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河北磁县九龙口是我国东部地区一个比较重要的中中新世化石地点,该地点出土的爪兽化石的分类地位一直未能确定。近年来的系统发育分析和通古尔地区新材料的研究显示,九龙口的爪兽应当是Chalicotherium属内一个未定名的新种,本文将之命名为C.hebeiense sp.now.。该种以下颌粗壮、下颌联合的后缘在p4-m1之间、下颌支深、前臼齿列短、P3中谷封闭、p4下内尖发育且孤立、下臼齿的下三角座U型及下后附尖弱等特征为鉴定依据。柴达木盆地曾经发现过的一段下颌残段(IVPPV 12531)也可暂时归入此种。  相似文献   
92.
陈少坤 《化石》2008,(2):16-19
有篇寓言是这样的:某人用老虎的皮和木头做了一个架子,就像今天的标本,他把它放到野外。第一天,他抓到了一头吓得发抖的野猪,他很高兴。第二天,他又抓了一只鹿,他又很高兴,准备依靠这种手段发大财。第三天,田野里来了一个形状像马的庞然大物,他准备故伎重演,这时,有见多识广之人对他说,这叫花班,比老虎还厉害;劝他不要去了,但他认为是别人妒忌他,就又去了。结果那庞然大物看到老虎,不但不怕,反而径自冲将过来,踏平了假老虎,  相似文献   
93.
记述了在广东南雄盆地中古新世地层中发现的岭南(犭亚)兽一新种——进步岭南(犭亚)兽(Linnania progressus sp.nov.)。新种比属型种罗佛(犭亚)兽(L.lofoensis)下臼齿下前尖退化、跟座增长。  相似文献   
94.
山西天镇的蹄兔化石被定为Postschizotheriumintermedium。这是该属目前所知最好的一批材料,使我们对该属头骨、下颌和牙齿的特征有了更多、更确切的了解。该属头骨吻部拉长变宽,门齿间有长的齿隙;头骨和下颌骨具多个凹陷;上臼齿单面高冠,白垩质发育。这些特征足以把它和所有其他相近的属区别开来。后裂爪兽属似有明显的雌、雄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个体大小和门齿的形态及粗壮程度上。天镇产后裂爪兽化石地层的地质时代,根据蹄兔化石的进化水平和整个动物群性质判断,比泥河湾典型层位要早,可能应在1。8Ma~2.6Ma之间。  相似文献   
95.
一株瘤胃源乳酸利用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体外代谢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黎明  毛胜勇  苏勇  朱伟云 《微生物学报》2008,48(12):1571-1577
【目的】从饲喂高精料的本地山羊瘤胃内分离到一株利用乳酸并能产生大量丙酸的菌株L9,并进一步研究了该菌在调控瘤胃微生物发酵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厌氧培养技术,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结果】该菌株被鉴定为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Selenomonas ruminantium)。该菌株体外代谢特性研究表明,L9可利用乳酸作为唯一碳源,该菌在24h内可对90mmol/L的乳酸完全降解。体外摸拟瘤胃急性酸中毒的发酵试验结果表明,以淀粉为底物时,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菌株L9可显著降低瘤胃微生物体外培养体系中乳酸浓度,提高pH值,提高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丙酸浓度,并显著降低乙酸与丙酸的浓度比(P〈0.05)。【结论】结果显示,菌株L9是一株可代谢乳酸,促进丙酸生成,提高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有益瘤胃细菌。  相似文献   
96.
大熊猫在国内外已有60多年的饲养历史,但有繁殖能力的种公兽很少,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通过良好的培育和饲养管理,成功培育出4只有自然交配能力的公兽,其中2只是在约1岁龄时从野外抢救回来进行人工饲养,另外2只是在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出生,1991-2000年,通过自然交配方式已使11只雌性大熊猫受孕产仔28胎44仔,科学的饲养管理,营养供给培驯方法是大熊猫种公兽培育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7.
记述了新疆锅底坑组的两件水龙兽标本 ,其中产自吉木萨尔县的一件层位最低 ,被鉴定为杨氏水龙兽相似种 (Lystrosauruscf.L .youngi)。在支序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了中国与南非的水龙兽 ,认为两地的水龙兽大多数分别构成单系类群。总结了中国新疆水龙兽在锅底坑组和韭菜园组下部出现的层位 ,并讨论了以水龙兽来确定陆相二叠 -三叠系界线。  相似文献   
98.
记述了始巨鳄亚目的一个新属新种祁连双列齿兽(Biseridensqilianicus)。标本产自甘肃玉门大山口上二叠统的西大沟组。Biseridens以中等大小的头骨,短的眶前区,粗大的顶骨结节和大的顶孔,形态独特的颊齿和双排齿列,有别于体型硕大,肉食习性的Eotitanosuchus。动物群的分析表明,大山口低等四足类动物群与俄罗斯上二叠统卡赞阶Ⅱ带的脊椎动物组合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
记述了恐头兽类一新属种利齿狭头兽(Stenocybusacidentatusgenetspnov)。它以高而窄的头骨,轻巧的结构,大的眼孔,小的颞孔,三角形的上颌骨有别于所有已知的恐头兽类。它的门齿结构,及出现在头骨顶面容纳下颌收肌的凹陷显示了与安泰龙科(Anteosauridae)之间的密切关系。但其狭窄的头骨,大而侧扁的犬齿,及较为长大、侧扁、具边缘锯齿的犬齿后齿表明它代表一个新科,而且是恐头兽类中最为原始的科。  相似文献   
100.
安徽潜山古新世一种似钝脚目的哺乳类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本文记述了在安徽潜山盆地中古新世望虎墩组下部发现的一块具完整颊齿的头骨化石,并据此建立了—新科——丰齿兽科 (Plethorodontidae fam. nov.).包括—新属新种—潜山丰齿兽 (Plethorodon chienshanensis gen. et sp. nov.).根据上颊齿特点,笔者认为它与翼齿兽比较接近,因而暂被放入钝脚目.文中还对这两类动物的有关分类阶元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