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国家种质多年生牧草圃是国家唯一的无性繁殖和多年生牧草保存圃,承担着牧草种质资源的保存和繁殖更新任务,挂靠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设在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农牧交错试验示范基  相似文献   
72.
药用观赏植物——贴梗海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别名铁脚梨、皱皮木瓜等,为蔷薇科多年生落叶灌木。株高2.3米,树皮褐色,平滑。枝外展,棕褐色。具明显的皮孔,有长刺。单叶互生或簇生,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边缘具密而细的锐锯齿。花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放,数朵簇生,萼筒钟状,花瓣深红、淡红、白色,梨果卵球形或长圆形,外皮光滑,黄色或黄绿色,种子多数。花期3-4月,  相似文献   
73.
利用芦头繁育丹参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叙述了丹参的生物学特性、药理作用、育苗技术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4.
旱地黄芪育苗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黄芪的形态特征、分布区域、药用价值,特别是黄芪的育苗及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期为北方旱地黄芪生产提供一项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75.
高寒山区草本植物的保护酶系统及其在低温生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研究了高寒山区几种草本植物在低温生长过程中植物叶中抗氧化酶、抗氧化物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变化及其作用。结果表明,耐寒性差、生长期短的一年生植物微孔草MDA含量较低,保护酶活力也较低。耐寒性强、生长期长的苜蓿、垂穗披碱草、草地早熟禾、无芒雀4种多年生植物MDA含量较高,保护酶活力和抗氧化物含量也较高。其生长季平均MDA含量分别比微孔草高2.27倍、1.64倍、2.07倍和1.55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分别比微孔草高16.7%、27.1%、46.2%和11.5%;地氧化氢酶(CAT)分别高51.5%、123.0%、25.3%和9.4%,类胡萝卜麦含量分别高126.5%、142.7%、138.4%和394.4%。当气温低于0℃后,微孔草死亡,完成生活史,以种子越冬,在生理上无明显抗冻特征。而此时多年生植物SOD活力趋于增强,仍能一定生长,至-5℃~10℃低温时地上部才枯死,其细胞具有较强的耐膜脂过氧化能力和抗氧化酶系统,对环境的快速反应可能是其在高寒山区低温生长的重要生理机理。  相似文献   
76.
多年生植物模式物种基因组研究的历史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木本植物有许多不同于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学家提出将木本植物 作为研究多年生植物的模式体系。杨属Populus树种由于研究基础较好且基因组较小,目前已 被广泛地接受作为多年生植物基因组研究的模式物种。随着杨属树种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 杨属树种在多年生植物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及一些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本 文综述了杨属树种基因组研究的历史、进展及将来的研究热点,旨在为我国多年生植物基因 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杨属树种开展的细胞 遗传学研究;(2)在分子水平上对杨属树种进行的基因组研究,内容包括遗传作图、基因组 测序、物理图谱构建、基因芯片及连锁不平衡分析;(3)杨属树种基因组信息在探讨一些基 础科学问题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77.
陕北黄土区陡坡地人工植被的土壤水分生态环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延平  邵明安  张兴昌 《生态学报》2008,28(8):3769-3778
通过定点土壤水分测定与对比分析,研究了陕北黄土区35~45°陡坡地人工植被的土壤水分亏缺状况、年际、年内动态变化规律、干燥化特征及其补偿恢复特征.结果表明:陡坡地多年生人工植被的土壤水分亏缺极为严重,贫水年0~10m土层贮水量仅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26.2%~42.0%,丰水年贮水量也仅占田间持水量的27.0%~43.3%;亏缺次序为:柠条>刺槐>苜蓿>侧柏>杨树>油松>荒坡>杏>枣>农地.年际间同一植被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主要发生在200cm以上土层内, 变异程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同一生长季,各种植被0~120cm土层含水量的变异系数都较大,但植被间差异较小;120cm以下土层,变异系数较小,但植被间差异较大.陡坡地多年生植被均有永久干层存在,但深层土壤干燥化强度因植物种类和生长年限而存在明显的差异.雨季土壤水分的补偿和恢复深度为1.0~1.4m,但不同植被的土壤贮水增量和补偿度有较大差异.同一植被丰水年的雨水补偿深度比干旱年可增加60cm以上,5m土层贮水增量增加3倍以上.在自然降雨条件下,陡坡地多年生人工植被的土壤贮水亏缺状况不能得到改善, 土壤干化现象也不可能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78.
多年生能源禾草的产能和生态效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解新明  周峰  赵燕慧  卢小良 《生态学报》2008,28(5):2329-2329~2342
多年生禾草作为能源植物具有许多优良特性,特别是具有很高的生物质产量和多方面的生态功能,可以通过燃烧、气化和液化等方式进行能源生产.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等国对多年生能源禾草的兴趣就不断增加,并从中选取了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芒(Miscanthus spp.)、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和芦竹(Arundo donax L.)等4类根茎型禾草加以重点突破,以求达到快速应用和示范的目的.综述了这4类能源禾草在欧美国家的研发现状,介绍了它们的一般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及产能效益,重点强调了其在土壤和水体污染治理、土壤理化特性改良、CO2气体减排和促进生物多样性改善等方面的生态效益.进而认为,只有根据中国的土地资源国情,在非农业用土地上发展非粮能源植物,才是我国生物质能产业的真正出路.  相似文献   
79.
蝴蝶花     
蝴蝶花(Iris japonica Thunb.)是鸢尾科(Iridaceae)鸢尾属植物,又名扁竹、扁竹根、日本鸢尾。多年生草本。叶基生,暗绿色,有光泽,剑形,无明显中脉。花茎直立,顶生稀疏总状聚伞花序,苞片叶状,3~5枚,宽披针形或卵圆形,顶端钝,其中包含有2~4朵花,花淡蓝色或蓝紫色,形似翩翩起舞的蝴蝶,观赏价值高。分布于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生于山坡较阴蔽而湿润的草地、疏林下或林缘草地,云贵高原一带常生于海拔3000~3300 m处。蝴蝶花为中国民间草药,用于清热解毒、消瘀逐水,治疗小儿发烧、肺病咳血、喉痛、外伤瘀血等。  相似文献   
80.
蚌兰(见图)别名紫鸭跖草、红叶鸭跖草、紫背万年青,鸭跖草科,多年生草本,源于西印度群岛,这种植物的叶片一面为深绿色,另一面为红紫色。它的花每一对共同包于两枚“蚌殻”形的苞叶内,花为白色或淡紫色,开花时蚌殻微开,吐露出小花,相当可爱。实践发现,蚌兰是一种很适合观察植物气孔的实验材料:保卫细胞体积大,气孔开闭明显。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撕取一小块叶片上表皮制成装片,可观察到气孔是开着的,从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甘油,另一侧用吸水纸反复吸引,因保卫细胞失水,可观察到气孔逐渐关闭。蚌兰也是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好材料:无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