镜分型的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CA)的免疫应答状态的异同。方法:将随机抽取的50例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的活检组织按照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形态学特征分为尖锐型湿疣、结节型湿疣和内生型湿疣三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研究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于不同电镜分型CA中的表达。结果:结节型湿疣的CD4^+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尖锐型湿疣,内生型湿疣介于二者之间。结论:CD4^+/CD8^+比值在不同类型CA中的表达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节型湿疣免疫应答状态异常,预示三种电镜分型的尖锐湿疣转归不同。CD4^+/CD8^+比值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0.
《生命世界》2010,(6):4-4
女性虽然在看地图方面不如男性,然而,一项研究显示,女性更擅长借助地标记住所走路线,认路能力比男性强。研究人员选取墨西哥一个村庄的村民参加采蘑菇实验,结果显示,在采集过程中,男性走得更远,能量消耗比女性平均多70%;女性则经常停下,似乎知道应该到哪里采蘑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