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31.
黑色地膜覆盖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马铃薯为研究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全膜覆盖垄沟种植(PM)和裸地平作(CK)两个处理,研究西北半干旱区黑色地膜覆盖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M能增加马铃薯全生育期0—25 cm土壤温度1.5℃左右,增温效应呈"抛物线型";盛花期PM增温效果主要在8:00,14:00和20:00具有降温和稳定地温作用;同时,在平水年和欠水年,PM能促进马铃薯盛花期和薯块膨大期耗水,盛花期PM耗水量增加21.2%—50.5%,块茎膨大期增加5.4%—57.9%,但全生育期耗水量PM与CK差异不显著;PM在调节地温、促进关键生育期耗水作用下,产量较CK提高13.6%—64.5%,WUE提高24.1%—69.5%,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在年均降水391.4 mm条件下,连续4a地膜覆盖高产种植的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增加了123.4 mm,优化了土壤水分状况。  相似文献   
32.
生物降解地膜应用与地膜残留污染防控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地膜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过去30多年,地膜用量和农作物覆膜面积一直稳定增长,2014年地膜用量达到了144万t,覆膜面积超过1 800万hm~2,该技术对保障我国农产品安全供给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地膜残留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一些农田的地膜残留量超过250 kg/hm~2,在我国西北的局部区域,地膜残留已经对农田土壤、作物生长发育、农事作业等造成严重影响和危害。生物降解地膜成为替代普通PE地膜、解决地膜残留污染的一种有效措施和手段,目前生物降解地膜正处于产品研发和评价试验的关键阶段,部分生物降解地膜产品在马铃薯、花生、烟草生产上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但总体上还面临巨大挑战,主要包括需要进一步提高地膜产品质量,提高地膜产品破裂和降解可控性,改善地膜的增温保墒能力,实现满足农作物对地膜覆盖功能的要求;此外,需要降低生物降解地膜综合成本,促进生物降解地膜规模化应用。总体上,随着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生物降解地膜应用将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3.
鸭儿湖地区六氯环己烷的残留动态与长期归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1990-1993年期间,研究了历史上曾被HCH严重污染的鸭儿湖地区的水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中HCH的残留动态与时宿,获得了HCH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残留动态方程与环境半衰期。结果表明:鸭儿湖底泥是HCH长期残留的主要归宿。尽管HCH已禁用十几年,目前该地区环境中HCH的残留已降至亚ng/g级水平,然而它在淡水食物链中仍然存在很高的生物积累。残留的HCH在各种环境中的分布和转移均与该地区有机  相似文献   
34.
为进一步提高市售蔬菜的质量水平和监管力度,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市售7大类蔬菜进行有机磷类和有机氯类农药残留分析。结果表明:超市所售蔬菜的检出率最低,农药残留多集中在绿叶类蔬菜,百菌清和毒死蜱的检出率相对较大,蔬菜的安全状态有一定的风险。文章分析了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5.
利用基于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的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酵母表达生物技术药物产品中宿主DNA残留量。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 fg/μL, DNA浓度在1.0 fg/μL~1.0 ng/μL范围内线性良好,其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以上。应用该方法对3批不同实验样本进行测定,宿主DNA残留量分别为8.635×105 fg/μL、6.265×102 fg/μL和1436 fg/μL 。实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生物技术药物产品中酵母DNA残留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36.
美人蕉对水体三唑磷降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唑磷(O,O-二乙基-O-(1-苯基-1,2,4-三唑-3-基)硫代磷酸酯, C12H1 6N3O3PS,TAP)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低残留等特点,逐步取代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等高毒农药,成为我国使用较多的新型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37.
旱地小麦施氮和地膜栽培的氮素效应与淋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陕西长武旱塬进行的试验表明,小麦施用氮肥增产显著。在小麦生育前期持续干旱条件下,地膜覆盖并没有使小麦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施用氮肥或氮肥与有机肥配施都可能引起NO3^-向深层淋溶,而且氮肥用量越大,淋溶量及深度愈大;施用有机肥NO3^-累积现象减弱。小麦对硝态氮主要吸收深度范围为0~80cm;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剖面NH4^ 的影响不大。施用氮肥会明显增加小麦吸氮量,但氮肥利用率随其用量增加而降低。试验条件下,低(施氮量为100kg/hm^2)、高(施氮量为150kg/hm^2)两种氮肥用量时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52%和27%,有机肥氮的利用率为12%。  相似文献   
38.
深圳市宝安区蔬菜农药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对55种蔬菜、共27551份样品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分析了广东深圳市宝安地区蔬菜农药残留的状况和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政府各项监督管理措施的落实,宝安地区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逐年下降,2006年为4.35%,2007年为4.34%,2008年为1.41%;每年6~8月超标率最低,而冬春两季超标率较高;检出超标率最高的农药是有机磷类农药,包括甲基异柳磷、治螟磷、毒死蜱和敌敌畏,其次是氯氰菊酯和甲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抽检的55种蔬菜中超标率较高的是几种十字花科蔬菜,依次是芥菜、小白菜和菜心.  相似文献   
39.
微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修复技术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物修复技术成功运用的前提是尽可能解决其中涉及的科学问题。其中包括微生物的生存生长条件,生物修复过程中微生物的适应性机制与环境影响因素等问题,污染物的浓度与生物修复之间的关系问题,不同污染环境形成的不同污染土壤的修复问题,生物修复的现场放大技术问题,生物修复过程中污染物的淋溶过程问题,对生物修复技术的生态毒理诊断与评价问题等。  相似文献   
40.
中原石油污染土壤原位微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优化原位土著微生物菌群辅以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生态修复技术, 进行了河南中原油田石油残留污染土壤的野外修复应用研究。修复结果显示, 土壤中残留石油含量平均在2 898.25 mg/kg时, 经过99 d微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实施, 土壤中石油含量降解可达99%以上, 为油田区土壤石油残留污染的修复提供了技术方法和推广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