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4 毫秒
51.
目的: 探讨不同中药处方组成及其不同提取方法的复方提取物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以优选其处方组成和制备提取方法。方法: 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复方丹参组、复方红景天醇-水提取组(红景天、黄芪、黄精、枸杞子)、复方红景天水提取组、复方黄芪醇-水提取组(黄芪、黄精、枸杞子)、复方黄芪水提取组,每组30只,每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0 d,空白组灌胃灭菌注射用水,复方丹参组0.15 g/kg,复方红景天醇-水提取组和水提取组3 g/kg,复方黄芪醇-水提取组和水提取组1.7 g/kg。各组于末次灌胃1 h后进行常压耐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和急性脑缺血缺氧实验,并测定小鼠脑组织氧化应激相关抗氧化物酶活性和代谢物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复方丹参组、复方黄芪醇-水提取组和水提取组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均显著延长(P<0.01),脑缺血缺氧后张口喘气次数均显著增加(P<0.05)。各组注射亚硝酸钠后存活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复方黄芪水提取组T-AOC、SOD、GSH和CA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P<0.01),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复方丹参组相比,复方黄芪水提取组SOD、CAT、GSH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复方黄芪水提取组的耐缺氧效果最好,原复方红景天全方可以剔除红景天由黄芪、黄精、枸杞子组成,其提取方法为水提。  相似文献   
52.
脑栓通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及血清N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栓通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及血NO的影响,以探讨脑栓通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给药组。给药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脑栓通提取液1ml,7d,对脑缺血组和给药组大鼠分离并结扎两侧颈总动脉,再灌注后测定脑组织SOD及血清NO。结果:给药组大鼠脑组织SOD值升高与缺血组比较P<0.01;血清NO值降低与缺血组比较P<0.01。结论:脑栓通有显著改善脑部组织代谢,减慢因脑缺血而臻脑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蕲蛇酶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启燕 《蛇志》1998,10(4):29-30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我国常见的周围动静脉慢性闭塞性疾病之一,病变常累及四肢中、小动静脉,以下肢血管常见。此病主要是由于管腔阻塞引起肢体缺血坏死,致残率较高。我院1993~1996年使用蕲蛇酶系统治疗156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究血栓通配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arterial thrombosis,CAT)恢复期患者肢体康复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CAT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服用血栓通配合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各项基本指标并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Barthe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肢体Fugl-Meye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肢体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出院时上肢依然未完全恢复。通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血栓通药物配合适当的康复训练疗效较好,术后肢体恢复理想,值得作为治疗CAT的首选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高原致适应剂新复方党参片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原致适应剂新复方党参片对急性高原反应(AMS)的预防效果。方法:世居平原者驻守海拔1400m3个月的45名青年男性官兵,随机分为新复方党参片组(30人)和对照组(15人),采用单盲试验方法,于行军前5d开始分别口服新复方党参片和安慰剂片,乘车行军3d,于3700m习服4d,直至进驻高原(海拔5200m)第3天后停药,共服药15d。进驻高原后第1、3、5天,依国家军用标准GJ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随访记录受试者的AMS症状,然后分度评分,检测受试者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进驻高原后第6天,检测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0)、FEV1.0/FVC,一秒率(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呼气峰流速(PEF)、最大通气量(MVV)、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总次数(Ttis)、错误次数(Etis)、正确次数(Ctis)、平均时间(Atime)和数字记忆能力试验错误记忆次数总和(Sum)。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进驻高原后第1、3、5d,新复方党参片组AMS症状显著减轻(P0.01);新复方党参片组与对照组的AMS程度分度分布不同(P0.01),新复方党参片组中症状较轻的(基本无反应、轻度反应)占比重较大,而对照组中症状较重的(中度反应、重度反应)占比重较大;新复方党参片组AMS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新复方党参片组的FVC、FEV1.0、FEF25%~75%、PEF、MVV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新复方党参片组的Ttis、Ctis增加(P0.05,P0.01),Atime减少(P0.05),Etis和Su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复方党参片能减轻AMS的程度,减轻AMS的症状,降低AMS发生率;并能显著改善受试者的肺通气功能和手指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56.
降低血粘度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威  姜琳  祖静  周烁 《蛇志》2007,19(1):28-29
目的探讨血栓通降低血粘度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3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对照组50例,两组病例均采取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改善通气、持续低流量吸氧、纠正心衰等),观察组同时应用血栓通注射液35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查血常规、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和凝血常规4项。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数据明显下降,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后PaO2升高非常显著(P<0.01),PaCO2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PaO2显著升高(P<0.05),PaCO2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栓通在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同时,使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也得到显著纠正。  相似文献   
57.
复方科博肽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天新  袁彩君  李晓红 《蛇志》2007,19(1):17-21
目的研究复方科博肽的镇痛作用。方法用小白鼠醋酸扭体和热水浴甩尾模型及大白鼠热水浴甩尾模型对复方科博肽的镇痛作用进行评价。结果复方科博肽在给药后1h对三种动物模型均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强度高于科博肽、盐酸曲马多及酮络芬,作用较曲马多持久;连续用药15天,复方科博肽的镇痛作用没有下降,给予纳络酮,复方组小鼠无异常反应。结论复方科博肽镇痛作用强,起效快,作用持久,连续使用不会产生耐受和依赖;其各组分间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8.
三子丸是由三种果实类中药,即五味子、蛇床子和菟丝子。组成的中药复方,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虚证,多用于男性患者的肾气虚证。本文综述了三子丸复方中三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为三子丸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59.
当前医学生临床实践活动在时间上不能保证,质量上又明显下滑的情况下,增加住院医师/专科医师通科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弥补临床实践的不足,而且也能为医学生向住院医师平稳顺利过度作铺垫。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养是医学生向临床医师角色转换的一个重要的过度阶段,因此,培训时间、学习内容安排的科学、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培养效果。住院医师/专科医师通科培训应为培养具有较高临床综合能力的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对运动大鼠中枢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进一步认识中药提高运动能力和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作用机理。方法:选8周龄大鼠64只,随机分成服药组和对照组,服药组灌服中药煎剂8周。然后,每组再分成4个亚组分别于不同状态下断头处死,测其中枢递质含量。结果:服药组大鼠力竭运动时间极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安静时,除谷氨酸(GLU)含量服药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外、其余各指标无组间显著性差异;定量负荷后,服药组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弘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DA)含量和5-HT/5-HIAA显著低于对照组,GLU、GLU/GABA和DA/5-HT明显高于对照组;力竭即刻,服药组5-HT、GABA含量和5-HT/5-mA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LU含量、DA/5-HT和GLU/GAB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12h。服药组5-HT含量和5-HT/5-HIAA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GLU、DA、GABA含量和DA/5-H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大鼠运动至力竭性的过程中,复方中药制剂有明显抑制5-HT、5-HIAA、DA、GABA生成和促进GLU中枢递质合成的作用,其综合效应表现为兴奋性递质相对显著增多,使中枢神经兴奋性增强、明显延长大鼠运动时间和促进中枢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