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4篇
  免费   724篇
  国内免费   7247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426篇
  2022年   507篇
  2021年   498篇
  2020年   460篇
  2019年   451篇
  2018年   389篇
  2017年   369篇
  2016年   400篇
  2015年   397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0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31.
对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生态因子相关性研究表明,微生物呼吸速率以羊草土壤最高(平均为17.2μlCO2·g-1干土·h-1),隐子草土壤最低(8.79μlCO2·g-1干土·h-1),并随着土壤深度而递减.高峰值在8月份(28.39μlCO2·g-1干土·h-1).相关分析表明,微生物呼吸速率与微生物数量、植物生物量、土壤水热条件和营养成分的季节变化呈正相关,与土壤pH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2.
环境中石油烷烃迁移的数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14C-正十六烷示踪技术,研究了石油烃在土壤水稻系统的传输、累积和分布.结果表明,当土壤中沉积的油量达到180mg·kg-1时,水稻枯萎.插秧前均匀拌入土壤的油量达到300mg·kg-1时,水稻生长发育正常.草甸棕壤稻田土,正十六烷的分配系数Kd为216.其在土壤水稻系统的分布顺序为水稻>水>土壤.按残留量大小排序为水>土壤>水稻.一茬水稻生长期,矿物油损失量是总量的39%.石油污染区,其年径流携带量占土壤可淋溶总量的58%.  相似文献   
133.
绿僵菌在土壤中的延续及控制桃小食心虫的潜力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研究了金龟子绿僵茵(Metarhiziumanisopliae)在土壤中的发育过程、数量消长及控制桃小食心虫的潜力.结果表明,接种62~82d后所有处理的CFU均降低80%以上,121~234d后降低99%以上.在灭菌和不灭菌土壤中,分生孢子初始接种量的半衰期分别为28.5d和23.8d,干菌丝粉分别为26.9d和19.6d.在土壤接种后100d,将桃小食心虫冬茧接入土壤,冬茧被侵染产孢后补偿了带菌量的下降,278dCFU比不接冬茧土壤第271d的带菌量大1000倍.在土壤接种后,不同时间接入土壤的冬茧死亡率直到第131d还保持在90%以上,但到第237d降至9.3%.未用绿僵菌处理的土壤中接入的桃小食心虫冬茧无死亡发生.小区试验中,在15、22.5、30和37.5kg·hm(-2)分生抱孢制剂剂量下死亡率达97.0~100%,而蛀果率仅为2.7~5.0%.在陕北进行了大田试验面积达670hm2,剂量为22.5kg·hm(-2)分生孢子制剂.蛀果率降至2.4%,未处理果园则高达30%.  相似文献   
134.
对稻萍结合系统细绿萍共生固N量研究表明,萍的固N力在整个生长季不同时期有所变化.最高固N率出现在6月初,萍固N量随其接种量和水稻行距增加而增加.50~10cm宽窄行交替的水稻行距和1500kg·hm-2的萍接种量的稻萍结合系统的总固N量为107.1kg·hm-2,而30cm等行距的325kg·hm-2的萍接种量的稻-萍结合系统的总固N量仅为36.0kg·hm-2  相似文献   
135.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量有关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的研究表明,虽然有些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会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一般是短暂的;按推荐浓度正常使用农药通常不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各种生化过程和活性,对土壤的物质循环和土壤肥力也没有不利影响;但大多数土壤薰蒸剂和杀真菌剂能改变土壤微生物平衡,它们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强于杀虫剂和除草剂;长期使用农药不致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发生明显变化,这应部分归功于土壤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或转化.  相似文献   
136.
揭示了柞蚕林N循环与放蚕强度、土壤肥力、剪伐周期等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柞蚕茧收获和周期性剪伐柞树枝叶是影响柞蚕场N平衡的主要因素.放蚕强度和剪伐周期必须根据柞蚕场土壤肥力水平和柞树生长势来确定.调整林下植被组成、种植固N植物能明显提高土壤供N能力,适当施用速效N肥能有效地促进保苗场幼树、幼龄柞墩和恢复老龄柞墩的生长势  相似文献   
137.
恢复生态学与植被重建   总被引:89,自引:0,他引:89  
彭少麟 《生态科学》1996,15(2):26-31
恢复生态学是现代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其理论与方法均在不断发展之中。本文论述恢复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并探讨热带亚热带区域地带性植被的恢复途径及其效益  相似文献   
138.
大气-土壤-小麦生态系统中铅的分布和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铅在国道附近大气-土壤-小麦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及其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大气中铅浓度与汽车流量成正比,而与风速、温度等相关性不明显;距公路越远,土壤及小麦中铅的含量越高,含是与距离呈一定的匀相关性,5m及60m为其转折点;铅在土壤中由上上及在小麦体中由根向茎、穗的迁移较小;小麦各器官中铅含量大小依次为根〉叶〉穗〉茎〉籽。叶片、穗尚从大气中直接部分铅。在小麦不同生长阶段中,各器官积累铅量不同,其积累  相似文献   
139.
土壤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全球尺度下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88,自引:19,他引:169  
刘绍辉  方精云 《生态学报》1997,17(5):469-476
土壤呼吸是指土壤释放CO2的过程,主要由土壤微生物和根系产生。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学过程,土壤呼吸在受到植被,微生物等生物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了温度,湿度、pH值等环境因素的作用,并且随着人类影响的增强,人为因素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根据已有工作,讨论了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全球范围内湿润地区森林植被的土壤呼吸与纬度的关系以及土壤呼吸与年均温的关系,得出了全球范围的Q10值为1  相似文献   
140.
建立了BaP在土壤水稻系统中传输模型,并对其在系统各组分中的含量变化做了定量分析。实验求得了BaP在系统各相间传输速度常数和分配系数。揭示了水中BaP向水稻体传输路径和它们的速度大小。水稻从水中吸收BaP的速度比其从土壤中吸收的速度高4倍,水中BaP向土壤沉积速度比水稻从水中吸收BaP的速度高7倍。水中BaP在迁移到达水稻体之前,绝大部分被土壤牢牢吸附而很难被水稻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