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濒危植物毛茛泽泻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植物名称长呼毛莫泽泻(Itajl‘’‘lsi’la——tlJ171)。2材料类别带芽的茎段。3塔夫条件(1)生长培养基为MS+BA2mg/L(单位下同)+NAA0.2或MS+BAI+NAA0.2。(2)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OI。每升培养基中均加3%蔗糖。每日光照14h,光照度1500IX。培养室温度27C。4生长与分化情况将带腋芽的茎段接种于生长培养基上培养15d时,腋芽开始萌动。培养1个月时,芽已长出2~3片叶。根据生长情况看,以BAI和NAA0.2的培养基效果较好,而在BA2和NAA队2的培养基匕,芽的生长速度较慢。培养45d,小芽已长至1.5cm左右,有4…  相似文献   
2.
条斑病是水稻(Oryza sativa)中的常见病害, 已经对我国粮食的高产稳产造成严重威胁。以典型籼稻台中本地1号与粳稻春江06的杂交F1代花药培养双单倍体群体(DH)为材料, 用Xoc BLS256进行人工接菌, 对双亲及群体各株系的病斑长度进行测量和量化分析; 同时利用该群体业已构建的加密遗传图谱对病斑表型数据进行QTL作图分析。结果在水稻第2、4、5和8号染色体上共检测到4个效应值能区分开的QTL。对2号与5号染色体上2个较大的QTL区间内抗条斑病相关基因进行了表达分析, 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在处理前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表达差异, 暗示这些基因可能是响应春江06与台中本地1号条斑病抗性差异的目标基因。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克隆水稻条斑病抗性QTL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于超  郝燚  倪义  刘琛  刘瑶  周纯 《动物学杂志》2022,57(2):219-224
水鸟的迁徙停歇是其生活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过程.迁徙停歇地的水文因子和人为活动的变化直接影响水鸟对迁徙停歇地的持续利用.本文统计了 2015至2020年吉林长岭龙凤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迁徙季节的停歇种群数量和停歇期,并记录东方白鹳停歇地的水位和人为干扰类型,利用相关分析、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周纯  焦然  胡萍  林晗  胡娟  徐娜  吴先美  饶玉春 《植物学报》1983,54(5):606-619
衰老是植物发育末期自主发生且不可逆的适应性反应, 叶片早衰相关分子机制研究对水稻(Oryza sativa)遗传改良以及抗衰老品种培育有重要意义。LS-es1是通过EMS诱变粳稻品种TP309获得的稳定遗传的早衰突变体。对LS-es1及其野生型的表型观察和生理生化分析表明, LS-es1叶片中积累了大量活性氧且细胞死亡更多, 同时LS-es1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均显著下降, 这也验证了LS-es1早衰的特征。对LS-es1及其野生型幼苗进行外源激素处理, 结果表明LS-es1对水杨酸(SA)、脱落酸(ABA)和茉莉酸甲酯(MeJA)更敏感。用图位克隆方法将LS-es1基因定位在水稻第7号染色体长臂46.2 kb区间内, 该区间共包括8个开放阅读框(ORF)。对该区间内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发现Os07g0275300Os07g0276000两个候选功能基因与早衰途径相关, 并且这2个基因的表达量在野生型和突变体中差异较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克隆LS-es1基因并深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碳包铁纳米粒子作为磁性靶向药物载体的物理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种全新的磁靶向纳米药物载体——用直流碳弧法制备的碳包铁纳米粒子,它具有独特的纳米结构,在石墨碳层中完全包裹进铁纳米颗粒,实现在纳米碳包围中的纳米磁性粒子分散状态,其中的纳米碳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化疗药物吸附量,达到每毫克吸附160μg的表阿霉素。铁纳米粒子磁场强,靶向效果好,有较佳的磁靶向发热效应,在动物病灶局部放置0.1g碳包铁纳米粒子将能使发热温度平均升到52℃;而将碳包铁纳米粒子均匀与猪肝混合也有明显的产热效果:含量0.4%碳包铁纳米粒子的一组猪肝能将温度升到42℃,而含量0.6%碳包铁纳米粒子的一组猪肝能将温度升到48℃。X射线衍射表明借助于碳的包裹,碳包铁纳米粒子有好的抗氧化性和稳定性。碳包铁纳米粒子有可能作为一种全新的磁性靶向药物载体用于癌症治疗。  相似文献   
6.
浮游细菌胞外碱性磷酸酶在湖泊磷循环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但其与生物可利用性磷和颗粒态有机质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研究以从太湖沉积物分离的3 株解有机磷细菌(OPB)和东湖水中OPB菌群为实验对象, 以蓝藻干物质为颗粒态有机质, 系统分析了模拟条件下OPB 的数量、不同大小颗粒所表现的胞外碱性磷酸酶活性(APA)与不同形态磷的浓度及其相互关系。从总体上讲, APA 与OPB 数量显著正相关, 且明显反比于溶解反应性磷(SRP)浓度, 在模拟实验过程中, 不同菌株(群)所对应的SRP 浓度均显著不同, 故其解磷能力各异。从绝对活性及其在总活性中所占的比例来看, 各处理间小颗粒(0.22—3.0 μm)APA亦明显不同, 而大颗粒(>3.0 μm)APA和溶解态(8 CFU/mL), SRP 浓度逐渐增加。实验后期(20—33 d)细菌数量大幅度减少, 且伴随SRP 和溶解态有机磷浓度的显著升高。因此, 在缺磷且富含颗粒态有机质的条件下, OPB 将产生胞外碱性磷酸酶, 分解有机磷, 进而满足其大量生长的需要, 同时有效改变溶解态磷的形态与生物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7.
衰老是植物发育末期自主发生且不可逆的适应性反应, 叶片早衰相关分子机制研究对水稻(Oryza sativa)遗传改良以及抗衰老品种培育有重要意义。LS-es1是通过EMS诱变粳稻品种TP309获得的稳定遗传的早衰突变体。对LS-es1及其野生型的表型观察和生理生化分析表明, LS-es1叶片中积累了大量活性氧且细胞死亡更多, 同时LS-es1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均显著下降, 这也验证了LS-es1早衰的特征。对LS-es1及其野生型幼苗进行外源激素处理, 结果表明LS-es1对水杨酸(SA)、脱落酸(ABA)和茉莉酸甲酯(MeJA)更敏感。用图位克隆方法将LS-es1基因定位在水稻第7号染色体长臂46.2 kb区间内, 该区间共包括8个开放阅读框(ORF)。对该区间内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发现Os07g0275300Os07g0276000两个候选功能基因与早衰途径相关, 并且这2个基因的表达量在野生型和突变体中差异较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克隆LS-es1基因并深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烟草幼苗对弱光胁迫反应的分子机制,以'云烟87'为材料,构建全光照和弱光处理条件下大十字期烟苗cDNA文库,利用Illumina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借助RNA-seq技术共筛选到2 956个DEGs,其中弱光相对于全光照表达上调的DEGs有691个,表达下调的DEGs为2 265个;通过GO功能分类和KEGG富集分析,将差异基因划分为30个功能类别和113个代谢途径,包括代谢进程、碳水化合物结合、核酸结合转录因子活性、水解酶活性、转录因子活性、催化活性、内质网蛋白质加工、植物-病原体互作、苯丙烷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胁迫反应、激素信号转导以及光合作用等.本研究将为揭示烟草对弱光胁迫反应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