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4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黑豆皮中红色色素萃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逐因子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对黑豆皮中红色色素萃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获得了工艺优化的数学模型y=3.85+0.43x1+0.05x2-0.32x3-0.12x1x2+0.063x1x3+1.0E-0.02x2x3-0.58x12-0.49x22-0.34x32,分别对自变量求偏导得到优化工艺条件:x1=0.346,x2=0.006988,x3=-0.44,通过转换得到实际工艺条件,即萃取温度X1=83.46℃、萃取时间X2=30.07 m in、料液比X3=1:35.6(w/v)。在最优化条件下模型预测OD512为3.997,验证试验结果为3.85±0.01(n=3),试验证明,逐因子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联用可以很好的应用于黑豆皮红色色素的萃取工艺中。  相似文献   
92.
光合细菌培养基组成对类胡萝卜素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响应面法对光合细菌培养基主要成分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对类胡萝卜素产量的影响。经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类胡萝卜素产量对培养基主要成分的二次回归模型,其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达到了0.958。得到的最适培养基主要组成为:0.81%柠檬酸、0.35%NH4Cl和0.18%玉米浆,类胡萝卜素产量最大预测值达到13.34mg,/L,是优化前的2.04倍。  相似文献   
93.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戈壁三素链霉菌PW409发酵合成α-糖苷酶抑制剂的培养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法筛选影响α-糖苷酶抑制剂产生的关键因素,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关键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采用Box-Behnken设计以及响应面分析法,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浓度,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发酵液中α-糖苷酶抑制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酵培养基中可溶性淀粉、KNO3和K2HPO4的浓度对α-糖苷酶抑制剂的产量影响较大.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可溶性淀粉9.01 g/L,KNO311.0 g/L,K2HPO4 0.32 g/L,MgSO4·7H2O 0.50 g/L,FeSO4·7H2O 0.01 g/L,pH 7.5.[结论]在此优化条件下,链霉菌PW409发酵液对麦芽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2 mg/L,抑制活性较优化前提高了近10倍.发酵液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可达7.84 mg/L,较优化前提高了668倍,米格列醇的含量可达0.94 mg/L,较优化前提高了10倍.  相似文献   
94.
勘误     
发表在《微生物学报》2011年第51卷第7期第876—890页中的文章"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HS-PC500岩心微生物多样性"出现了两处错误。(1)第886页中有2大段内容重复;(2)第886页中右栏第5行,"β-变形菌"应为"δ-变形菌"。特此更  相似文献   
95.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研究液料比、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4个因素对连翘酯苷A得率和连翘苷得率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t 8.0.5 b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根据实际条件,得到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3%、提取温度74℃、浸提时间为53 min、液料比30 mL/g.回归模型预测最优条件下连翘酯苷A得率为7.53%,连翘苷得率为3.03%,验证值分别为7.56%,3.09%,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4%,2.0%.  相似文献   
96.
通过对木聚糖酶高产菌株EIM-30基于形态学和18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分析,鉴定为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在单因子实验确定EIM-30产木聚糖酶的最适碳源和氮源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对影响其产酶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并筛选出3个显著效应因子,然后应用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适产酶培养基配方为:酵母浸膏1.50%,蛋白胨1.00%,NaCl 0.50%,PPG-2000 0.10%,MgSO4 1.20%,CaCl2 0.18%,(NH4)2 SO4 0.45%,甘油4.18%,乳糖3.05%,K2HPO41.59%.优化后Trichoderma reesei EIM-30的液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活力可达9.857×105 U/mL,较优化前提高1.98倍.  相似文献   
97.
在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高产蛹虫草菌株发酵培养基的基础上,以蛹虫草菌丝体中腺苷含量为指标,进行11因素2水平Plackett - Burman试验设计试验,结合多元一次回归模型和F检验方法,筛选出发酵培养基中影响显著的组分酵母浸粉、蔗糖和维生素B1,采用旋转中心组合设计方法对这三个组分进行进一步优化,结合多元二次回归模型和响应面分析,获得高产蛹虫草菌株的最佳培养基(g/L):蔗糖18.85、蛋白胨10、酵母浸粉18.97、KH2 PO4 3、MgSO4 3、维生素B10.235、ZnCl2 0.011、(NH4)2SO4 10.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蛹虫草腺苷得率较单因素优化获得的发酵培养基提高了26.91%.  相似文献   
98.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唐古特白刺种子总黄酮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筛选出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三个主要因素,并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出最佳组合条件为:乙醇浓度66%,超声时间68min,超声温度42℃,在此最佳条件下实际测得总黄酮含量为1.20%,接近于模型预测值1.21%。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工艺条件参数准确、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阿萨希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asahii)ZZB-1产酰胺酶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运用单N子试验筛选出麦芽糖和酵母浸膏为最适碳源、氮源,金属离子Ca^2+、Mn^2+可提高发酵酰胺酶产量;通过最陡爬坡实验逼近以上4个因子的最大响应区域后,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产酰胺酶最佳发酵培养基为麦芽糖18.84g/L、酵母浸膏9.55g/L、NaC15g/L、KH2PO41g/L、MgSO4·7H2O0.2g/L、FeS040.001g/L、CaC0370.84μmol/L、MnS0465.39肚mo[/L(1%丙烯酸诱导),NH4·H2O调节pH至7.0。培养基优化后酰胺酶产量由初始2554U/L提高到4156U/L,为原始发酵培养基配方酶活产量的1.63倍。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以经脱脂处理后的凤丹籽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为自变量,以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分析方法优化凤丹籽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此模型得出:超声时间对凤丹籽总黄酮提取的影响最为显著,超声时间和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和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模型预计凤丹籽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料液比1:21 g/mL,超声时间49 min,超声功率240 w,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平均值为9.015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