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40篇
  免费   4030篇
  国内免费   11070篇
  2024年   359篇
  2023年   1258篇
  2022年   1271篇
  2021年   1322篇
  2020年   1413篇
  2019年   1452篇
  2018年   1074篇
  2017年   1290篇
  2016年   1274篇
  2015年   1421篇
  2014年   2161篇
  2013年   1735篇
  2012年   2193篇
  2011年   2490篇
  2010年   2079篇
  2009年   2187篇
  2008年   2472篇
  2007年   1969篇
  2006年   1792篇
  2005年   1710篇
  2004年   1668篇
  2003年   1327篇
  2002年   1275篇
  2001年   1219篇
  2000年   968篇
  1999年   904篇
  1998年   692篇
  1997年   644篇
  1996年   635篇
  1995年   581篇
  1994年   513篇
  1993年   425篇
  1992年   453篇
  1991年   386篇
  1990年   363篇
  1989年   294篇
  1988年   178篇
  1987年   143篇
  1986年   87篇
  1985年   172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65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新的抑癌基因家族--ASPP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泽军  卢欣 《生命的化学》2002,22(6):543-544
P53是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的产物,其在抑制肿瘤功能的重要方面是诱导凋亡的能力。但多年来P53诱导凋亡的机制还不清楚,最近发现的ASPP蛋白较好的解释了这个问题,ASPP蛋白能和P53结合形成复合物,再作用于原凋亡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从而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ASPP表达水平的改变能影响P53与DNA结合的能力,进而控制细胞是进入凋亡还是进入停滞的途径,影响P53诱导肿瘤抑制的效应。  相似文献   
12.
大塚制药公司在美国开设的第2个生物所已确定明年2—3月起正式发展工作,主要进行阐明利用单克隆抗体的细胞表面糖链结构等项研究。这个研究所与基因操作中心的大冢马里兰工程研究所一起,建成在美国的从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研究的基地。  相似文献   
13.
14.
植物在不同的逆境条件下可以生成一类受脱落酸(ABA)诱导的蛋白质[脱落酸响应蛋白(ABAresPonsiveProtein,RABpr。tein)](Bray1993)。RAB蛋白分布在不同的物种之中,许多[如Lea(Lateembryogen-。isabundant)蛋白(Dure1993)]形成于植物胚胎成熟失水过程中,但也有一些是植物受到不同逆境处理后在营养器官内所形成的「如脱水蛋白(Dehrdrin)](Dure1993)。已发现的70余个RAB蛋白中,有30余个属于脱水蛋白。(Close等1993)RAB蛋白在植物体内的功能目前尚不了解(Bray1993)。由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这些…  相似文献   
15.
基因治疗可能是预防神经元变性的最有用的方法。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及逆转录病毒载体等,作为将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移珐以非神经元细胞为靶细胞的主要方法,具有潜在的区域特异性、持续性、而受性的特点,并能稳定表达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右逆转衰老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胆碱能神经元变性,引起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灰色GM(1,1)模对生态预测有重要应用,本文讨论了它的一个改进模GM(1,1),并深化了文(1)提出的两个问题,给出了较简明的证法,还确定了文(1)所希望的一个“合适的”常数。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国内外研究中ω-3 PUFAs补充与妊娠期间母婴健康结局的关系以及目前推荐摄入的国家的现状和推荐后所带来的健康效益,为我国妇女在妊娠期间是否需要补充剂ω-3 PUFAs以及其推荐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Cell research》2005,15(11):I0001-I0002
Professor Zhen YAO, Ph.D., a distinguished cell biologist and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ditor-in-Chief of Cell Research, passed away at 9:55 am on November 4^th, 2005 in Shanghai at the age of 90. He is survived by his wife, Jing DING, his son Li Xing YAO, and granddaughter, Qin Yi YAO.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