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7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四川威远恐龙足迹一新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985年,自贡恐龙博物馆的朱时达、高人彦、彭光照根据四川威远县荣胜乡沙坝村村民李元吉、李鸣章的报告和地矿部第二地质大队提供的资料,在威远县荣胜乡老鸦坡下侏罗统珍珠冲组下部黄色砂岩上发掘出6个连续恐龙足迹化石,并把这批标本运回自贡恐龙博物馆保存。  相似文献   
122.
百色六怀山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百色六怀山遗址位于右江右岸第四级基座阶地。2005年10—11月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1000m^2,出土石制品136件,砾石37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器、石核、石片、断块和砾石等。古人类选择阶地底部河卵石为原料进行剥片和加工石器;石器以大型为主,手镐和砍砸器是主要类型;古人类多在砾石一端采用锤击法打制石器。石器面貌具有中国南方旧石器主工业的鲜明特点。地貌和地层对比显示该遗址形成于中更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123.
凉水与帽儿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凉水红松阔叶次生林与帽儿山红松阔叶次生林的区系成分对比分析,阐明了凉水自然保护区与帽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区系成分的差异及其影响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纬度差异是两个自然保护区区系成分差异的重要因素,凉水自然保护区纬度偏高,温带成分占有很大比例,而帽儿山自然保护区纬度偏低,增加了许多华北植物区系成分及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凉水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80科243属441种,帽儿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87科328属750种。在特有成分上,两个保护区也有差异,帽儿山自然保护区含有更多的中国特有种。  相似文献   
124.
刘洋  刘少英  孙治宇 《四川动物》2007,26(3):565-566
2004年8月9日在四川海子山自然保护区兴伊措作本底调查时,在东经100.11384°,北纬29.42782°,海拔4430 m的高山湿地杜鹃灌丛中,发现了1只秋沙鸭成体和6只幼仔在浅水沟中游弋,作者近距离(不足5 m)拍摄下清晰的长时间的录像资料,经张俊范先生鉴定为普通秋沙鸭(图版,封2).这是四川首次发现普通秋沙鸭的繁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5.
米小其  邓学建  郭克疾  牛艳东  周毅 《四川动物》2007,26(2):377-378,I0007
2005年1~2月,在Nikon体视镜下对挂榜山小鲵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对不同发育时期进行了数码拍照。根据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及典型特征将挂榜山小鲵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分为21个时期。在水温6.5~10℃的条件下,受精卵历时1134h孵化出膜,初孵幼鲵全长约16.50mm。  相似文献   
126.
对山罗花和天柱山罗花的4个居群的15项形态特征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形态性状在4个居群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居群间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从小到大排列为:天柱山居群(天柱山罗花)、天柱山居群(山罗花)、黄山居群(山罗花)、鹞落坪居群(山罗花);天柱山罗花与山罗花种间的形态差异已达到极显著水平,山罗花的3个居群间部分性状也具有极显著的形态差异;以形态特征为基础的Q-聚类分析可以把天柱山罗花和山罗花聚为两类,但山罗花(天柱山居群)和其他2个居群在较远处聚在一起,R-聚类分析发现了强正相关关系、弱正相关关系、弱负相关关系的性状。  相似文献   
127.
藤三七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藤三七(Boussingaultia gracilis var. pseudobaselloides Bailey),别名藤子三七、山豆厨菜、野山葵、野落葵、落葵薯、洋葵薯。  相似文献   
128.
1植物名称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Leul.)Hutchin]。2材料类别幼嫩叶片。3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WPM和MS。  相似文献   
129.
于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对岷江眉山段四川华鳊(Sinibrama taeniatus)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四川华鳊的繁殖时间主要集中在4~5月份,最小性成熟雌性个体体长70 mm,体重7.1 g;最小性成熟雄性体长为65 mm,体重为4.5 g。四川华鳊种群性比(雌︰雄)为1.00︰1.57,主要由4个年龄组组成,其中1龄个体数量占绝对优势。性成熟系数4~5月份最大,同期丰满度最小。卵径(1.05±0.17)mm,大小分布呈单峰型,为单批产卵型鱼类。绝对繁殖力(2 734±258)粒,相对繁殖力为(236±20)粒/g,绝对繁殖力随着鱼体长、体重增长而增大。分析显示,选择适合的渔具、渔法对保护岷江眉山段四川华鳊自然种群资源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0.
<正>东方草鸮(Tyto longimembris)隶属于鸮形目草鸮科,共有6个亚种的分化,我国分布的2个亚种为T.l.chinensis和T.l.pithecops。东方草鸮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和华南(chinensis)以及台湾(pithecops),国外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东南亚、菲律宾、新几内亚岛和澳大利亚(del Hoyo et al.1999,郑光美2011)。在《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中,东方草鸮的分布区并不包括四川省。实际上,早在2000年时就曾有报道称在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发现草鸮的分布(胡锦矗2000),一直未能引起关注。有关东方草鸮繁殖生物学的资料,大多来自国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