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超临界CO2萃取去除蛋黄粉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对去除蛋白黄粉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进行了研究,市购鲜鸡蛋去壳、分别收集湿蛋白和蛋黄,在45℃下分别真空干燥,得蛋白粉和蛋黄粉,取蛋黄粉装入高压釜中,进行超临界CO2循环萃取,通过正交试验得最佳工艺条件是:A萃取压力为31.5MPa,B萃取温度40℃,C被萃取蛋黄粉重300g,D萃取时间3h,所得蛋黄粉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中性脂的残留量质量分数仅为0.019%,与不含此类旨质的蛋白粉混合,制成几乎不含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高级绿色保健营养食品--鸡蛋粉。  相似文献   
72.
潮间带海藻光合作用总是处于水生(高潮时)与气生(低潮时)两种连续变化的环境状态下进行.对汕头沿岸常见的潮间带海藻石莼(Ulva lactuca L.)在水生和气生不同状态下光合作用对无机碳的响应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水生状态下,现有海水中溶解性无机碳浓度能充分饱和(10 ℃和20 ℃时)或接近饱和(30 ℃时)石莼的光合作用;而在气生状态下,石莼光合作用受大气CO2浓度的限制,且这种限制作用在较高温度(20-30 ℃)下比在低温(10 ℃)下更严重.在10 ℃和20 ℃时,石莼在气生状态下比在水生状态下具有更高的碳饱和最大光合速率;而在30 ℃时,石莼在这两种状态下的碳饱和光合速率相似.石莼光合作用的Km (CO2)值在气生状态下比在水生状态下高;而在气生状态下石莼对CO2的表观光合导度远小于其在水生状态下的值.认为大气CO2浓度升高将通过促进石莼在气生状态下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其初级生产力.  相似文献   
73.
CO2倍增条件下长白赤松幼苗土壤CO2廓线的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定在土壤中的气井系统 ,监测土壤剖面的CO2 动态及其与长白赤松 (Pinussylvestrisvar.sylvestriformis(Takenouchi)ChengetC .D .Chu)幼苗根系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验研究共设 4种CO2 处理 ,分别是环境CO2 浓度 ,无苗 ;CO2 为 70 0 μmol/mol,无苗 ;环境CO2 浓度 ,有苗 ;CO2 为 70 0 μmol/mol,有苗。通过对土壤剖面CO2 气体的同步采集与分析表明 :土壤CO2 廓线与幼苗根系的生物活性密切相关。在土壤表面及壤土和沙土的边界层中 ,根系分布密集 ,根系的呼吸作用对那两个土层CO2 贡献大 ;随着幼苗的季节生长 ,与环境CO2 浓度比较 ,CO2 倍增将导致土壤剖面上CO2 浓度最大区域由表面向壤土和沙土边界层的转移。本文采用的气井系统提供了一种对土壤无破坏、经济、简单并且能够用于监测幼苗地下过程的廓线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4.
狼尾草花粉最耐贮藏,玉米花粉次之,水稻花粉最易失活。含2×10  相似文献   
75.
76.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9):1803-1804
新华网消息:据《自然》杂志5月28日报道。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在人体中平衡酸碱度的重碳酸盐。可被癌变组织分解成二氧化碳,从而使癌变部位的酸度比周围部位高。研究人员说。重碳酸盐的这一特性可用来帮助检测癌症。  相似文献   
77.
《生物磁学》2008,(9):1803-1804
新华网消息:据《自然》杂志5月28日报道。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在人体中平衡酸碱度的重碳酸盐。可被癌变组织分解成二氧化碳,从而使癌变部位的酸度比周围部位高。研究人员说。重碳酸盐的这一特性可用来帮助检测癌症。  相似文献   
78.
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是测定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或其所处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常用仪器。测定过程中的气流通过分析仪时,需要一定的平衡时间才能得到一个稳定的读数,要想测出只有几十毫升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非常困难。为此,我们参照Qop等人[‘]的方法,对测定  相似文献   
79.
 本文采样分析了承德市油松年轮中δ13C值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变化,用以揭示我国北方大气CO2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承德市油松年轮中的δ13C值自1810年以来平均下降了0.839‰,下降范围0.682‰~1.120‰,指示了大气CO2浓度逐渐升高的特点。δ13C值与历史时期全球大气CO2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 –0.5609,P<0.01)。应用树木年轮δ13C值与大气CO2浓度之间的关系式,推测出我国北方大气CO2浓度从工业革命以前的约278.4μmol·mol-1上升到目前的340μmol·mol-1。从而为我国的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CO2浓度历史变迁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80.
研究了包括旅游,宗教活动及工厂废气等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对亚热带森林大气CO2浓度及两种木本植物荷木和马尾松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人类不同形式的活动不但影响了CO2日进程变化,而且使CO2的垂直分布发生了改变,与对照相比,人类活动引起森林大气(5~15m)CO2上升了4~11μl.L^-1马尾松和荷木叶片的可溶性糖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随人类活动的加强而下降,其下降趋势与CO2上升趋势基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