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浊度的上升是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中沉水植物消失、由草向藻发生稳态转换的根本原因。研究利用长江中下游浅水湖群区域数据对藻类浊度(TurbAlg)和非藻类浊度(TurbNonAlg)及其对总浊度(TurbTot)的贡献率(TurbAlg%,TurbNonAlg%)进行了推算。结果显示,在该区域非藻类浊度绝对值及其贡献率均普遍高于藻类浊度;TurbAlg主要受限于总磷(TP),而TurbNonAlg受水深(ZM)、TP和沉水植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TurbAlg和TurbNonAlg呈现出随着TP浓度的升高而持续上升的趋势,表明尽管稳态转换存在特定的阈值,但整个富营养化过程中均需加强对营养物浓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92.
王松  陈红  刘清  许江娟  张国  王在照 《生态科学》2018,37(2):114-123
为了探究陕西西安汉城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与水体营养化水平关系, 于2015 年的3、6、9 和12 月份对汉城湖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 运用丰度、生物量、E/O 指数、QB/T 指数、E 指数、S 指数、多样性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SI)评价水体营养化程度, 应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分析了环境因子与浮游动物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共检测出浮游动物21 属28 种, 其中原生动物3 种, 轮虫21 种, 枝角类2 种, 桡足类2 种, 浮游动物丰度为17-48 个·L-1,生物量为0.012-0.058 mg·L-1, 优势种有20 种; 丰度和生物量显示水体处于贫营养状态, E/O 指数、QB/T 指数、肥度指数(E)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SI)均显示水体为富营养型, 污生指数(S)和多样性指数显示水体为中营养型, 综合结果表明, 汉城湖整体处于中-富营养水平; 水温、总氮、溶解氧、叶绿素a 和透明度是影响汉城湖浮游动物种群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3.
典型养殖湖泊大通湖软体动物的时空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于 2008 年 12 月至 2009 年 10 月按季度对大通湖水质及软体动物资源监测, 并通过纵向比较, 探讨了集约化养殖对大通湖水域环境及软体动物群落的影响, 以期为其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 大通湖水质全年呈碱性 (8.62 0.07), 具有较高的还原性 (-88.40 9.10) mv, 属富营养水体。软体动物共计 5 科 15 种, 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和圆顶珠蚌(Unio doug lasiae)是主要优势种。软体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 时间上呈现由春夏季到秋冬季逐渐升高的趋势, 空间上整体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的趋势。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氧化还原电位、pH、溶氧、水深、电导率和水温与大通湖软体动物时空变化的关系最显著。与 1960 年相比, 大通湖水体碱性显著增强 (7.0-7.5 vs 8.4-8.8), 电导率增加了 9 倍 (0.25-0.27 vs 2.17-2.56 mS/cm), 环境类型由氧化型转变为还原型。湖区喜好水草 (白旋螺、光亮隔扁螺、萝卜螺) 与流水生境 (德氏狭口螺、湖沼股蛤、橄榄蛏蚌) 的物种消失, 软体动物优势种群呈现由双壳类向腹足类演替的特征。生境破坏和过度捕捞是大通湖软体动物资源面临的最大威胁, 也是湖区渔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4.
大通河流域共有野生种子植物77科、368属、1 154种。分别占本区所属的青藏高原植物亚区唐古特地区总科数的8556%、总属数的7244%、总种数的5050%。区系特征如下:(1)本区是唐古特地区一个值得提倡大力保护的植物模式标本的集中产地,种类相对较丰富。(2)属的分析表明,本区属于以北温带成分,特别是欧亚大陆温、寒地带典型成分为优势的,兼具温性、寒温和高寒类型的温带区系性质。(3)区系具有年轻和衍生的性质。具体表现在木本类型较少,多年生草本多,缺乏古老的和原始的类群,一些中国特有属种为衍生类群。(4)作为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和过渡区系,本区系在受到我国华北区系和西南高山区系的双重影响的同时,保持了其高原、高山类型的区系性质。(5)为我国黄土高原植物区系向青藏高原植物区系过渡的代表区系之一。本文的分析表明,在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分区中,本区属于青藏高原植物亚区中的唐古特地区。  相似文献   
95.
退田还湖对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总结围湖造田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就退田还湖工程对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获得了退田还湖能扩大洞庭湖的蓄洪能力、改善湖泊局地气候和水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指出了移民集中建镇安置可能带来的水质污染风险,并提出了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6.
达乌尔保护区管理人员只有两口子,一辆摩托车,一条狗,一间会议室,墙上挂满了环保宣传画,大都是孩子们的作品。资料柜装得满满的。这么大的保护区是怎么管理的昵?他指了指插在路上的两个牌子,一个上面画着保护区的标志。另一个是禁猎告示牌。我们在保护区考察了十几天,没发现一例违规事件。  相似文献   
97.
本文对北极阿拉斯加西北部埃尔松Xi湖及其入湖河口表层沉物中的现代有孔虫进行了初步探讨。共性孔虫6属9种,它们均为底栖有孔虫,属广盐性浅水种和冷水种,经常出现在北极,亚北极浅水陆架中,根据现代有孔虫的地理分布,可划分为2个有孔虫动物群:1.出Elpidium excavatum alba为主的有孔虫群,该群栖息在盐度较高的ElsonXi湖;2.以Elphidiumnorbiculare为主的有孔虫群  相似文献   
98.
1995年,在我国云南省路南县发现了根结线虫的一种未见报道的酯酶谱带类型,分别为0.47和0.59,与以往报道的爪哇根结线虫酯酶谱带类型J3相比缺少 Rf 值为0.55的谱带;结合形态特征和鉴别寄主试验结果,将这种根结线虫鉴定为爪哇根结线虫,将其酯酶谱带类型称为J2型。讨论了爪哇根结线虫是否有种下分类的可能。  相似文献   
99.
关于湖蛭属及其一新种的记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潼 《水生生物学报》1987,11(3):268-273
我国原有鱼蛭科湖蛭属两种,其中中华湖蛭广泛分布华中地区,严重危害鲤、鲫鱼。据对安徽巢湖的调查,鲤鱼的感染率较鲫鱼高,大个体的感染率又较小个体的高。此蛭每年4月上旬开始离开鱼体到湖底繁殖,12月下旬新生幼体开始侵袭鱼体。哲罗湖蛭则仅限于黑龙江流域。1964年在青岛附近的黄海以及1975年在秦皇岛附近的渤海从两种硬骨鱼体上共得到4条属同一种的大型湖蛭,经鉴定为冈湖蛭Limnotrachelobdella okae,这是该种在我国首次记载。1985年在厦门附近的南海从赤点石斑鱼鳍上得到两条同属一种的小型湖蛭,被定为新种福建湖蛭(Limnotrachelobdella fujianensis sp.nov.)。本文给予此一新记录和一新种以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0.
于超  郝燚  倪义  刘琛  刘瑶  周纯 《动物学杂志》2022,57(2):219-224
水鸟的迁徙停歇是其生活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过程.迁徙停歇地的水文因子和人为活动的变化直接影响水鸟对迁徙停歇地的持续利用.本文统计了 2015至2020年吉林长岭龙凤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迁徙季节的停歇种群数量和停歇期,并记录东方白鹳停歇地的水位和人为干扰类型,利用相关分析、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