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22篇
  免费   1265篇
  国内免费   5795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461篇
  2022年   511篇
  2021年   501篇
  2020年   575篇
  2019年   530篇
  2018年   396篇
  2017年   484篇
  2016年   523篇
  2015年   576篇
  2014年   952篇
  2013年   708篇
  2012年   835篇
  2011年   1002篇
  2010年   921篇
  2009年   1018篇
  2008年   1343篇
  2007年   968篇
  2006年   887篇
  2005年   906篇
  2004年   939篇
  2003年   866篇
  2002年   789篇
  2001年   728篇
  2000年   562篇
  1999年   575篇
  1998年   442篇
  1997年   435篇
  1996年   446篇
  1995年   371篇
  1994年   420篇
  1993年   343篇
  1992年   310篇
  1991年   308篇
  1990年   241篇
  1989年   258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94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猪血清为材料,通过磷酸乙醇胺—琼脂糖亲和层析,Sepharose 4B柱层析和Sephacryl—S300凝胶过滤,获得了猪C—反应蛋白的结晶。猪C—反应蛋白可与肺炎球菌壁C多糖发生特异的沉淀反应,这种结合是依赖钙离子的。EDTA和一些磷脂代谢产物如磷酸胆碱,磷酸乙醇胺等,能抑制猪C—反应蛋白与C多糖的结合。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猪C—反应蛋白表现出与人C—反应蛋白相同的行为,亚基是一条分子量为23.5kD的肽链,全分子的表观分子量为150kD。猪C—反应蛋白与兔抗人C—反应的蛋白的抗血清能发生免疫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22.
我们用改进了的寡聚核苷酸诱导突变法,将两个单一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引入人胰岛素前体B链与C链连接处附近,及C链与A铁连接处附近。用含U模板法将B链第30个残基密码子ACC改成ACG,从而引入MluⅠ位点。用修改了的缺口双链DNA突变法,将A链第4个残基密码于GAG改成CTG,引入了一个PstⅠ位点。突变效率的为17%-36%。这个突变体在人胰岛素前体结构及蛋白质折叠的研究中,将有利于更换不同的C-肽。  相似文献   
123.
124.
125.
“缺体回交法”选育普通小麦异代换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张学勇  李振声 《遗传学报》1989,16(6):420-429
利用从蓝单体自交分离得到的自花结实的4D缺体小麦(缺72180、缺天选15)作母本与3个不同的八倍体小偃麦(小偃784、小偃7631和小偃78829)杂交,再以缺体作为轮回亲本,从F_1或F_2开始连续回交1—2次,在回交中,缺体无论作父本或母本都得到了异代换系,并且发现:(1)在回交过程中,用缺体作母本比作父本更为有效;(2)F_1自交,在F_2群体中选择生长比较正常,染色体数比较少的植株回交,比F_1作母本直接回交效果更好。并对所得的异代换系的特征特性进行了初步的观察研究,发现中间偃麦草(Agropyron intermedium2n=42) 4E染色体(以下用4Ei表示)、长穗偃麦草(Agropyron clongatum 2n=70)的4E染色体(带蓝粒基因,以下用4Ee表示)和4F染色体(带毛叶基因,以下用4Fe表示)均能正常补偿小麦4D染色体。异代换系生长旺盛,育性正常。初步总结了缺体与八倍体小偃麦杂交,回交过程中异代换系的形成规律,证明了“缺体回交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八倍体小偃麦等人工合成的新物种,以选育普通小麦异代换系。  相似文献   
126.
从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植物抉叶花椒(Zanthoxylum stenophyllum Hemsl.)根皮中分到一种木脂体,通过MS、IR、UV、NMR、DEPT和双共振技术,确定其结构为(IR,2S,5R,6S)-2,6-Bis(3,4,5-trime-thoxyphenyl)-3,7-dioxan-bicyclo[3,3,0]Octane.即Yangambin。  相似文献   
127.
128.
0.5%NaCl抑制愈伤组织生长,处理后期(第21天和28天检测)24kD蛋白含量明显增加。1.0%,2.0%和3.0%NaCl处理的愈伤组织不生长,未检出24kD蛋白增加,但36~42kD蛋白大量增加,并且有随处理的盐浓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 在1.0%NaCl适应愈伤组织(简称S-1)中24kD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而36~42 kD蛋白含量下降到对照水平。~(35)S-Met体内标记表明,增加的24kD蛋白是新合成的。S-1回到无盐5代后,仍保持提高的耐盐性和24kD蛋白含量。24kD蛋白含量的增加不受甘露醇胁迫的诱导。初步离心分离的细胞亚组分表明,24kD蛋白主要位于胞质和细胞器膜。在烟草S-1细胞中也发现24kD蛋白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29.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技术分析了中国种植的24个不同大麦品种的种子醇溶贮藏蛋白质。首先,根据所获得的色谱图的相似性可以将供试品种分成10组,每组各有自己的共同特征色谱峰;其次,再依据各组内不同品种间色谱图的定性或定量上的差异可以将它们分别区别和鉴定;这表明大麦种子醇溶贮藏蛋白质的异质性较强,其组成随基因型的不同而有所变异。因此,应用RP-HPLC技术分析大麦种子醇溶贮藏蛋白质可以准确、快速地对大麦品种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30.
风疹病毒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