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松突圆蚧为害对马尾松针叶主要次生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受松突圆蚧不同程度为害的马尾松针叶主要次生物质的测定表明,不同受害程度的马尾松与其针叶内的次生物质含量呈显著的相关性。黄酮、单宁和总酚含量随着为害程度的加重而发生变化,先增加,后降低,这说明了受害程度的强弱对马尾松诱导化学物质变化有影响,次生代谢物质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和物质,影响主要代谢。这是被害松树针叶枯黄、枝干枯死直至植株枯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52.
温度对孟氏隐唇瓢虫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14-34℃范围内研究了温度对孟氏隐唇瓢虫实验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4-29℃范围内,温度愈低,发育历期愈长,当温度达到32℃后,发育历期又略有延长。孟氏隐唇瓢虫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1.9℃,有效积温为452.3日度。孟氏隐唇瓢虫世代存活率为26℃最高,以34℃最低。在20-32℃范围内,孟氏隐唇瓢虫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和世代净增长率(R0)均以26℃为最高,分别为0  相似文献   
453.
若干杀虫剂、除草剂对蜡蚧轮枝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54.
茶椰圆蚧的重要天敌——日本方头甲及其捕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了日本方头甲的种群动态,捕食习性、功能反应、干扰反应与农药毒性,结果表明,日本方头甲在福安社口茶园一年有4个发生高峰,与茶椰圆蚧二龄若虫的发生期跟随现象明显,对第二代茶椰圆蚧控制作用强。成虫和幼虫均或捕食各个虫态的茶椰圆蚧,成虫捕食具有日节律;雌成虫的捕食最大于雄成虫,雌、雄成虫捕食茶椰圆蚧的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Ⅱ型反应。雌成虫在10℃下捕食率最低,15℃次之,35℃最高,在10-3  相似文献   
455.
【目的】榕属植物是我国华南地区普遍种植的园林植物,本研究旨在明确榕属植物上发生危害的粉蚧种类。【方法】测定榕属植物上发生为害的9种粉蚧的COⅠ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序列同源性、遗传结构及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测出38条粉蚧的COⅠ基因序列相似度达到99.25%~100.00%,9种粉蚧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070~0.173,其中堆蜡粉蚧与菠萝灰粉蚧遗传距离最大,而康氏粉蚧与橘小粉蚧遗传距离最小,说明康氏粉蚧与橘小粉蚧亲缘关系较近。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每种粉蚧与GenB ank数据库下载的已知序列聚在一支,系统发育树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结论】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能够快速准确鉴定榕属植物上的粉蚧,也揭示了榕属植物上粉蚧的遗传结构和系统进化关系,为农林业监测和精准防治粉蚧类害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6.
本试验利用电子束及γ射线两种射线对渐狭蜡蚧菌(Lecanicillium attenuatum)3166进行诱变处理,研究适于渐狭蜡蚧菌诱变选育的吸收剂量以及诱变菌株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电子束及γ射线诱变渐狭蜡蚧菌的最适剂量均为200 Gy,渐狭蜡蚧菌的电子束辐射敏感性D10值为191 Gy、γ射线D10值为366 Gy;以产孢速率为指标筛选获得突变菌株8株,其中5株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速率较出发菌株显著提高,均为电子束诱变所得,产孢速率分别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0.45%、31.55%、23.66%、64.83%、68.77%;诱变菌株的胞外几丁质酶比活在培养5 d时达到峰值,诱变株Ⅱ111、Ⅱ164、Ⅱ181的几丁质酶比活分别较出发菌株显著提高29.29%、54.45%、19.18%,其中Ⅱ164酶比活可达1 707.41 U/mg prot;胞外蛋白酶比活在培养7 d时达到峰值,Ⅱ111、Ⅱ164、Ⅱ181的蛋白酶比活分别较出发菌株显著提高17.98%、13.17%、16.50%,其中Ⅱ111酶比活达到30.71 U/mg prot,且渐狭蜡蚧菌诱变株生长速率与胞...  相似文献   
457.
记述链蚧科1新属——梭链蚧属Elagatis,并记述1新种:通什梭链蚧Elagatistongzaense,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安徽工业大学。  相似文献   
458.
记述了采自福建的抑虱跳小蜂属AcerophagusSmith1新种——二环抑虱跳小蜂AcerophagusbiannulatusXu,sp.nov.。对我国现有二种抑虱跳小蜂,即棒节抑虱跳小蜂AcerophagusclavatusXu和松粉蚧抑虱跳小蜂AcerophaguscoccoisSmith比较了区别特征。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459.
对松突圆蚧主要天敌红点唇瓢虫人工饲料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以鲜猪肝、酵母粉、Vc粉末和蜂蜜(质量比为100∶10∶1∶20)为主要配方的人工饲料,基本满足红点唇瓢虫成虫的营养需要,前期存活率可达60%,但平均雌虫产卵量较低,仅为21.8粒/头。若混合适量的松突圆蚧进行饲养,则可以较好地延长成虫的寿命和产卵量,饲养75 d存活率仍达50%以上,平均产卵量达87.2粒.头-1,饲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60.
宽缘唇瓢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学难  郅军锐 《昆虫知识》1995,32(4):218-2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