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老年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控制的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归兰  郑映娜 《蛇志》2009,21(4):308-309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护理与感染控制措施。方法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我院2003年至2007年收治的350例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长、长期卧床、严重的基础疾病、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侵入性操作等。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针对各种相关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为今后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就如何搞好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实验教学进行探讨,旨在总结经验,更有效地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3.
随着遗传科学的发展,分子标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目前,遗传研究领域出现了多种新型分子标记技术,由于新型分子标记技术较之传统的分子标记技术有很多的优点,因此新型分子标记技术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广西热带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地域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泓  黄仕训   《广西植物》2006,26(6):670-674
对广西热带稀有濒危植物在广西及邻近省份植物园的引种保育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树种在热带和南亚热带可以正常生长,通过适当的保护措施,部分树种在中亚热带的桂林可以保存。低温和霜冻是广西热带稀有濒危树种能否成功保存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在引种保存过程中要注意防寒和树种的选择,以提高迁地保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本文选取7个高估量性状,即独特的性状和功能复合体性状对中国树蛙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再探讨。各性状极向均为0→1(各性状分布状态及类型见表1) (1 )泡沫状巢(Foaming nest,FN;FN为前者缩写,下同):0不筑泡沫状巢,1筑泡沫状巢。 (2)皮肤褶(Dermat fold,DF):0无皮肤褶,1有皮肤褶。 (3)吴氏管(Wolffian duct,WD):0吴氏管紧贴肾脏外缘的纵直管,1吴氏管弯曲成攀状。 (4)第三掌骨(The 3rd metacarpal,TM):0无骨质结节,1有骨质结节。  相似文献   
36.
从理解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7.
38.
湖南省珍稀植物观赏价值及应用前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湖南省地处亚热带,水热条件好,地形复杂,蕴藏的园林植物有1738种以上,其中珍稀植物71种。在评价这些珍稀植物的观赏特性后,阐述了它们在园林中的应用现状,并就这些珍稀植物在城镇绿化中的应用前景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39.
中国青年生长发育环境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身高、体重、胸围三项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出中国28个城市18岁汉族男女青年生长发育水平的“发育分”。并将发育分与有关自然环境因素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发育分与地球纬度、日照时数、气温年较差等具有高度相关性(r=0.6221~0.6715ρ<0.01),与其它气候因素也有相关性。不同水系水质地区的发育分有显著性差异(ρ<0.05—0.01)。由此提示,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类生长发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40.
杨洋  赵杏花  左合君 《广西植物》2019,39(9):1233-1242
为探讨沙旱生植物的形态及组织结构对地域分异的响应,揭示植物形态、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该研究以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及毛乌素沙地的羊柴(Hedysarum laeve)为对象,采用野外测量、石蜡切片技术及叶片解离技术,观察、分析了羊柴叶片形态及组织结构的地域分异特征,并就其形态、结构与生态因子间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羊柴叶片在形态上表现为变小、变厚,侧生小叶变长、变宽;在结构上表现为单位面积气孔数量减少,上、下表皮细胞变厚,栅栏组织越发达,栅栏细胞排列紧密,主脉维管束直径变大,疏导能力加强。(2)羊柴叶肉中存在大量的异细胞,具有抵御干旱及贮藏等功能,是对干旱环境长期适应的体现。(3)生长季降水量、年均降水量及年均蒸发量是形成羊柴小叶形态、结构地域分异的主要环境因子。以上结果表明植物对地域分异的响应不仅体现在外部形态上,在组织结构上同样产生相应的分异特征,而水热条件则是产生分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