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在云南省西南边境9县市捕获伊蚊属雌性成蚊16种19367只,用细胞法和乳鼠法分离病毒.从185批6491只白纹伊蚊中分离到病毒2株,从50批1605只剌扰伊蚊中分离到病毒2株,从23批772只窄翅伊蚊中分离到病毒2株,从4批103只阿萨姆伊蚊中分离到病毒1株.其它12种共10396只伊蚊的病毒分离物为阴性.分离到的7株病毒经免疫荧光、酶免疫、血凝抑制和中和试验鉴定,均为乙型脑炎病毒(JE virus).白纹伊蚊是野外竹林的优势蚊种.分析认为白纹伊蚊在当地乙型脑炎病毒保存和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刺扰伊蚊、窄翅伊蚊和阿萨姆伊蚊亦可参与该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62.
植物性驱蚊剂的开发研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昆虫的习惯化行为反应是制约有效植物性驱蚊剂发展的障碍之一.为了了解登革热重要媒介昆虫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对植物性驱避剂的行为机制,本研究在分析了香茅油溶液对幼虫存活影响和对成蚊驱避作用的基础上,将白纹伊蚊幼虫于经稀释的香茅Cymbopogon nardus油溶液中饲养,然后通过局部涂肤的方法,测定白纹伊蚊雌蚊的刺叮选择行为变化.结果显示,香茅油对成蚊具有显著的驱避效果,但是幼虫经香茅油溶液饲养后,尽管仍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但是44.5 mg/L和178 mg/L的低浓度香茅油对白纹伊蚊的驱避作用发生了明显的减弱.说明幼虫期对精油溶液的经历,可诱导白纹伊蚊刺叮选择行为的习惯化反应,从而降低植物性驱避剂的驱避效果.  相似文献   
63.
对埃及的黄蚜小蜂属进行了综述,并描述了2个新种,即Aphytis azai Abd—Rabou和Aphytis matruhi Abd—Rabou。文章对产自埃及的17个种做了简要描述,还提供了寄主和分布信息,以及埃及黄蚜小蜂属的分种检索表。新种A.azai sp.nov.与A.melinus相似,但区别在于触角节的大小。新种A.matruhi sp.nov.区别于A.lepidosaphes之处在于间节、后胸腹板以及小盾片的相对长度不同。  相似文献   
64.
针对具有选择性蛋白质降解功能的泛素在调控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埃及伊蚊、冈比亚按蚊和致倦库蚊基因组中polyUBQ基因的有关生物信息。采用电子克隆的方法钓取3种蚊虫基因组中polyUBQ基因序列,分析其特征、分子进化关系、遗传多态性和密码子偏爱性。结果显示,成功获取埃及伊蚊、冈比亚按蚊和致倦库蚊polyUBQ基因序列,命名为Aa-polyUBQ(GenBank登录号:AAGE02005963)、Ag-polyUBQ(ABKP02009650)和Cq-polyUBQ(AAWU01023041),分别编码1 065个、218个和533个氨基酸残基,各具14个、3个和7个泛素单体,Aa-polyUBQ、Ag-polyUBQ和Cq-polyUBQ蛋白二级结构主要元件是延伸带和无规则卷曲,Leu、Ile和Lys是构成3种蛋白的主要氨基酸,亚细胞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无前导肽、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除Ag-polyUBQ蛋白外均呈碱性;3种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较高(83.8%-88.2%)且遗传距离较近(0.129-0.187);检出135个多态位点,共生成3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1.000)、平均核苷...  相似文献   
65.
C型凝集素是一类含有糖结合结构域的蛋白质,从节肢动物到哺乳动物的C型凝集素都具有共同的基序,它在进化上相当保守,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埃及伊蚊表达30多种C型凝集素蛋白,它是登革病毒的关键传播媒介,这些蛋白质对病毒和细菌感染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近研究表明,C型凝集素mosGCTL-3与二型登革热病毒包膜蛋白具有相互作用,能够增强登革病毒对埃及伊蚊的感染. 在本文中,我们发现了C型凝集素蛋白mosGCTL-2具有与mosGCTL-3类似的功能. 两种C型凝集素mosGCTL-2和mosGCTL-3的氨基酸残基序列一致性高达43.56%. 为研究mosGCTL-2在登革病毒蚊媒传播中的作用,我们通过果蝇S2细胞表达系统表达纯化了mosGCTL-2蛋白. 结果表明,mosGCTL-2与二型登革热病毒包膜蛋白的结合具有钙离子依赖性.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埃及伊蚊感染登革病毒能够诱导mosGCTL2表达上调,是二型登革热病毒感染埃及伊蚊所必需的蛋白质. 以上研究说明,mosGCTL-2蛋白可能是在登革热病毒感染埃及伊蚊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  相似文献   
66.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病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分布范围广,广泛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的贫困偏远地区,其在公共卫生方面的重要性仅次于疟疾,该病已经造成了大量的残疾和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血吸虫病专家委员会1984年统计,全球感染血吸虫人口已达2亿。血吸虫种类繁多,寄生于人体的有6类,其中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是主要的致病种类。血吸虫卵是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因子,寄生于宿主组织中的虫卵使宿主发生免疫病理反应,导致泌尿生殖系统(埃及血吸虫)炎症和梗阻性疾病、肠道疾病、肝脾炎症和肝纤维化(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发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早期血吸虫病发展到晚期,可引起包括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膀胱鳞状细胞癌(埃及血吸虫)和不孕不育症在内的严重并发症,主要对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临床分期、并发症、致病机制及其免疫病理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7.
以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为材料,对其卵子发生的卵黄物质形成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卵子和卵母细胞的长度变化显著,呈现先平稳后快速增长直至稳定的发育特点;在吸血后31 h内,卵黄物质快速、急剧地在卵母细胞中沉积,至吸血51 h,卵黄物质在卵母细胞中的比例达到峰值(100%).根据卵子中卵母细胞、滋...  相似文献   
68.
《昆虫知识》2009,(1):106-106
澳大利亚科学家1月2日公布一项报告显示,沃尔巴克氏共生菌能让蚊子寿命减半,从而可较为简单经济地减少借蚊虫传播的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沃尔巴克氏体广泛存在于果蝇等节肢动物体内,经宿主母系细胞质遗传。由于它通常能让果蝇寿命减半,研究人员让埃及伊蚊感染上沃尔巴克氏体,置于严格受控的实验室中孵化后代。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69.
何毅 《生命世界》2009,(11):40-43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陆续出现了有关昆虫产卵节律的报道,如埃及伊蚊、棉红铃虫、果蝇类和柞蚕。近些年来有关产卯节律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其中包括欧洲玉米螟(上)和长红猎蝽(下)。  相似文献   
70.
本文以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幼虫为试虫,以校正死亡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设计法,对红树林真菌1893的营养条件进行了筛选,以期获得高活性的代谢产物.结果表明:以蔗糖10 g、酵母膏4 g、粗海盐6 g、MgSO4.7H2O 1 g、蒸馏水1000 mL,pH 6.5为培养条件时,代谢产物的相对效价最高,浓度为15mg/mL的代谢产物对3龄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死亡率达到了90.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