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0篇
  免费   723篇
  国内免费   7238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420篇
  2022年   496篇
  2021年   495篇
  2020年   460篇
  2019年   451篇
  2018年   389篇
  2017年   369篇
  2016年   400篇
  2015年   397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0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嵊县几种主要土壤硒的状况及有效度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嵊县6种主要类型土壤剖面的全硒,有效硒,粘粒组分中的硒以及表土的有机态硒,土壤全硒变化在65-898μg/kg。有机态硒为8-143μg/kg,约占全硒13-27%,有效硒(Olsen法浸提)29-153μg/kg,占全硒21-52%。粘粒中硒含量一般比相应土壤高1.15-10.09倍,影响土壤中硒含量,剖了母质,景观和生物等因素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2.
海河流域植物硫素含量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海流域各类植物硫元素含量特征及与土壤硫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植物全硫量平均值为0.232%,为正常含量的下限值,与我国南,北方一些地区比较属中等水平,其中栽培植物略高于野生植物,植物硫含量范围差别悬殊,最大值可为最小值的26倍,以沿大城市的水系和地区的植物含硫量高,海流域的土壤全硫含量平均值为0.043%(指耕地和天然植被的土壤),为正常土壤含量的中上水平,植物硫元素含量与土壤硫含  相似文献   
53.
热带胶茶人工群落中土壤动物季节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邓晓保 《生态学杂志》1994,13(5):31-34,12
热带胶茶人工群落中土壤动物季节变化的研究邓晓保(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研究所,650223)SeasonalVariationofSoilAnimalsinMan-MadeRubber-TeaCommunityinTropics.¥DengXi-aoba...  相似文献   
54.
茶叶中硒素总量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含硒量的高低是直接影响茶叶中硒的总量。茶树根、茎、叶、果中均有硒元素,叶片是茶硒积累的主要器官,尤其是老叶,其含量是嫩叶的几倍.茶树品种间含量的差异显著,最大差异达10倍以上.毛茶加工的成品茶含硒量受加工技术措施影响较大,其不同等级的含硒量与级别没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5.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安徽霍山三种石斛与其栽培土壤中15种微量元素分布状况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其关联序为γ_根>γ_叶>γ_茎;γ_(-年茎)≈γ_(二年茎)≈γ_(三年茎);γ_(霍斛)>γ_(铁斛)>γ_(铜斛).可见霍山石斛与其栽培土壤间的微量元素相关性比其它石斛强,因而可通过增施微肥的办法来提高霍山石解中某些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56.
藻-菌生态系统代谢功能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一些生态因子对藻-菌(A+B)生态系统代谢有机碳(C6H12O6)、NH3-N和无机磷(I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藻-菌生态系统中藻(A)或菌(B)的起始数量一定时,其代谢C6H12O6的速率,随与之组合的B或A的起始数量增加(数量比则相应降低)而增加.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A+B系统代谢上述3种营养物质的速率均有一定的差异.黑暗下C6H12O6的平均代谢速率较光照下高12.3%(P<0.05),IP和NH3-N的平均代谢速率则分别较光照下低14.4%(P<0.05)和16.2%(P<0.001).在A+B系统和A、B单培养物中,3种营养物质的代谢速率均随有机负荷量增加而增加,而且A+B系统的代谢速率分别高于单培养的A和B,其中NH3-N代谢尤为显著.文章还就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石灰性土壤上5种作物品种根际微生态环境中Fe、Mn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交换态Fe(EX-Fe)、碳酸盐结合态Fe(CARB-Fe)、无定形氧化铁(AO-Fe)和交换态Mn(E-Mn)、碳酸盐结合态Mn(CARB-Mn)在根际土壤中都呈现明显的累积.各品种根际中的累积量有较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黄潮土上植株含Fe量、吸Fe量与根际土壤AO-F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际有效态Fe累积不仅是根际pH作用的结果,与根系分泌物对难溶性Fe活化有关.根际有效态Mn累积则受到根际土壤Eh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有机络合态Cr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污染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9.
不同树种混交林及其纯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1,他引:30  
对针阔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表明,针阔混交林比针叶树纯林对土壤的改良作用要好,它使土壤总孔隙度增加2—19%,水分含量增加6—31%,枯枝落叶年凋落量增加2—200%;土壤养分含量全N、NH4-N、代换性Ca、代换性Mg和腐殖质含量分别增加45—75%、33—82%、55—85%、44—84%和37—46%.  相似文献   
60.
自然免耕下的稻田生态系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然免耕是一种新型的稻田耕作法,通过人为改变地表微地形,建立了一个适合水旱作物复种轮作,鱼、萍、鸭周年共生的稻田生态系统.自然免耕促进了土壤内、外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水、热、气、肥谐调.并通过环境网络效应,强化了环境与生物区系间的缓冲-调节力.提高了土壤自调能力和土壤有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