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40篇
  免费   1783篇
  国内免费   5623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549篇
  2022年   557篇
  2021年   671篇
  2020年   665篇
  2019年   733篇
  2018年   500篇
  2017年   637篇
  2016年   614篇
  2015年   653篇
  2014年   873篇
  2013年   752篇
  2012年   941篇
  2011年   962篇
  2010年   827篇
  2009年   858篇
  2008年   1133篇
  2007年   934篇
  2006年   936篇
  2005年   801篇
  2004年   742篇
  2003年   668篇
  2002年   627篇
  2001年   515篇
  2000年   514篇
  1999年   444篇
  1998年   305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278篇
  1995年   233篇
  1994年   269篇
  1993年   269篇
  1992年   255篇
  1991年   236篇
  1990年   217篇
  1989年   227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101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117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7篇
  1963年   7篇
  1955年   3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51.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对不同孕周孕妇外周血浆胎盘特异性基因4(PLAC4)m RNA基因进行检测,寻找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的可靠生物学标志物,为无创性产前诊断提供新的突破口。方法:按入组标准随机选取健康育龄未妊娠女性5例,正常健康妊娠孕妇60例(早期妊娠20例、中期妊娠20例、晚期妊娠20例),唐氏筛查高危孕妇8例,正常分娩24 h女性5例。共收集外周血浆样本78例。应用RT-PCR技术,检测样本中的PLAC4 m RNA基因含量,并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健康育龄未妊娠女性及正常分娩后24 h女性外周血浆中均无游离胎儿PLAC4 m RNA基因的存在;正常健康妊娠孕妇不同孕周标本均检测到PLAC4 m RNA基因,以早期妊娠作为对照,中期妊娠是早期妊娠的1.99倍,晚期妊娠是早期妊娠的3.73倍;唐氏筛查高危孕妇均检出PLAC4 m RNA基因,含量是早期妊娠的6.36倍。结论:PLAC4 m RNA基因有望成为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的可靠性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952.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糖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1例,按照通气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临床指标、治疗时间和临床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观察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拔管时和观察组通气3h后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收缩压(SBP)和心率(HR)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较短(P0.05),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糖水平较低,治疗时间较短,且再插管率、VAP和死亡率较小,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53.
GC含量是核酸序列组成的重要特征,其含量可作为反映进化的一种指标。为了探索GC含量作用于基因组的进化压力,本研究研究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真核生物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三种模式微生物基因组编码序列的GC含量,分析了其基因组中蛋白质编码序列的GC含量与编码序列长度的关联,结果发现编码序列的GC含量与序列相对频数有一定的相关性,且编码序列的GC含量随序列相对频数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根据分布曲线我们推测这种规律应该符合某种分布,并用各种分布函数进行拟合,研究结果发现基因组中编码序列的GC含量随序列频数的分布与高斯分布相符合,且这种分布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间有显著区别。另外,不同长度的编码序列GC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编码序列的GC含量与序列长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4.
为了探讨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SC-CO2)技术与提取物的分级分离在萃取芸香活性成分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SC-CO2和乙酸乙酯萃取芸香中植物蜡和活性成分,并调查粒径和CO2流量对提取产量的影响。在250 bar、40℃条件下提取,并使第一个分离器冷却到-10℃,可获得较好的提取效率。当粒径较小时,提取过程更快,即内部传质控制该过程。分级分离可选择性去除表皮植物蜡,约占由SC-CO2处理产生的总提取物的77.5%W/W。第二分离器中的获得的提取物中活性化合物可达86.3%W/W。随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分析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低于SC-CO2提取物的萃取效率,主要是由于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蜡。本研究为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在萃取芸香活性成分方面的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55.
为了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心脏超声特点,分析左室重构(left ventricle remodel, LVR)与心肌灌注水平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高龄AMI患者104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A组49例(60~79岁)和B组55例(≥80岁),比较两组心脏超声指标,采用声学造影积分指数(contrast score index, CSI)评估两组术后心肌灌注水平。结果表明,B组后下壁心肌梗死比例为27.27%,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和A组前壁、下壁、前壁+下壁心肌梗死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为(45.29±12.14)%,明显低于A组(p<0.05),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内径分别为(46.10径和左心室) mm和(57.29径和左心室内) mm,明显高于A组(p<0.05);B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6个月CSI为(0.68±0.20),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术后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内径分别为(50.01±8.10) mm和(64.10±7.02) mm,明显高于A组(p<0.05);左心室内径与CSI呈负相关(r=-0.312, p<0.05)。综上表明,≥80岁患者与60~79岁患者心脏超声特点有所差异,年龄超过80岁的患者心功能以及PCI术后心肌灌注水平较差;心肌灌注水平与左室重构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6.
为了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在胎盘植入介入治疗中的诊断作用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本研究选取30例于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胎盘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诊断标准,分析患者胎盘植入介入治疗前后的MRI检查结果。结果显示,粘连性胎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5%和90.2%,植入性胎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5%和87.7%,穿透性胎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和100%。最好的预测胎盘植入的MRI特征是在T2W磁共振成像(T2W-MRI)序列上存在暗色的胎盘内条带。介入治疗1年后复查时,发现患者子宫恢复为正常大小,宫腔内的胎盘组织基本消失,宫壁与植入胎盘融合、宫腔内膜线和子宫结合带的信号完整。综上结果,说明MRI可作为检测胎盘植入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的工具,并且能够显示胎盘植入部位及子宫肌层受侵程度,可用于评价胎盘植入介入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57.
9α-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9-OH-AD)是一种重要的甾体药物中间体,可以用来制备β-甾酮,地塞米松和其他类固醇化合物。3-甾酮9α-羟基化酶(KSH)是由两个亚基即末端氧化亚基(KshA)和铁氧还蛋白还原亚基(KshB)构成的。在本研究中,人工合成了来源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p.Strain VKM Ac-1817D的kshA和kshB基因,通过优化表达载体促进了KshA和KshB在E.coli BL21(DE3)中的可溶性表达,并探究了催化体系中KSH还原亚基和氧化亚基的最适添加比例。此外,KSH转化雄甾-4-烯-3,17-二酮(AD)为9-OH-AD的过程中需要辅酶NADH。本研究构建了羟基化反应与利用葡萄糖脱氢酶(GDH)的NADH辅酶再生反应的偶联体系。为了进一步提高转化效率,本研究进行了转化条件的优化,并采取了分批补料的策略,最终9-OH-AD产量为4.78 g/L,转化率为96.7%。此种酶介导的转化生产9-OH-AD的方法为甾体药物生产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和经济实用型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958.
为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不同给药方式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性重症的效果,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性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连续给药,试验组患者间歇给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尿量、心功能、血浆BNP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研究显示,采用间歇给药治疗后,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尿量等指标与连续给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连续给药组的LVEF、LVEDD、BNP等心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更好。研究表明,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性重症患者的心肌功能,对于基础血压低,不能耐受持续给药的患者,间歇给药方式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59.
为了弄清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清重组人可溶性CD40配体(recombinant human soluble CD40 ligand, s CD40L)和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水平变化与危险分层的相关性,本研究随机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和60例就诊的ACS患者,将ACS患者根据危险分层GRACE评分系统分为3组(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每20例。测定并统计各组间血清s CD40L和MMP-9水平变化,分析与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ACS患者血清s CD40L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危组差异与对照组更显著(p0.01),且ACS患者血清s CD40L (r=0.867)和MMP-9 (r=0.725)水平与危险分层分数呈正相关性关系。ACS患者血清s CD40L和MMP-9水平与危险分层分数呈正相关性关系,这些数据将为今后临床防治ACS提供更可靠的支撑。  相似文献   
960.
本研究通过心电监护仪引导腔内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为血液疾病患者进行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尖端定位,探讨该方法对血液病PICC置管患者置管全程中的良莠影响及护理对策。将100例血液病进行超声引导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测量、X线导管尖端定位法进行PICC尖端定位;试验组采用PM-12心电监护仪引导腔内心电引导三向瓣膜PICC尖端定位技术进行PICC置管术。分析、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液病患者置管过程导管尖端定位准确率、准确判断尖端位置的时效性,置管后出血、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CRBSI)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PICC尖端到位率差异显著(p0.05)、CRBS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导管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置管后穿刺点出血、局部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操作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操作的满意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血液病患者进行心电定位PICC到端尖的准确率高,患者对该方法比较满意;但置管后穿刺点出血、感染的发生率高于传统体外测量、X线导管尖端定位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