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3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1802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浑球红假单胞菌菌株601具有迅速对外源氨作出“关闭”固氮酶活性的反应。氨对固氮酶的抑制作用,可被谷氨酰胺合成酶(GS)抑制剂MSX所解除。反之,加入Glu代谢抑制剂DON,可延长氨抑制的持续时间。Gln对固氮酶也有抑制作用。在脱腺苷化GS的透性细胞中,加入Gln可抑制固氮酶活性,同时,GS腺苷化状态提高。然而,氨则对透性细胞的固氮酶活性和GS腺苷化状态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2.
本文报道了单囊壳属Sphaerotheca的一新种:乌蔹莓单囊壳Sphaerotheca cayratiae Z.Q.Yuan et A.Q.Wang sp.nov.。新种寄生于葡萄科Vitaceae植物角花乌蔹莓Cayratia corniculata(Benth.)Gagnep上,为单囊壳属的寄主科世界新记录。文中对该新种的形态特征作了拉丁文和中文描述,并讨论了新种与本属内相似种的区别。模式标本存于新疆八一农学院植保系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33.
34.
诊断人、畜包虫病的免疫学方法主要以包虫囊液作抗原,但存在一定的非特异反应。研究包虫囊液生化成份及抗原性,有助于选择适宜的包虫囊液供作免疫实验,以及纯化包虫囊液粗抗原,可提高免疫诊断方法的特异性。本文收集牛、羊、人包虫囊液对抗原的生化成分及免疫性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包虫囊液:将收集的包虫囊液经3000rpm离心30分钟,取上清液存于-20℃备用。二、抗血清:将囊液离心收集原头节,制成匀浆。浸提后10000rpm离心30分钟,上清液蛋白含量为2.8mg/ml(Lowry法)。多点注射免疫家兔。抗血清阳性滴度ELISA为1/12800,对…  相似文献   
35.
大叶杨配囊及胚珠的形成和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大叶杨胚珠、胚囊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核酸、蛋白质及不溶性多糖的分布和消长。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四分体及功能大孢子中含较少不溶性多糖,但却含丰富的RNA和蛋白质。功能大孢子经分裂发育成八核的蓼型胚囊。四核胚囊开始积累细胞质多糖,成熟胚囊中除反足细胞外充满淀粉粒。反足细胞形成后不久即退化。助细胞具多糖性质的丝状器,受精前两个助细胞退化。卵细胞核对Feulgen反应呈负反应。二极核受精前由胚囊中部移向卵器,与卵器接触后融合形成次生核。发育早期的胚珠为厚珠心,双珠被。晚期,内珠被退化,故成熟胚珠为单珠被。四核胚囊时期,珠孔端珠心组织退化,胚囊伸向珠孔形成胚囊喙。合点端珠心组织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一性质与绒毡层性质相似,可能涉及胚囊的营养运输。胚囊的营养来源于子房和胎座细胞内贮存的淀粉粒。  相似文献   
36.
产腈水合酶的恶臭假单胞菌的固定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7.
本文研究了人粪便中分离的噬菌蛭弧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了它们的生长曲线,并利用微孔滤膜过滤和机械振荡的方法,研究了它们的吸附和穿入动力学,发现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能抑制蛭弧菌的吸附;青霉素不影响蛭弧菌的吸附和穿入,但抑制蛭弧菌在宿主内的生长过程。从人粪中分出的噬菌蛭弧菌不仅能裂解大部分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而且在微氧条件下也能裂解厌氧菌中的二株脆弱拟杆菌。我们发现一株人粪便中分出的噬菌蛭弧菌能形成蛭弧菌囊体——它的休眠态,它对高热、紫外线照射和真空干燥的耐受力较相应的繁殖体强,看来它是蛭弧菌保持生命期限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38.
假单胞菌S—42对偶氮染料的脱色和降解代谢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Pseudomonas S-42 was capable of decolorizing azo dyes such as Diamira Brilliant Orange RR(DBO-RR), Direct Brown M (DBM), Eriochrome Brown R(EBR) and so on. The cell suspension, cell-free extract and purified enzyme of Pseud. S-42 could decolorize azo dyes under similar conditions: the optimum pH and temperature laid 7.0 and 37 degrees C respectively. The efficiencies of decolorizing of DBO-RR, DBM, EBR by intact cells stood more than 90%. When the cell concentration was 15 mg(wet)/ml and the reaction time was 5 hours, the decolorizing activity for above three azo dyes by intact cells were 1.75, 2.4, 0.95 micrograms dye/mg cell, respectively. Cell-free extract and purified enzyme could well express the decolorizing activity only under the anaerobic condition and added NADH. Purified enzyme belongs to azoreductase, its molecular weight is about 34,000-2000 daltons, and its Vmax and Km for DBO-RR are 13 mumol.mg protein-1.min-1 and 54 mumol/L. The results of the detection of the biodegrading products of DBO-RR by spectrophotometric and NaNO2 reactional methods showed that the biodegradation of azo dyes was initiated by the reduction cleavage of azo bonds.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biodegrading metabolism pathway of DBO-RR by Pseudomonas S-42.  相似文献   
39.
蓝藻植生藻属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0.
中国伞形科新分类群(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