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测定了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podopteralitura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中山大学分离株基因组DNAXbaI4.0kb片段全序列 ,该片段包括一个锌指蛋白基因及三个区域的DNA重复序列 (SR1、SR2、SR3)。该锌指蛋白基因读码框为 2 196个核苷酸 ,编码 73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分子量为 83 .0 9kD ,该蛋白的等电点为 4.6 1。在其 5′非编码区内有一个杆状病毒早期启动子基序GAGT及一个TATA盒 ,在其终止密码的下游有 5个真核生物转录mRNA时poly(A)加尾信号AATAAA。在 2 2 3~ 2 41氨基酸残基之间有一个锌指蛋白基序 ,这一基序属于锌指蛋白基序中的C3HC4类 ,即环指 (Ringfinger)类基序。在 32 3~ 340氨基酸残基区域为一个核定位信号。该蛋白可能为一个高度折叠的蛋白质。在该片段中存在三个DNA重复序列区域 (SR1、SR2、SR3) ,其中SR1与SR3区域存在更大量的重复序列 ,SR1区域其中的一个重复序列长达 41bp ,SR1、SR3重复序列区域可能作为该病毒转录的增强子 ,或者作为DNA复制的起始点。  相似文献   
62.
克隆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基因组HindⅢ-H,J片段,其长度分别为10kb和6.7kb。通过对克隆片段末端测序,得到HaSNPV p40基因全序列。p40基因编码区全长966bp,预计可编码36.kD的多肽。HaSNPVp40基因核苷酸序列与HzSNPVp40基因有98%的相同性,这两种基因与BmNPVp40(GenBank-L33180)和AcMNPVgp41(GenBank-L22858)的在酸序列相似性43%左右,但四种蛋白对应于HzSNPVp40,HaSNPVp40的28-277氨基酸区域,同源性高达62%,并且存在一个保守的亲水性结构域,进一步将在基因组中相邻的Hind Ⅲ-H、J两片段用BamHⅠ、EcoRⅠ、HinⅢ、PstⅠ四种限制性切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3.
吴东  Just  M.Vlak 《Virologica Sinica》2001,16(4):330-337
杆状病毒ODV-E66蛋白是包涵体来源病毒(occlusion-derived virus,ODV)囊膜的结构蛋白,ODV囊膜对ODV的稳定性和感染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报道了HaSNPV odv-e66基因及其邻近区域共4237bp的核苷酸序列及其分析结果。HaSNPV的odv-e66基因编码区全长2019bp,推测编码一个由67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分子量为74.5kD的蛋白质。在起始密码子ATG上游具有杆状病毒晚期转录起始信号ATAAG。与其他杆状病毒ODV-E66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显示HaSNPV ODV-E66蛋白具有多个保守区域,包括N末端的强疏水功能区、序列中部的一个可能的核定位信号RKIW,两个Leu-xipper以及5个跨膜区。odv-e66基因上游的两个ORF分别与AcMNPV的orf108和orf109具有同源性,下游的ORF与LsNPV的p13基因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64.
杆状病毒的命名一般为宿主拉丁文名 病毒属名 ,病毒的中文名称亦遵循这一规则 ,由病毒宿主名加病毒名构成[1] 。HelicoverpaarmigeraNucleopolyhedrovirus由病毒宿主拉丁文名Helicoverpaarmigera和杆状病毒核多角体病毒属名构成。Helicoverpaarmigera原为Helithisarmigera ,近年来改为现名 ,中文译名一直为棉铃虫[2 ,3] 。棉铃虫为夜蛾科日夜犁亚科Helicove属的昆虫 ,种异名Bombyeobsolete ,英文俗名cottonb…  相似文献   
65.
对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single-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HaSNPV)基因组中EcoR I-N片段进行序列分析,获得了完整的解螺旋酶基因(hel),其开放阅读框大小为3762bp,编码一个分子量为146kD的蛋白质。在hel起始密码子ATG上游50位有强晚期启动子转录起始信号ATAAG,在-112位和-189位存在两个TATA box,但未发现早期转录信号CAGT。其在终止密码子下游第12位有一PolyA终止信号AATAAA。在其它真核或原解螺旋酶中存在的7个保守基元(Ⅰ、Ⅰa、Ⅱ、Ⅲ、Ⅳ、Ⅴ、Ⅵ),只有5个(Ⅰ、Ⅰa、Ⅱ、Ⅲ、Ⅳ)在杆状病毒中保守。同源性比较发现,HaSNPV解螺旋酶的氨基酸序列与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exigus MNPV,SeMNPV)的解螺旋酶具有最高的同源性(66%),与Xestia c-nigrum颗粒体病毒(XcGV)解螺旋酶的同源性最低(43%)。HaSNPV解螺旋酶基因是第一个报道的单粒包埋核多角体病毒的解螺旋酶基因。  相似文献   
66.
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多核角体病毒在棉铃虫体内的增殖方式,在中肠细胞内增殖的核衣极少被囊膜包围,也很少形成多角体。它们能大量地释放到体腔,迅速感染其他敏感组织,在其他敏感组织内增殖的核壳大部分被囊膜包围形成病毒粒子,且随机包涵体多角体中形成核多角体。  相似文献   
67.
银纹夜蛾幼虫 (Argyrogrammaagnata)对松毛虫CPV(DpCPV)十分敏感 ,本文对两种不同的宿主增殖松毛虫CPV作了比较 ,电镜证实用替代宿主增殖的DpCPV与原毒株多角体 (CPB)和病毒粒子的形态完全一致。 3 %PAGE分析二者的RNA图谱基本一致 ,有大小相同的 2 .98× 10 6- 0 .6 6× 10 6道尔顿的 10条带 ,用它增殖的DpCPV(Aa DpCPV)对松毛虫有相当的毒力 ,每头 3龄幼虫病毒产量平均为 2 .5× 10 8CPB。  相似文献   
68.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DNA诱导同源昆虫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现野生型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SpltNPV)DNA转染SL-1细胞能诱导细胞凋亡.SpltNPV-DNA转染其同源细胞系斜纹夜蛾核SL-1细胞6 h后,光镜下即可见细胞膜表面突出或形成小泡,细胞碎裂成凋亡小体,18 h后,细胞100%碎裂成凋亡小体.DAPI荧光染色显示感染细胞核渐呈半月形,直至碎裂被凋亡小体包裹.被转染的SL-1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典型梯形谱带.野生型SpltNPV病毒粒子感染的SL-1细胞既无多角体的出现,也无凋亡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 DpwCPV)的增殖、纯化,获得一株单一类型的质型多角体病毒。提纯的病毒粒子经SDS热酚法抽提得到基因组dSRNA,使用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并回收纯化第九片段S9。S9 RNA双链经高温变性,逆转录合成cDNA双链。根据DpwCPV与BmCPV1的同源性设计引物,将S9进行PCR扩增后,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最终获得一个977bp的序列,其中包含一个963bp的开放阅读框(ORF)。推测DpwCPV S9基因编码一个320个氨基酸的蛋白,分子量约为35560。  相似文献   
70.
在随机引物建库的基础上,通过交叉设计引物及加单链DNA接头,应用RT-PCR技术克隆的家蚕质多角体病毒dsRNA片段Ⅳ的全长cDNA,并测定了它的全序列。该片段长3,262bp,含有一个完整的开放讯码框,编码一个长1,058氨基酸的成熟多肽。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与日本BmCPV片段Ⅳ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