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8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155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3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9 毫秒
61.
黄山贝母和天目贝母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首次报道了产于江西的黄山贝母(F.huangshanensis Y. K. Yanget C. J. Wu)和浙江的天目贝母(F. monantha Migo)的核型:前者为2n=24=2m 2sm 6st(4sc) 14t;后者为2n=24=2m 2sm 6st(4sc) 14t(2sc)。此外,与国内报道的其它贝母属植物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62.
蓝光诱导的苋红素合成—隐花色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光对尾穗苋黄化苗苋红素的合成有明显的诱导效应.不同苗龄的幼苗对蓝光的敏感性不同:萌发22小时起开始合成苋红素,42小时达到高峰,92小时后趋向消失.苋红素合成带后期为3—4小时,蓝光诱导18小时后色素积累进入饱和期.吸收蓝光的隐花色素和吸收红光的光敏色素有协同调节作用.红光预处理能增强其后的光诱导效应,蓝光预处理抑制种子的萌发.隐花色素可能是黄素类物质.  相似文献   
63.
小麦芽经过匀浆、沉淀、高速及超速离心、透析以及DE_(52)离子交换层析等步骤,纯化小麦芽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用α-鹅膏蕈碱抑制试验,证明得到RNA聚合酶Ⅱ。用此聚合酶Ⅱ组建的体外转录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绒毛烟斑驳病毒的拟病毒和卫星RNA(黄瓜花叶病毒相关RNA_3)都不能利用该体系进行转录,类病毒PSTV可进行转录,但转录效率明显低于小牛胸腺DNA;α-鹅膏簟碱可抑制类病毒的转录。绒毛烟斑驳病毒拟病毒和卫星RNA都不能被转录,表明他们的复制方法与类病毒不同。  相似文献   
64.
 此项研究工作于1986年5—9月植物生长季节内,在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进行。用钴纸法测定了矮嵩草等10种植物的蒸腾强度、垂穗披碱草等3种植物的蒸腾日进程和不同植被覆盖地段的蒸腾—蒸发量,在测定时记录了气温、湿度等有关气象资料,以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矮嵩草等10种植物的蒸腾强度随植物种和所处的物候期而变化,植物生长早期蒸腾强度较低,进入生殖阶段,蒸腾强度明显提高。2.垂穗披碱草等3种植物蒸腾强度日进程呈明显的单峰型曲线,在中午或午后出现峰值,没有午休现象。这同气孔一直开着有关,是矮嵩草草甸植物蒸腾的特征之一。 3.不同植被覆盖地段的蒸腾—蒸发表明,有植被覆盖的地段的蒸腾—蒸发量较裸地的蒸发量为高。  相似文献   
65.
旋扭山绿豆快生型根瘤菌高度抗碱及共生固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德球 《微生物学报》1989,29(5):354-359
从旋扭山绿豆根瘤中分离得到快生型根瘤菌。该菌株的时/代为3.85h,高度抗碱,略耐盐;能利用供试的所有双糖和单糖,在BTB反应中培养基由乳黄色变黄色;不产生3-酮基乳糖,表明井非根癌农杆菌。快生型菌株抗原性比慢生型菌株强,共生效应的固氮酶活性比慢生型菌株差。  相似文献   
66.
论隐翅幽蚊属(Chironomaptera Ping)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俊峰 《古生物学报》1989,28(3):344-358,001,T002
隐翅幽蚊属(Chironomaptera Ping)在我国、蒙古和苏联非海相沉积地层中陆续有所发现(林启彬,1976,1980,1982;洪友崇等,1976;洪友崇,1982,1984;1977,1980,1985),是我国“热河动物群”中常见的重要的昆虫化石之一,个体数量  相似文献   
67.
黄山和九华山产草芍药的核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安徽黄山和九华山产草芍药Paeonia obovata Maxim.的校型,两个居群植物的核型均为k(2n)=2x=10=6m+2sm+2st, 未见随体。它们的最长和最短染色体的比值均为1.47;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的百分比均为0.2,属Stebbins的2A核型。这说明草芍药种内不同居群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都是极其稳定的,而且和芍药属Paeonia内已报道的其它种的染色体数目一致。  相似文献   
68.
茶Biao子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69.
微孔草油中脂肪酸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孔草[Microula sikkimensis(Clarke)Hemsl.]种子含油45%,其油中含有γ-亚麻酸,(顺式-6,9,12-十八碳三烯酸)8.1%。通过硝酸银硅胶柱层析和高压液相色谱分离,采用高碘酸钠、高锰酸钾氧化裂解的方法和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气相色谱分析,质谱分析,对油中的γ-亚麻酸,顺式-6,9,12,15-十八碳四烯酸,顺式-11-廿碳烯酸,顺式-13-廿二碳烯酸,顺式-15-廿四碳烯酸进行了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70.
清香桂碱D和矮陀陀胺碱A,B的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从国产清香桂(Sarcococca ruscifolta)和金丝矮陀陀(Pachysandra axillaria)植物中分得的三个胺碱型新甾体生物碱清香桂碱 D 和矮陀陀胺碱 A、B 的化学结构,并首次归属了它们的~(13)C NMR 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