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2013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精河县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察中,采集到麻蜥属(Eremias)标本20余号,经鉴定其中4号为虫纹麻蜥(E.vermiculata),为该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北地区的首次发现,增加了其在国内的分布点。此发现能为研究虫纹麻蜥的地理分布和生物地理格局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2.
基于特定遗传机制而发生的生物演化过程是生命本质所在,是一个能引起争论和激励思维的研究领域。我国帽天山页岩动物群保存的“中间环节”化石不仅为揭示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等重大生物类群起源和早期演化之谜提供可供追溯的实证,而且可能成为探索基因调控机制演化与形态发生的模型动物。生物发育调控基因及其调控机制的变化是导致形态变异的根本原因。因此新的研究领域——演化发育生物学的产生使地质学和生物学联合研究动物起源和演化机制以及某些调控基因的起源和演化成为可能。本研究依据古生物学新的化石发现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最新提出的关于节肢动物头、眼柄、前附肢的原型及其演化模式,分析其对演化发育生物学的影响和启示,并尝试为发育生物学提出新的前瞻性研究课题。因此,早期节肢动物化石的研究不仅将古生物学、演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融为一体,而且为发育生物学基因层面研究和古生物学演化层面研究的融合找到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3.
新疆乌恰县西部斯木哈纳边境口岸北侧边境线附近含Zdimir腕足动物群的中厚层灰黑色生物碎屑灰岩一直被视为中泥盆统托格买提组。作为一个岩石地层单位,托格买提组的含义应该是分布在托格买提东一带及阿赖山东部以片岩、千枚岩、石英砂岩或以厚层灰岩为主、含腕足动物Stringocephalus,Bornhardtina和珊瑚Temnophyllum,Neospongophyllum等化石群的地层,主体时代为Givetian期。斯木哈纳边境口岸北侧边境线附近中厚层灰黑色生物碎屑灰岩与托格买提组的岩性差异较大,应另建新组名。对Zdimir动物群详细研究后证实,这套地层的时代大致为早泥盆世晚期(Emsian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