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6篇
  免费   571篇
  国内免费   5677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344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331篇
  2018年   303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317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384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562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5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7 毫秒
51.
有机络合态Cr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污染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2.
不同树种混交林及其纯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1,他引:30  
对针阔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表明,针阔混交林比针叶树纯林对土壤的改良作用要好,它使土壤总孔隙度增加2—19%,水分含量增加6—31%,枯枝落叶年凋落量增加2—200%;土壤养分含量全N、NH4-N、代换性Ca、代换性Mg和腐殖质含量分别增加45—75%、33—82%、55—85%、44—84%和37—46%.  相似文献   
53.
杉木连栽土壤对其幼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在会同林区采用3种不同连栽杉木次数的土壤,进行杉木幼树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杉木连栽不利其幼树生长.连裁使幼树高生长下降37—40%,基径下降19—28%,冠幅下降21—29%,总生物量减少45—50%.杉木连栽还造成土壤养分递减,即腐殖质减少7—28%,速效养分下降23—28%,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也大大降低.因此,杉木纯林连栽经营方式应尽快改变.  相似文献   
54.
为在PrinceRupert林区的“亚北方”部分建立生态立地质量与森林生产力的联系,对从93个小杆松林分和77个白云杉林分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所研究的林分处于两个气候状况、8个土壤水分状况以及5个土壤养分状况.这些气候、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被视为等级变量用于林地分类和回归分析.小杆松和白云杉的立地指数随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变化而变化,但不依赖于气候变化.与土壤水分相关的变化格局对两个种来说很相似,但与土壤养分相关的变化格局则全然不同.在所建立的5类回归模型中,土壤小区模型对于两个种都显示出立地指数与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具有很强的相互关系(R2>0.80,SEE≤1.6m).可以认为土壤水分和养分的等级度量在大范围内可作为小杆松和白云杉立地指数的预测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55.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的蒸腾作用及其群落的水分状况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比研究了处于不同生境的油蒿群落中油蒿的水分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1)半固定沙丘的油蒿比固定沙丘油蒿长势好,前者的生物量约为后者的4—5倍;(2)半固定沙丘土壤导水率是固定沙丘的10倍左右;(3)叶温与气温之差和水势能较好地反映油蒿的生长状况,而蒸腾速率与扩散阻力反映不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56.
果树介壳虫寄生蜂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壳虫是果树的重要害虫,研究利用寄生蜂的自然控制作用是果树介壳虫生物防治和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本论述了果树介壳虫寄生蜂资源的研究,报道了小蜂总科寄生蜂5科25属63种。  相似文献   
57.
广东省海岸带沙生植被的改造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义  陈树培 《生态科学》1994,(1):147-150
广东省海岸带沙生植被的改造利用邓义,陈树培,梁志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1生境条件广东省海岸线(包括海南岛)长达6000多km,约占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的1/3。地处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的基本特点是: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由北至南年均温21~25℃)...  相似文献   
58.
岭南垛基果林湿地是珠三角地区典型的湿地类型之一,其对土壤碳汇的贡献值得关注。为探讨果林种植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对广州垛基果林湿地内种植黄皮(Clausenalansium)(HP),龙眼(Dimocarpuslongan)(LY)、杨桃(Averrhoa carambola)(YT),龙眼和黄皮间种(LH),杨桃、龙眼和黄皮间种(YLH)共5种种植类型下的表层(0~20 cm)土壤碳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植被类型对土壤的总有机碳(SOC)、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有机碳(ROC)、惰性碳(NLC)含量都有影响,LY的SOC含量最高(22.6 g/kg),显著高于YLH (P<0.05),且NLC含量显著高于LH和YLH (P<0.05)。NLC含量与土壤养分呈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YT的MBC含量显著高于LY、HP、LH (P<0.05),且MBC/SOC显著高于HP、LY(P<0.05)。YLH模式下,土壤DOC含量和DOC/SOC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P<0.05)。LH的ROC/SOC显著高于HP和L...  相似文献   
59.
为探索适合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人工林在幼龄阶段的种植密度,在不同林分密度(2 m×1 m、2 m×2 m、2 m×3 m、3 m×3 m)的6 a生格木人工林下设置标准样地,采用土壤质量评价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探究不同密度下格木幼林的土壤理化与林下植被特征。结果表明,密度2 m×3 m下的林木胸径、树高最优,较最低水平高16.7%、27.9%;土壤总孔隙度最大,全N、硝态N、铵态N含量最高,灌木草本多样性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化学性质对灌木草本的多样性影响最大。不同林分密度下格木幼林土壤理化性质及林下植物多样性有显著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林分密度对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可持续利用及林分的经营培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0.
在赣榆县厉庄以大金鸡菊、紫穗槐和红柳三种经济植物进行了地埂利用型式试验,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水土保持效果和改善农田小环境的生态效益。栽植后第三年植物覆盖率达90%或100%;地面蒸发量减少15.2~17.7%;截留降水量为0.5~0.7mm;大气相对湿度提高3.7~5.4%;土壤养分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经济效益估测每亩地埂可收到300~600元,比种黄豆高5~9倍。效益最好的是红柳,大金鸡菊次之,紫穗槐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