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9篇
  免费   854篇
  国内免费   7015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07篇
  2022年   453篇
  2021年   455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443篇
  2018年   420篇
  2017年   448篇
  2016年   460篇
  2015年   488篇
  2014年   568篇
  2013年   548篇
  2012年   539篇
  2011年   513篇
  2010年   540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444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7篇
  1953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强化后期氮素营养对提高水稻结实率及改善米质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后期氮素营养能提高杂交水稻碳氨同化能力和结实率,稻米的蛋白质和八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谷类蛋白的赖氨酸和苏氨酸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大田土壤含水量与棉铃虫蛹期数量变动规律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吴子江 《昆虫知识》1992,29(2):77-79
<正> 土壤含水量对棉铃虫 Heliothis armigera(Hubner)蛹的影响,以往已见报道,唯做系统分析的仅见张孝羲等所做的室内模拟观察,但大田自然状态下的系统观察分析,迄今尚未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荒漠土壤蓝藻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柴达木盆地东部和中部具有代表性地区的丘陵、戈壁和沙丘的蓝藻种类组成、生物量及主要的土壤化学成分;采用了模糊聚类、系统聚类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藻类的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鉴定出21种蓝藻,其中6种为国内首次报道。研究表明:土壤含磷量、总盐量及与粘性和湿度有关的土壤结构是决定柴达木盆地蓝藻群落组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整理由青海省采得蝗虫标本时,发现1新种,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大学生物系。青海雏蝗Chorthippus qinghaiensis,新种(图1—8) 雄:体小型。头部短于前胸背板。头顶平,侧缘明显隆起,顶锐角形。头侧窝狭长方形,长为宽的3.3倍。颜面向后倾斜,颜面隆起纵沟较浅,具刻点,侧缘在中眼处略狭。触角丝状,中段一节长为宽的1.4倍。复眼较小,卵圆形,纵径为横径的1.3倍,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土壤是植物根系的生活环境,是供给植物赖以生存的水分和养分的源泉。干旱区的植物尤其是树木常常由于土壤供水不足而限制其自然分布和生长。根据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  相似文献   
16.
17.
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对沈阳西部城市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相似文献   
18.
碳谱在甙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皂甙为例,较为详细地总结归纳了~(13)C-NMR谱在糖的数目,构型、构象、连结位置以及糖链数目等方面的应用规律,以及~(13)C-NMR谱在甙键稳定性、糖的连接顺序等方面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9.
模拟酸雨对主要酸性土壤中铝的溶出及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模拟酸雨对主要酸性土壤中铝的溶出及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酸雨对土壤酸化的影响较小,但对土壤铝的溶出却影响明显,尤其在pH<4.0时;模拟酸雨对不同类型土壤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以高度风化的酸性土壤较为敏感。模拟酸雨对土壤游离铝形态的影响是重要的,酸处理后,交换性铝略有增加,无定形活性铝增加较多,而有机络合态铝有减少的趋势。这表明在酸雨的长期作用下,铝终将转化为交换性铝和水溶性铝而进入环境并危害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北京东郊污灌区重金属在作物—土壤中的迁移、分布、积累规律,证实本区蔬菜中汞含量比粮食作物约大3—15倍,比水果约大6—200倍。麦粒、糙米中的Cu、Hg、Cd、Pb、Ni的含量与土壤含量相关性不显著。架豆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只有Zn,Pb达显著水平。白菜土有机质含量与重金属含量相关性达显著水平,而白菜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却不显著。说明除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总量外,有效态含量的多少,是影响本区作物吸收积累重金属的主要因素。 本区施污泥的土壤和生长的作物Cd/Zn大部小于1%、盆栽试验证明:施用本区污泥污水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比施污泥灌清水的影响大些,因此,施用含重金属污泥时,最好不要超过5000斤/亩。大田和室内模拟试验证明:重金属从土壤中迁移到植物,由植物带走输出的量极少,其中以带走输出的Hg、Cd,As相对较多,带走输出的Pb、Cr相对的少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