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遥感探测土地植被覆盖指数的准确度评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GIS数据的准确度一直是GIS应用的考虑事项。用虚例和实例揭示了土地植被覆盖指数的准确度与图像分类的准确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用数学方式进行了解释。土地植被覆盖指数的准确度取决于图像分类准确度,但与分类总准确度没有直接关系。用户和产家准确度比总准确度对土地植被覆盖指数的准确度具有更直接的控制,所以在图像分类报告中不应被忽略为了保证土地植被覆盖指数的准确度,某土地类型的用户和产家准确度应该尽可能一致,同时要使得这两个准确度数值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52.
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响应模拟研究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36  
采用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水文模型模拟的手段,应用SWAT模型模拟了长江上游梭磨河流域不同土地覆被情景下的多年降水径流关系,定量地评估了梭磨河流域的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蒸发和洪峰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地覆被状况由无植被到全是有林地覆被,径流深减小,蒸发量增加,枯季径流深减小幅度明显小于雨季的减小幅度,而且雨季初期径流深减小的幅度大于雨季后期.相同的洪水重现期,流域全为有林地覆被的情景比无植被的情景洪峰流量减小31.2%.现状覆被与未来最佳覆被之间在较大洪水上的差别不大,在较小洪水上的差别稍大.  相似文献   
53.
1 引  言要制订不会危及环境的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计划 ,必须首先掌握可靠的、较新的有关土地资源的时空信息[3 ] .近年来 ,以GIS和遥感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在土地覆盖/利用调查与填图[2 ,6] 、土地资源动态变化监测[13 ] 、土地质量退化与土壤侵蚀监测[5,8] 、土地资源评价[12 ] 与管理[10 ] 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以往传统方法在获取、分析和处理大量、复杂土地信息中的众多限制 ,使我们得以动态地、综合地分析土地资源环境信息[4,7] .贵州省安顺市地处我国西南岩溶山区 ,生态环境脆弱 ,土地资源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54.
探讨了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的概念和特点,提出了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的原理、基本方法和设计流程,并以长泰县雪美津项目区为例,进行了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土地利用多样性设计,土壤改良工程设计和有利于保护动物生存环境的生态型道路工程设计,生态型排水沟和灌水渠工程设计以及农田生态防护林工程设计,并对项目工程设计结果的可持续性从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三方面,选择了14个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按工程设计要求实施后,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善,经济收入有较大的提高,公众满意,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它符合可持续农地整理的基本要求,有助于推进土地整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5.
河流沿线土地利用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河流沿线土地是与河流、湖泊的生态学过程紧密相连,直接受洪水影响的沿河(湖)土地带,本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结合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工程体系建设理论,对河流沿线土地安全和土地利用的原则、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及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河流沿线土地安全包括土地的生态效闪安全、经济效益安全与社会效益安全3个方面,土地利用策略的原则是要确保三者的统一,找到三者的最佳结合部,土地利用的指导思想是要把治理与开发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土地的安全建设,实行以增加林木比重为主的近自然的利用和管理对策,根据河流特征的地域分异来确定不同河流,不同河段的利用模式,并基于洪水干扰的风险等级和河流沿线土地的空间分异规律,诊为在河流沿线的纵向上,分别中下游不同河实施人为干扰程度不同的管理对策;横向上按照土地分异性和洪水安全性,分别弹性利用带、脆弱利用带和稳定利用带3条不同土地带采取不同的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6.
土地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因地制宜地实行专业生产 ,多种经营 ,使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因地而异地发展 ,逐步实现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密度大的国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 ,一些新的社会问题随之产生。在农村乡镇 ,由于缺乏合理规划 ,宅基地和集体基建大量占用良田 ,劳力外流 ,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农林牧结构不协调 ,造成耕地减少、质量下降 ,生态环境恶化。在这种情况下 ,对村镇土地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57.
喀斯特槽谷区土地石漠化与综合治理技术研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深入揭示流域尺度水-土-生资源格局和研发因地制宜的水-土-生治理技术是"十三五"石漠化治理工程的主要瓶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喀斯特槽谷区土地石漠化过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2016YFC0502300)针对槽谷区特点,锁定两个关键科学问题和五个关键技术,从过程机理研究-技术研发-应用示范3个层面解剖区域水/土/生物资源分布格局与地质地貌之间的关系,阐明石漠化过程中的相关生态变化机理,因地制宜地研发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土壤地上/下流/漏失阻控与生态恢复技术;研发野生砧木及经济树种互作效应与优化配套技术,构建槽谷区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和生态产业模式并示范推广,为区域生态改善和贫困问题解决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8.
新疆焉耆盆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效应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疆焉耆盆地及其周边近40a(1973—2014)的气候变化趋势检测、LUCC和生物量估算,探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生态效应机制,研究区域陆地生态系统演变及其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焉耆盆地山区和平原区降水变化都有明显的突变点,并呈现增加趋势,蒸发量在山区减少,在平原区波动性减少趋势;(2)LUCC分析表明,山区裸地面积减少5.40%,冰川面积减少3.36%,高地植被面积增加8.76%;同时平原区天然绿洲面积增加1.96%,沙漠面积减少1.62%,水域面积减少1.30%,人工绿洲面积增加15.41%,湿地面积增加1.27%;(3)山区陆地生态系统对区域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其中降水变化是决定山区地表植被生存状态和分布的重要因素;(4)人类活动的推动作用和有益气候变化的支撑是绿洲平原区生态系统好转的原因,其中人口急剧增加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绿洲平原区生态系统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焉耆盆地及其周围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变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明显的时空尺度效应,其反应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9.
雷超桂  许有鹏  张倩玉  王跃峰  李广 《生态学报》2016,36(16):5017-5026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洪水过程产生显著影响,并导致设计洪水发生变化。为进一步指导流域防洪及水库洪水设计,以浙东沿海奉化江皎口水库流域为例,应用HEC-HMS水文模型模拟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不同重现期暴雨洪水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内1985—2003年土地利用变化引起不同重现期洪水过程与洪水量级发生改变,其中,洪量和洪峰均增加,洪量较洪峰变化明显。LUCC对小洪水过程影响更明显,5年一遇以上洪水的洪峰和洪量分别平均增加3%和7.6%,而小于2年一遇洪水的洪峰和洪量分别平均增加5.41%和11.91%。同时,LUCC使100年、50年和25年一遇洪水重现期分别提前了15、6a和2a,即其对量级最高的特大洪水的重现期影响最大。此外,不同的土地利用转变方式对洪水的影响程度不一,其中,林地向裸地转变对洪水影响最大,林地向灌草地转变次之,林地向耕地变化对洪水影响最小,且这种差异性在低重现期洪水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60.
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与地形因子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洪丹  王金满  曹银贵  卢元清  秦倩  王宇 《生态学报》2016,36(16):5098-5108
在脆弱的生态环境改善和恢复过程中,植被恢复与重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黄土露天煤矿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认识矿区损毁土地植被恢复与地形、土壤因子之间的作用规律对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改善至关重要。为此,选择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南排土场对2条样带27个复垦样地的土壤、地形、植被参数进行了采集与测定,并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CANOCO4.5软件的降趋势对应分析和冗余分析研究了地形与土壤因子对植被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与土壤变量之间呈显著相关,与地形变量之间相关性不明显;坡度主要影响草本覆盖度,坡向与有机质和速效磷之间具有线性相关性;速效钾对植被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壤容重与砾石含量对土壤养分含量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有机质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各土壤养分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为了改善和恢复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脆弱的生态系统,应该考虑植被和土壤的联合演替。在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下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的关键是改善土壤状况和增加人工植被,同时加强对排土场人工和自然植被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