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6 毫秒
21.
脑光学成像技术揭示的猫初级视皮层方位倾斜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u HB  Shou TD 《生理学报》2000,52(5):431-434
方位倾斜效应(oblique effect)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视觉心理效应。为了检测其神经基础,我们采用脑光学成像方法,对猫初级视觉皮层较大范围内的水平-垂直方位光栅刺激敏感区和倾斜方位光栅刺激敏感区的大小及其反应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垂直敏感区比倾斜角敏感区面积大,平均差异为4.7%;水平-垂直方位刺激引起的反应强度整体上比倾斜角方位刺激大。以上结果澄清了以往一些电生理研究结果的不同  相似文献   
22.
以家猫为动物模型,采用细胞外记录的方法,测试了82个初级视皮层细胞的方位和方向调谐以及感受野大小.基于细胞的面积整合特性,区分出52个外周抑制型细胞和30个外周无抑制型细胞.所有被测细胞均存在强的方位选择性,而外周无抑制型细胞比抑制型细胞有更强的方位选择性.两类细胞的方向选择性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周抑制型细胞比外周无抑制型细胞有着更大的动作电位发放率.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测量两类细胞的感受野范围,却产生了不同的结果:用最小反应区测量发现抑制型细胞的经典感受野更大,而用面积整合曲线测量时外周无抑制型细胞的感受野更大.  相似文献   
23.
视觉信号识别训练可改变视觉通路神经元的可塑性, 其神经机制尚不清楚。已有少数研究显示, 动物(猴) 长时间进行特定方位的光栅识别学习后, 视皮层部分神经元对视觉刺激的反应表现出与学习任务相关的敏感性变化。这种敏感性变化是否亦存在于皮层下结构尚无报道。本实验训练两只成年猫分别进行水平和垂直方位的条形静止正弦光栅的识别以获得食物奖赏, 两只猫的行为识别能力逐渐提高, 4 个多月后识别的正确率达85%以上, 用与训练方位垂直的正弦光栅检测发现, 识别正确率明显下降。细胞外记录外膝体背核(Dorsal lat eral geniculate nucleus, dLGN) 神经元对不同方位正弦光栅刺激的反应显示, 与正常猫相比, 训练猫外膝体细胞的最优方位并未向着训练方位发生明显改变, 对于感受野位于中央区15度视角以内的细胞来说, 其方位选择性强度以及在训练方位的发放强度与正常猫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明, 猫对特定方位的光栅识别学习不改变外膝体神经元的方位敏感性, 其行为上方位识别特异性的提高可能与视皮层细胞的方位编码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24.
以扫描正弦光栅作为刺激,用冰冻法毁损皮层17、18、19区和外侧上雪氏回(LS区)来阻断皮层对外膝体的反馈投射,记录并描绘了猫外膝体597个细胞的方位调制特性.去视皮层猫外膝体神经元的平均方位选择性强度(Bias)为0.154,与正常猫(0.155)几乎相同,其最优方位偏向于水平方位.与正常猫外膝体不同的是,去视皮层猫外膝体失去了最优方位的切向分布规律,用GABA或KCl压抑皮层活动得到了相近的实验结果.结果说明正常外膝体的最优方位切向分布规律来自皮层反馈投射.  相似文献   
25.
基于投影寻踪回归方法,对李小食心虫Grapholitha funebrana在美国杏李上分布的多维数据进行投影降维和寻优处理,结果表明美国杏李园李小食心虫的空间分布与美国杏李的方位和层次有密切关系,李小食心虫的幼虫主要聚集在美国杏李的中部和外部,并以东面和北面为重,南西两面和内部轻。在方位层次和方位上对李小食心虫的密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真实值符合优度较高。基于投影寻踪回归方法可以减少因变量太多所带来的误差影响,自变量越多估计值越精确变量之间微小的差距都能显示出很高的权重值。  相似文献   
26.
实验在24只鲁氏菊头蝠(Rhinolophus rouxi)中进行。使用障碍回避测定法,观察了蝙蝠耳廓方位对其回避障碍能力的影响。发现动物耳廓呈自然状态时,回避障碍成功率最高,平均为86.64±8.29%。当将一侧耳廓向头部后方翻转后,其障碍回避的成功率降为71.37±6.59%,平均下降了15.27%。差异非常显著。当将双侧耳廓同时翻向头部后方,动物回避障碍能力进一步下降。较改变单侧耳廓方位的回避障碍成功率又平均下降11.08%,差异显著。实验结果提示,食虫蝙蝠的耳廓方位,在其回声定位中起着重要作用。文中还从听觉神经生理学方面,对论了耳廓方位影响回声定位行为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27.
黄土山地苹果树树体不同方位液流速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孟秦倩  王健  张青峰  吴发启 《生态学报》2013,33(11):3555-3561
精准确定果园蒸腾耗水规律是进行果园水肥管理的基础.论文采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茎流探针和微型自动气象站组成的测定系统,对陕北黄土山地苹果树树干液流及相关指标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了不同方位探针树干液流速率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果树不同生长阶段,液流速率变化较大,白天蒸腾速率较大,蒸腾量占全天蒸腾量均在86.29%以上;不同方位探针测定结果差异明显,东、西向探针测定结果较为接近,南、北向测定结果差异较大;不同方位探针测定边材液流量与参考作物蒸散量的线性模型表明,东、西向探针测定液流量与参考作物蒸散量关系密切,决定系数分别达0.74和0.83,方差分析均方比分别为78.21和137.85,其相关性明显优于南、北方向;比较以水量平衡计算得出的苹果树耗水量,东、西向探针测定的苹果树蒸腾量与水量平衡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均方比分别达到14.11和14.57,显著性水平分别达到0.020和0.019,明显高于南北方向探针测定结果.测定苹果树液流量时,选择东面或西面安装液流计探针,可有效减小试验误差.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同侧俯卧位对枕后位产程活跃期停滞胎方位纠正率和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枕后位产程活跃期停滞产妇16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同侧组自由组,同侧组采取同侧俯卧位治疗,自由组采取自由卧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对产妇的胎方位纠正率及自然分娩率的影响。结果:同侧组胎方位纠正率90.00%,自由组胎方位纠正率31.25%,同侧组胎方位纠正率高于自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侧组自然分娩率91.25%,自由组自然分娩率77.50%,同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自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侧俯卧位可提高枕后位产程活跃期停滞胎方位纠正率和自然分娩率,并且无创简便,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29.
城市绿化树木具有多重生态效应, 其耗水量不容忽视。在不了解树干液流空间变异的前提下, 将点的测定值推广到整树或者林段尺度会产生很大的误差。为准确地确定整树耗水, 采用热消散探针法研究了夏秋季北京成年常绿树种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雪松(Cedrus deodara)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树干液流的空间变异特征及产生原因。各树种树干液流存在方位变异, 受树干靠南的方向受光较多、木材解剖特征和枝下高高度的影响, 油松和雪松液流密度与方位之间的关系较为固定, 而刺槐液流密度与方位之间的关系表现出随机性。不同方位每小时液流密度之间高度相关(p < 0.000 1)。因此, 可以基于这种关系准确地计算其他方位的液流(R2 > 0.91, p < 0.000 1)。油松和雪松树干液流的径向变异显著, 较深处和较浅处树干液流的日变化格局相似, 但是较深处的液流明显滞后于较浅处的树干液流, 且较浅处树干液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远高于深处的液流。不同深度树干液流之间密切相关, 因此可以利用较浅处的液流外推其他深度的液流(R2 > 0.89, p < 0.000 1)。然而, 同一棵树不同方位径向剖面特征不同, 雪松南向较深处的液流明显高于其他方位, 且滞后不显著, 这与树冠南向受光较多有关。结合误差分析, 采取北向15 mm和75 mm深处的液流密度均值来估算整树耗水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30.
低频音声源定位的内部延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频音水平声源定位的主要信号为耳间时间差,主要由两耳间距决定.同时,两耳信号的中枢传递时间也存在内部延迟.当声源与头位置关系所产生的耳间时间差准确地被内部延迟弥补或代偿时,引起重合探测神经元的最大放电,而听觉中枢则以此来编码水平位置.Jeffress认为内部延迟是两侧轴突到探测神经元长度的不同所产生的传导延迟,但事实上对于内部延迟的形成机制目前仍存争议.本文就相关争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