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了研究乙型脑炎病毒持续感染株preM区域基因序列变异及其意义,我们将两种乙脑病毒野生株(JaGAr-01株和Nakayama株)分别感染人肝癌KN73细胞,经过多次细胞传代后建立乙脑病毒持续感染模型,收集感染细胞经反复冻融获取变异病毒。利用preM区特异引物进行RT-PCR法得到两种病毒的preM区基因片段,应用基因测序反应进行序列分析,并对两种病毒株preM区序列进行比较。preM区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与JaGAr-01野生株比较,JaGAr-01持续感染变异株(JaG-per)有1个核苷酸上碱基发生变异(第26位U→G)并导致相应氨基酸发生置换(第9位亮氨酸→精氨酸);Nakayama持续感染变异株(Nak-per)与其野生株相比则有11个核苷酸上碱基存在差异(第26位U→G,第37位G→A,第39位C→U,第45位U→C,第51位U→C,第99位U→C,第126位U→C,第165位C→U,第189位C→U,第195位C→U,第198位U→C),但仅有其中第26位、第37位、第39位的碱基变异引起相应编码的氨基酸发生置换(第9位亮氨酸→精氨酸及第13位缬氨酸→异亮氨酸)。对比还发现变异后的JaGAr-01持续感染株与Nakayama持续感染株的基因序列相同。认为乙脑病毒持续感染变异株preM区存在基因变异,这种变异可能与该区参与病毒持续感染及维持病毒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22.
吴志俊  金玮  张凤如  刘艳 《遗传》2012,34(2):127-133
利钠肽家族是一组由心肌细胞分泌的激素, 主要包括A型、B型和C型利钠肽, 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生理学效应, 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血压调节、抗心肌肥厚、抗心肌纤维化和抗心肌弛缓等保护作用。利钠肽受体A、B和C亦介导多种生理活性, 调节心血管稳态。利钠肽受体A选择性结合A型、B型利钠肽。利钠肽受体B结合C型利钠肽。利钠肽受体C结合各型利钠肽, 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化和退化作用清除血液循环中利钠肽。对利钠肽家族及其受体基因单核甘酸多态性及功能研究显示, 其与多种心血管疾病(房颤、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的易感性相关。利钠肽家族及其受体基因缺失的转基因小鼠表现为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 与高血压、心肌病及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相关。各种导致心肌肥厚和缺血性损伤的刺激均参与利钠肽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调控。临床将脑钠肽作为左室功能障碍和心力衰竭失代偿的一个预测指标。静脉注射重组脑钠肽已经成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深入了解利钠肽家族基因变异及其信号调控有助于探索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为临床诊疗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23.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ucte redase,MTHFR)是叶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对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以及DNA的合成、修复与甲基化均有重要作用。MTHFR基因变异导致酶热稳定性及活性降低,引起相关代谢及DNA甲基化异常,进而发生相关疾病。MTHFR具有多种变异型,本文对其中常见的一种C677T的多态性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4.
许瑛杰  王绿娅 《遗传》2008,30(6):671-676
最新研究表明, 早发冠心病(pCAD)往往具有较强的遗传背景和脂质代谢紊乱等易感基础, 脂代谢相关基因异常导致各类脂质合成、代谢障碍, 最终血管壁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研究多集中在(1) 影响低密度脂蛋白代谢的基因, 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E等基因; (2) 影响高密度脂蛋白代谢的基因, 如:ATP 结合盒式转运子、载脂蛋白AI及脂蛋白脂酶基因; (3) 脂联素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等。目前已发现这些脂质代谢基因与pCAD密切相关, 有些基因的突变可造成以pCAD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文章对上述基因与pCAD的发生发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冠心病的预防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人细小病毒B19基因变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新 《微生物与感染》2000,23(2):11-14,21
人细小病毒B19简称B19病毒,是细小病毒中惟一能感染人类的病毒,也是动物病毒中对人类具有致病性的最小单链线状DNA病毒,其与儿童及成人的多种疾病密切相关。B19病毒的基因变异对其致病、传播等具有重要影响,且与B19病毒诊断试剂,疫苗的制备等关系密切。本文就B19病毒基因组的变异状况,基因变异研究方法及研究B19病毒基因变异的意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6.
对成都地区11例重度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空腹12~14小时血浆TG>7.68mmol/L)患者脂蛋白脂酶基因外显子1~9的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1例患者中有4例其LPL基因在外显子6,8及9具有3种杂合子变异。其中一种为Thr361-Thr(外显子8,C1338→A)突变,为无义突变,尚未见报道,在74例血脂正常的中国人中的发生频率为11.4%。另外2种变异Ala261-Thr(外显子6,G1037→A)及Ser447-Ter(外显子9,C1595→G)在74例血脂正常中国人的频率分别为0%及10.7%。未发现脂蛋白脂酶催化活性中心Asp156-His241-Ser132(外显子4及5)的突变。  相似文献   
27.
科研快讯     
<正>NEJM:植物人大脑仍有轻微意识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人已丧失意识。但英国和比利时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有些植物人的大脑依然保留轻微意识,科研人员甚至能与其中一名植物人交流。这一研究结果将大大推动对植物人的诊断和护理工作。这一研究结果2月3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  相似文献   
28.
《生物学通报》2007,42(5):29-29
研究人员找到一个基因的特有变异,该变异看起来使某些个体易患肥胖症,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风险因子。研究人员说,虽然这个变异与不太大的体重增加有关。但是在一个已经高体重的人群中,它能导致肥胖症。文章作者之一Andrew Hattersley强调指出.这些发现不意味着饮食和运动对健康的作用不重要。Hattersley教授和他的同事分析了由各个年龄的38759人参加的13项研究,研究表明个基因的常见变异与增加的体质指数有一致的关联,将个体患肥胖症的风险增加了67%。在他们分析的群体中,约16%的成年人有这个基因变异的2个拷贝,他们的体重比没有该变异基因拷贝的人平均高出约3奴。  相似文献   
29.
广西壮族自治区HIV-1流行毒株的基因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使用PCR技术对14份广西HIV-1阳性感染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样品进行扩增,获得HIV-1膜蛋白(env)基因的核酸片段,并对其C2-V3及邻区350-4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4份样品中9份为泰国B(B′)亚型,5份为E亚型毒株。其中B′亚型毒株的基因离散率为4.2%,与A-E参考亚型及部分B亚型代表株序列相比较,与包括泰国、缅甸及云南德宏在内的B亚型毒株序列十分接近,相互之间基因离散率在3.0%-4.4%的范围内;而E亚型毒株的基因离散率为2.1%,与国际E亚型毒株的基因离散率最近,为5.6%,与其它国际参考亚型基因离散率很远,在21.1%-27.3%。根据以上数据及其它资料提示,广西存在B′和E两种亚型的HIV-1的流行,且其B′亚型毒株的传入,与流行在云南德宏州的相同亚型HIV-1毒株密切相关,而E亚型毒株则可能是由泰国经越南传入广西的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